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全国实行总督制,为何山东、山西、河南不设总督呢?

taooolu


满清的总督在最初并不固定,到乾隆时期才基本成为定制。一般设有八个总督官缺,即直隶(河北、天津一带)、两江(江苏、江西,安徽)、闽浙(福建、浙江)、两广(广东、广西)、湖广(也叫两湖总督,湖南、湖北一带)、云贵(云南、贵州一带)、陕甘(陕西、甘肃一带)、四川(四川一带);后期又增加了一个东三省总督。。此外还有漕运总督、西河总督和东河总督,负责漕运和治水工作。

清朝的各地总督职责主要是负责辖区的军事力量,相当于我们现在各地军区司令员,各地的政务则是由巡抚管理,相当于省长;督抚原则上,总督更高一级,但是实际上两人各干各的,总督管不了地方政务。

清朝龙兴之地在东北,并且与蒙古联盟,所以北京的北方基本上没有军事威胁,连带着长城也不需要了;所以清朝的统治者所防备的是北京以南西北等地的军事力量,正是基于安全考虑,清朝才没有设置山东山西和河南的总督;再加上这三个地方也不大,所以这三地的防务基本上都交给直隶总督统一管理。直隶总督是九大总督之首,权力非常大,由此可见一斑。顺治五年,直隶、山东、河南设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驻大名,称为直隶大名府。顺治十八年,各省设总督,直隶便有了单独一省的总督,从此总督府设于今河北大名县。比较出名的直隶总督有李卫、刘墉、曾国藩、李鸿章和袁世凯。


另外顺便介绍一下督抚统治,一般在地方上,总督主要负责防务,巡抚主要负责政务;两人都是封疆大吏,官职上,总督是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或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巡抚,从二品:或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清朝时常发生因为督抚不和而导致的督抚互参的现象,皇帝往往偏向总督的,巡抚经常落下风,为此还有好几个巡抚因此自杀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若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我是爱好历史的苍天不可语,欢迎大家评论关注点赞,O(∩_∩)O谢谢!!!


苍天不可语


清代总督制度,一般是正二品,加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衔者为从一品,另兼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辖一至三省。清代地方总督例兼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事、行政大权\r\r所以说 ,总督管理的权限是1到3个省,例如:\r2 东三省总督3 直隶总督4 两江总督5 两广总督6 闽浙总督7 湖广总督8 陕甘总督9 四川总督10 云贵总督11 漕运总督12 河道总督

会发现这些地方,是一个大区域或者边疆 例如 陕甘总督 是西北区域 四川总督是管理西南区域,总督管理一个大区域,一个大地区的军事、行政大权,相当于现在的大的军区一样,\r而山东山西河南,在北京周围,离北京不是很远,不是边疆,是祖国的腹地,不存在军事威胁,首都附近地区,军事上不设置总督,行政上管理几个省,容易威胁首都的安全所以这些地区没有设置总督



信息2屋


离皇上近,兵权不能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