發生在古代的這兩場大型貿易戰,每一場都改變了歷史進程

要問起去年國際經濟上發生的一件大事,那就要一下中美貿易戰了。有關於貿易戰的新聞搶佔了各大媒體,人們的討論也是七嘴八舌,比常規戰爭討論得還要火熱。其實我們在古代也有幾場著名的貿易戰,不比武力,但是後果卻來得更加震撼,甚至還要改變國家的歷史走向。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發生在古代的這兩場大型貿易戰,每一場都改變了歷史進程

第一次貿易戰的主人公就是管仲。春秋時代的大幕剛剛拉開的時候,各路諸侯都加了你爭我奪的戰鬥。齊恆公當然也想成為春秋霸主,於是就拜管仲為相,來助自己一臂之力。但是各路諸侯裡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大佬,那就是秦國。從兩國的軍事實力來看,齊國必須要豁出去才有一點點可能奪冠。並且就算勝了也算是慘勝,到時候就是給其他小國鋪路了。管仲看出了老闆的心思,就跟齊恆公說:"老大咱不怕,我們不用武器,我們拿錢砸死秦國。齊恆公當時一定認為管仲瘋了,但沒辦法只能相信他。

發生在古代的這兩場大型貿易戰,每一場都改變了歷史進程

馬上管仲就組織了一個大型採購團來到秦國購買野鹿。這下秦國的軍民也覺得管仲瘋了,並且都想宰這個瘋子一刀,於是全都放下了手裡的事情去山裡抓鹿。但是每個人都抓鹿去了,可就沒人種田了,幾個月後秦國人都是抱著一堆錢捱餓了。那個時候有能力出口糧食的國家自然也只有齊國,所以秦國只好乖乖的叫爸爸,把霸主的位置讓給了齊國。

發生在古代的這兩場大型貿易戰,每一場都改變了歷史進程

同樣經典的貿易戰還發生在明朝,這個戰爭的主體居然是一口鐵鍋。隆慶年間,韃靼部落經常在北方邊境作亂。不過幸好那時候出了個名臣張居正,一頓操作終於打得韃靼乖乖的接受了明朝的冊封,並且雙方開始在邊境做起了生意。但是張居正明銳的發現,這只是表面的和平,因為韃靼人尤其喜歡購買鐵鍋。因為草原民族手工業不發達,所以對這個鐵鍋產生了蜜汁喜歡。闖進明朝百姓家裡搶東西肯定首先搬鐵鍋,甚至遇到伏擊寧願把金銀財寶扔了也要留著鐵鍋。

發生在古代的這兩場大型貿易戰,每一場都改變了歷史進程

張大人看到這種現象馬上就想到了:韃靼人要這麼多鍋肯定不是想背鍋呀,那麼肯定是看中造鐵鍋的鐵。有了鐵就可以作武器,這樣遲早會惹出大麻煩。所以要想保持這種和平,就要牢牢的在把握住手裡得鐵鍋。於是張居正規定別的東西隨便買,但是鐵鍋要高價買,買的時候要拿舊的來換購。並且最坑的就是,只准賣給他們一種廣東產的鐵鍋,因為這種鐵再加工非常困難。果然這場鐵鍋貿易規定推行下去之後,威脅邊境和平的因素都被掃除了。昔日戰火紛飛的邊境地區,因為這場貿易戰而變得無比的安寧。

發生在古代的這兩場大型貿易戰,每一場都改變了歷史進程

這就是古代兩場經典的貿易戰爭,都以表面寧靜的場面來達到更加震撼的效果。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在,經濟仍然是一個國家的命門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