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喜歡以前的那種小人書,為什麼出版社不再大量出版和銷售呢?

andykang


說簡單點,就是沒有意義了。現在的環境已經不是“小人書”所在的那個環境了。

就好比一幅字。一位書法大家性情所致,揮灑筆墨,寫了一幅字,你想要,但是書法大家想自己收藏,就說“我在給你寫一遍吧”,我想你肯定不要,因為第一遍,即初稿有意義,第二遍就純粹是為了寫而寫了。

就好比線裝書。現在很多出版社會發行線裝書,但是沒什麼意義。因為現代的社會環境早已經不是當時“線裝書”所在的環境了,故現代出版的線裝書沒什麼實際意義,純粹是譁眾取寵。


惜歡娛樂君



答:的確,我小時候也是非常痴迷小人書的。

我家裡收藏的小人書林林總總有好幾百本,以古典名著改編本為主,《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之外,還有《說唐》、《楊家將》、《呼家將》、《薛家將》、《說岳全傳》、《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聊齋系列》、《飛龍傳》、《明英烈》等等。

不得不承認,就因為痴迷這些書,我和古典文學、文學、史學以及繪畫、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

今天提起這些書,以及繪製這些書的畫家,如陳光鎰、劉繼卣、劉旦宅、戴敦邦、羅希賢、汪玉山、朱光玉、徐有剛、徐有武、施大畏、施其畏等等名家,真是如數家珍,感慨萬千。

在當時的那個背景下,喜愛和痴迷小人書的人,是個龐大的群體,既有象我這樣的萬千兒童,也同樣有萬千成年人以及老年人。

可以說,那時候人們對小人書的瘋狂追捧,已經到了鬧出命案的程度。

我說的是真事。

我在鎮上的一個小學讀書。某天下午放學,經過一理髮店,看到店門前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人,說是兩人打架,其中一個把另一個給捅死了。死的人已經被抬走,殺人的人也已經被公安帶走,地上有一灘已經凝固了的黑血,我注意到,混在黑血和汙泥裡,有一本被撕碎了的小人書。

聽人們的議論,就是這本小人書,引發了不該發生的悲劇。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來理髮店等候理髮的顧客中,有人帶了本小人書,為了打發無聊時光,一頁頁地翻看,引得大家都圍著一起看。本來說好這人去理髮了,就輪到另一人看。但事到臨頭,橫插入了一個第三者,這個第三者剛剛跨入店門,看見那個看書的人要去理髮了,不由分說,率先搶過了小人書。那一個已經等久了,當然急了,劈手去搶。在爭搶過程中,兩人誰也不服誰,火氣引爆,矛盾升級,於是拳腳相向,當街鬥毆,最後動刀子以命相搏。旁觀者誰也不敢近身,也就勸解不開,終於釀成大禍。

雖說兩人落此下場,罪並不在小人書,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人書在當時所具備的巨大魔力。

那麼,具備如此巨大魔力的小人書,現在的出版社為什麼不再大量出版和銷售呢?

道理很簡單:市場調節經濟,一切以市場為指揮棒,市場需要,出版社就肯定會大量出版和銷售。

現在的出版社不再大量出版和銷售,那就說明市場在這方面已經萎縮,人們已經不需要了。

人們為什麼不需要了呢?

想想看,小人書大火的時候,人們精神層面的消費單一,所需消費品貧乏。小人書又圖文並茂,篇幅短、文字簡潔,從而就不可避免地得到人們的青睞和追捧。

而當八十年代末期,電視機開始在普通老百姓家庭普及,人們在精神享受上的選擇面漸漸增多,小人書就開始面臨冷落的命運了。

實際上,在我的印象中,當《霍元甲》、《射鵰英雄傳》等電視連續劇熱播,市面上出現了那種由影視劇照影印而不再是手繪版的小人書時,我就已經感覺到小人書走向式微了。

當手機、電腦等等現代器材已經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無法分離,即小人書註定是昨日黃花,凋零而不可挽回。


覃仕勇說史


“小人書”是民間對於“連環畫”冊的俗稱,是八十年代以前中國人的主要讀物之一。由於四十年前經濟、科技都相對落後,文化娛樂活動相對匱乏,人們除了偶爾看電影、聽收音機,接觸到的文化讀物也就“小人書”了。由於小人書,圖文並茂,文字簡練,售價便宜,深受青少年朋友的喜愛。因此,看小人書便成了流行於八十年代以前的一種文化形式。

那為什麼現在看不到出版社大量出版小人書出售了呢?這一現象是根據市場導向所決定的。自八十年代以後,我國實行了對外開放政策,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科技文化也隨之進步,出版、錄像、錄音等電子產品應運而生,電視、電腦的相繼普及,從電視畫面和網絡上獲得的文化信息,比“小人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於是,人們便放棄了曾經給童年帶來快樂的“小人書”,甚至放棄了閱讀紙質書籍。

那麼,是不是現在就沒有小人書賣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我在我們本地書店就看到了以岳飛傳和四大名著為內容的“連環畫”,但每一套都在四五百元以上。連續去了好幾次書店,發現這幾套新版連環畫冊在原來的位置沒有挪動痕跡,說明人們對它並不感興趣。

實際上,由於現在紙質圖書出版的版本繁多,完全能夠滿足讀者的選擇,喜歡閱讀的人覺得還是看原版小說更精彩,小人書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內容過於簡潔,已經不能滿足閱讀者的讀書渴求了。因此,連環畫冊在今天便無人問津了。沒人買,出版的數量也就少了。


若愚趣談


從新中國成立,小人書就擔負起普及知識,宣傳政策,成為中國🇨🇳大地最有生命力的中文化載體,深入大街小巷,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性文化符號,深受老百姓喜愛,它的文學性,藝術性和知識性都很強。隨著1990年之後全面開放,各種更新的媒體終端進入中國,互聯網的興起,電視📺,動畫卡通的多元化視覺衝擊,讓小人書顯得單薄和單調,加之很多過去的傳統連環畫大師劉繼卣,顧炳鑫,程十發,錢笑呆,趙宏本等相繼步入高齡,連環畫家青黃不接,後繼乏人,沒落也是一種必然。但老一輩藝術家所創作的《鬧天宮》《雞毛信》《渡江偵察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經典連環畫的歷史貢獻不容抹去,時至今日,它的藝術性仍然無法忽視和超越。





小書生船過水無痕


這個問題我也曾經思考過,後來想通了,覺得自己的想法太過天真幼稚。

喜歡小人書的人,無非是經歷過那個年代而且容易傷感懷舊的50後60後70後其中的部分人,這類群體終究為少數。再者現在的印刷技術都應用高科技,反之再想出版過去的小人書,從繪畫文字紙張哪一樣都是不可能的,畢竟印不出當年小人書的那種味道。市面上也不是沒有再印的小人書,還有複印當年小人書的版本,銷售的情況應該極差,前景更不樂觀。

也難怪,現在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尤其年輕人和孩子們對小人書不屑於眼,更不感興趣,沒有了購買力,得不到經濟利益,何來印製商和銷售商。

我以為這樣也罷,存世量越來越少的當年小人書,作為文物和收藏品更好更有價值,擁有不如懷念啊……


老夥計610322


物以稀為貴!

這是物以稀為貴帶來的。你所說的大家都喜歡那種小人書,你覺得為什麼都喜歡呢?正是因為小人書退出了市場,越來越看不到了,因此才獲得大家的喜歡。

你言中所說的喜歡是一群收藏愛好者口中的喜歡,而市場需求決定出版社的印刷量,沒有一個出版社為了收藏的需要去印刷出版的,如果出於此目的,收藏就失去意義了,那麼收藏愛好者也就沒必要收藏了!




另外一個就是,小人書的讀者為孩子們,而更新換代的小人書市場上非常多,那個時代的小人書並不是現在孩子們喜歡看到的讀物,如果大量投放市場,銷量一定不會好的,因此沒有一家出版社去做這種虧本買賣的!

道理非常簡單,希望你能理解!我是邯山文化,歡迎關注我!


邯山文化


這裡的大家明顯是誇大其詞了,其實就是極少部分人而已。我是70後,自己收藏的小人書早就前幾年在孔網上賣掉了,絕大部分不值錢,原價幾毛賣到幾元而已。除了一套《李自成》成套的賣了幾百塊錢。當年我們的娛樂方式和內容都少,所以小人書是最難忘的娛樂之一。今天紙質媒體都將逐步退出人們的生活,更別說小人書了。除了極少數有收藏價值經濟價值的版本,絕大多數小人書只能是承載著你的回憶而已。就如郵票市場一樣、除了珍稀的郵票,其他就只能是你個人的愛好和回憶。很遺憾,收藏市場只能由市場說了算。時代不因少數的人回憶和遺憾,便停下腳步不前進。90年代那些插卡的遊戲機都成了往事,極少數人的收藏和回憶只能滿足個人的愛好而已。


江南泉藏


這個問題其實時多種原因的。連環畫又稱小人書,在新中國成立後曾經有過輝煌的經歷。小人書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興起,成為底層社會老百姓的精神食糧,大街上還有專門的小人書攤,出很少的錢可以坐下看小人書,當時也有不少畫家投身小人書的創作,有過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出名的小人書畫家。五十年代,把上海的小人書出版商整合後成立新美術出版社,後來演變成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設有專門的連環畫部門。當時上美號稱有108將,匯聚了一批連環畫創作高手。那個時候沒有書畫收藏市場,社會上的一批名畫家無法按照傳統的模式賣畫為生,進入國家出版社獲得穩定的工資也是不錯的出路,所以很多著名畫家也紛紛加入連環畫的創作。像大師級的畫家劉繼卣、徐燕蓀、王叔暉、陳緣督等都參與過連環畫創作。當時,南有上海人美,北有人民美術出版社,各省的出版社也都有連環畫問世。上海人美從五十年代起,集合了幾十位名家,創作了《三國演義》,全套六十冊(實際不止這個數),成為經典之作。人美版的《說岳》、《水滸傳》和《紅樓夢》也是眾多名家精心創作。那個時候,作者生活安定,沒有社會上的各種誘惑,可以安心創作,名作迭出。另外,連環畫創作那時候也提倡走基層,像韓和平、丁斌曾創作《鐵道游擊隊》就曾經到棗莊鐵道游擊隊戰鬥過的地方實地考察,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這種投入現在是不可想象的。文革前我國的生活水平不高,一本連環畫定價就一毛兩毛的,但是發行量巨大,有的可以達到一百多萬冊,出版社的經濟效益還是不錯的。文革後到八十年代初,我國連環畫又迎來了一次黃金週期。當時,大量的老版連環畫重新出版發行,廣受歡迎,新創作的連環畫也源源不斷。當時,人民美術出版社重新繪製《水滸傳》,上海人美也出版了新版50冊的《東周列國志》(綠東周),還有根據長篇小說《李自成》創作的大部頭作品。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連環畫市場開始式微。一方面,當時社會上娛樂生活多元化,電影電視紅火,連環畫這種娛樂模式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其次是國外的遊戲機等開始進入國內,成功地吸引了青少年的關注;日本的動畫和漫畫開始流行,使連環畫走向了蕭條。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連環畫創作隊伍的渙散。老一輩創作者都已經進入老年,不再從事創作,而年輕一代對連環畫創作的興趣不高。創作一幅連環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稿費不高,遠遠沒有創作一幅國畫收益高。總之,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連環畫一落千丈,出版社沒有預訂數,很多作品胎死腹中。像上海人美的《李自成》,後面幾冊印量極少,最後幾本根本就無法出版。這就是現在收藏市場上所謂的大缺、小缺本。相對於同一系列前幾本上百萬的印量,最後幾本只有幾萬本。現在,雖然有幾家出版社還在堅持連環畫出版,但是面對的讀者都是六七十年代的居多,成為一種供收藏的出版物了,印量基本上按千來算,真的是天壤之別啊!


laoyang99


我們家就有不少小人書。可以說,在以前,小人書是很多人都喜歡的讀物。尤其是名著的小人書,更是讓人感覺愛不釋手。

由於名著原著大都以半文半白的形式展現給讀者,加上有些糟粕的內容存在,所以,有時,並不完全適合某些人群去閱讀。而小人書的出現恰好讓那些讀不懂名著的人又大體上了解了名著,可謂是相當不錯的一種選擇(答題所配的圖為《水滸傳》的全套小人書)。甚至央視拍“四大名著”時,有的導演就在看“四大名著”的小人書,可見,小人書到底多麼吸引人。

不過,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小人書逐漸衰落,甚至現在,連書店幾乎都沒有賣小人書的了,只有收藏品市場還能看到。是什麼導致小人書到了這個地步呢?

首先,我認為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過去,通信不發達,甚至有的家庭連電視都沒有,那麼,讀書必然成為了人們業餘生活的一部分。而小人書這種圖配文字的書籍更是讓那個年代的人“愛不釋手”。不過,現在,人們娛樂的形式多樣,打遊戲,看電視劇,看娛樂節目,看網絡小說等娛樂形式幾乎擠佔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娛樂空間,所以,看小人書的人越來越少。消費者少了,那麼就沒有什麼必要出版這類小人書了,慢慢地,小人書就淡出了市場。

其次,那個年代的小人書的畫是不同的畫家嘔心瀝血的心血之作,凝聚了畫家的心思。可以說,畫一本書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而且,一套小人書,需要好幾個畫家,經常長時間才能完成。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誰能等那麼長時間?如果時間短的話,畫出來的話還值得看麼?這就好比拍電視劇,拍一部電視劇用了好幾年,拍出了經典。現在拍電視劇幾個月就拍下來了,結果,拍的是什麼?同樣的道理。

最後,要說的就是由於小人書慢慢不受市場歡迎了,所以,畫家的稿費也少了,出版社也不願意出了,所以,小人書衰落是必然。

所以,未來,我們只能在收藏品市場看到小人書了。


大連的雜家


缺乏創新,固守傳統,導致小人書失去市場。

管理者有一種傳統的思想,書籍是為了教育,不是為了娛樂,不是為了消遣、不是為了視覺衝擊審美,是要教育讀書者成為賢人、聖人。消費市的教育心理學沒有跟進。

早期的白描,簡浩,清晰,有力,美感十足,後期因為小人書非常賺錢,導致了家出版社紛紛開動印刷機器大幹快上,連農業社、林業社、水利社也不客氣,不顧及專業分工以及自身短板,拼命搶灘連環畫市場,由此導致大量題材撞車、一些作者見利忘義拼命“注水”,畫功基礎差,創新差,釀成大批“跑馬書”荒唐入市,一夜之間讀者厭倦,新華書店退貨,最終多米諾效應顯現,一個龐大的巨人轟然之間倒在了中國市場經濟的前夜。

反觀國外的一些漫畫,已經開始利用電影手法,分格畫,鏡頭切換,等手法,接近神精病的畫質,注意消遣娛樂,吸引了大量的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