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其实,假如有人穿越到晚清,并有机会找到咸丰皇帝,对他进行采访:“请问,你是何时与曾国藩结下梁子的?为何总是给他穿小鞋?”

“朕和他结梁子?还给他穿小鞋?”咸丰保持一脸懵逼的状态足足有一分钟,才想起应该叫太监抓住这个时空乱入者。

其实,咸丰皇帝不仅没有因梁子问题给曾国藩穿过小鞋,还对他太好了。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坊间通常认为,曾国藩与咸丰结下梁子始于咸丰元年。

道光三十年,咸丰刚刚登基,便下令群臣给自己提意见。到了咸丰元年四月,身为礼部侍郎的曾国藩攒了足足一年,发了一记大招。他写了一道奏折,给皇帝提了一大堆意见。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话说,给领导提意见不是应该提:“领导,你太辛苦了,天天9127,给我们这些落后的996做榜样,应该注意身体。”这种吗?曾国藩真刀真枪指责领导的不足,顿时把咸丰气的够呛。据野史记载,咸丰当即化身白雪公主,他亲自打造了一双红烧铁鞋,准备把曾国藩的双脚塞进去。幸亏群臣苦口婆心的劝止,咸白雪才没把曾国藩当后妈办了。然而,从此之后,咸丰对曾国藩怀恨在心,一有机会就给曾国藩穿小鞋。

真这样吗?

当然不是!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咸丰虽然不算一个大度的君王,却也不会因为这么点小时记恨那么久。在曾国藩上奏后不久,满人胜保也给咸丰上了一道提意见的奏折。结果,胜保说的更狠,直接戳到了咸丰的肺上,当即获得降三级调用的处分。按说,咸丰不是更应该给胜保穿小鞋吗?但在咸丰生前,胜保的宦途虽然起起落落,却始终是皇帝的宠臣。

事实上,曾国藩那道给咸丰提意见的奏报名为《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此奏送呈咸丰后,据曾国藩年谱记载,被皇帝评为“优旨”,所以当时朝野上下的反响是“时称盛事”。

又过了一个月,曾国藩奉旨兼署刑部左侍郎。同年十月,曾国藩又被咸丰委任为武科正考官。

咸丰二年正月,曾国藩奉旨兼署吏部右侍郎,六月,他被咸丰皇帝委任为江西乡试正考官。封建年代,外放考官既可以短期收取外快,又能够放长线网罗一帮学生,属于投入小,产出高的买卖。当然,我们都知道,曾国藩赴江西的途中,他的母亲去世,按照封建时代的惯例,曾国藩必须交卸职务,回乡丁忧。从此,曾国藩开始了剿灭太平天国之路。

这么一梳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曾国藩丁忧之前,咸丰哪有一点点给他穿小鞋的动作,明明是圣眷正隆。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一般说来,坊间公认咸丰给曾国藩穿小鞋主要集中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期间,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件事:

1、七日巡抚事件

话说,小编曾经在头条写过关于此事件的解析,现把链接帖在下面,不再重复。

其实,咸丰做出疑似给曾国藩穿小鞋的举动,与其在太平天国之战中提拔下属的两大特点不无关系。

特点一:咸丰喜欢提拔同一民族的满人。

还是拿上面那个胜保为例。

胜保与曾国藩一样,都是文臣出身,然后转行干了军事。他也没有被咸丰授予封疆大吏的职务。然而,因为胜保是满人,他一起步,咸丰就把钦差大臣的头衔赐给了胜保。不止胜保,身为满人的纳尔经额、托明阿、西陵阿等人均是如此。而曾国藩直到咸丰十年,才获得钦差大臣的殊荣。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特点二、咸丰喜欢从中低级官员中提拔人才。

这次,我们拿同为湘系出身的江忠源为例。

江忠源举人出身,参加太平天国之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县。然而,由于他“剿匪”突出,仅用了三年,便爬上了封疆大吏之位。

其实,如果你坐在咸丰的位置上,肯定也喜欢从底层提拔人才。这样,他们才会对你更为感恩戴德。与江忠源类似,胡林翼、邓绍良、李续宾等人也是如此,他们开始参加太平天国之战时,官位都不高,却都在咸丰的栽培下获得了火箭般的提升。

我们再来看曾国藩,第一,他不是满人,第二,曾国藩办团练之前,便已经是朝廷的二品大员。所以说,有了实缺,咸丰肯定会优先考虑其他人选。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2、江西之寸心欲碎

七日巡抚事件后,曾国藩从武昌挥师湖口。之后,则是湘军的湖口惨败,著名的曾国藩跳水事件便发生在这一时间段。从此,曾国藩不得不停留在江西,直到他父死丁忧。

在曾国藩的人生中,江西岁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有关他的处境,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帆之上驶,则绕屋徬徨。”

湖南才子王闿运写《湘军志》,对曾国藩颇有微辞,但写到曾国藩在江西那一段历史,则充满了同情,忍不住在日记中慨叹:“夜览涤公奏,其在江西时,实悲苦,令人泣下”。

在江西,曾国藩不但本人被江西官场集体排挤,他手下的士兵也经常被人毒打和痛骂,至于军饷,更是捉襟见肘。

后人在慨叹曾国藩不容易的同时,理所当然的把这笔账算到了咸丰的头上。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咸丰(一脸愕然):关我p事?

于是,人们开始给咸丰算这笔账:曾国藩之所以在江西被欺负,不就是没有地方实权吗?你把江西巡抚给他,不就一切都解决了吗?你不给他巡抚,就是排挤曾国藩,就是给他穿小鞋!

看着膝盖插满曾国藩牌长箭的咸丰,小编忍不住为他辩护。

肯尼迪说过:“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咸丰有充足的理由不提拔“寸心欲碎”时期的曾国藩,那是因为曾国藩根本没有在江西做出什么业绩。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我们看到,曾国藩来到江西不久,太平军就打了个湖口大捷出来。对太平天国方面是湖口大捷,对大清国,自然是湖口惨败。湖口惨败,并不是曾国藩座船被烧,他本人险些跳水那么简单。而是驻扎在九江湖口的湘军没有挡住太平军卷土重来,重新席卷湖北,并占领了武汉。

话说,原本咸丰让曾国藩只当了七天巡抚,算是对不起他。但咸丰赏曾国藩巡抚,是因为曾国藩攻克了武汉,但现在,因为曾国藩没挡住太平军,武汉又从他的手中丢了。这么一算,咸丰也算和曾国藩两清了。

之后,曾国藩没去救援湖北,而是顿兵九江城下,粮食倒是吃了不少,可就是打不下半个九江,也打不下半个湖口。你说,这种工作业绩,咸丰怎么可能提拔他?江西人民又怎么会不对湘军有意见?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一样,都是只看功劳,不看苦劳的。

曾国藩打不下九江湖口,石达开却开始了经略江西。拿王安定在《湘军记》中的话说,那是:“江西八府五十余县皆陷,存者惟南昌、广信、饶州、赣州、南安五郡”。

话说,石达开收割机一样,收割着江西大片大片土地时,曾国藩在干嘛?

答案是他在看。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尤其是吉安府的丢失,特别值得一提。

江西共有十三个府,一个直隶州,相当于14个同等级别的地理单位。石达开经略江西,共占领了6个府,分别是瑞州府、临江府、袁州府、吉安府、抚州府和建昌府。其中,除了吉安,石达开在其它州府基本上都是在一天内就完成了占领工作。只吉安府与众不同,它在太平军和天地会军队的双料夹击下,坚守了整整70天。

70天?

这可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

当时的江西,曾国藩一军可以说是最拿得出手的军队了吧?然而,在吉安守城的岁月中,曾国藩可是没有派一兵一卒到城下展开过援救工作。

作为文人,难免情感充沛,王闿运看文正公在江西时期的奏折,就忍不住“泣下”。那是因为他没有看到守吉安的倒霉鬼,江西按察使周玉衡的遗书。否则,他会和江西官员一样,对曾国藩充满了愤怒。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当然,曾国藩不救吉安,那是有着充足的理由。他的理由是孤军深入,恐有不利。然后,他让他的军队驻扎在南昌的门户樟树镇,用以保护省城。

结果,石达开攻克吉安后,果然率大军攻打樟树镇了。我们都知道,在樟树镇,太平军打了个大捷出来。一时间南昌震动,居民争着逃走,结果出城门时,发生了踩踏事件,老百姓伤亡不少。

本来嘛,江西养着一支外省人为主的军队,那是从老百姓牙缝里挤出粮食喂他们。他们总该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吧?结果,曾国藩没有救下以吉安为主,石达开经略江西攻占的一切州府,又保护不了省会南昌。你说,咸丰凭什么提拔他?江西官场又凭什么给他好脸色?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不过,因为杨秀清准备对付江南大营,在樟树镇大捷后,他调走了石达开和江西的不少军队。南昌因此转危为安。之后,则是天京之变爆发。按说,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应该干出一些成绩了吧?

对于清军来说,成绩一般指两方面,一是杀死敌军有生力量,二是攻克敌军占据的重镇。然而,清军奏报的水分一般很大,一战杀死上千,上万那都是小意思。而且,他们还特别喜欢告诉皇帝,杀死了太平天国的某某大员。然而,咸丰发现,上帝还是有的,因为被杀死的敌方大员死而复生成为了家常便饭。因此,衡量清军的成绩,就只有攻克重镇一个了。

那么,从石达开离开江西的咸丰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到曾国藩父死丁忧,离开江西的咸丰七年二月二十一日,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盘点石达开攻占的六个州府,曾国藩一军在江西共收复了几个呢?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答案是一个都没有。当然,袁州府在此期间被湘军攻克,但不能算在曾国藩的账上。因为攻克袁州的统帅是刘长佑,而刘长佑是被湖南巡抚骆秉璋派到江西的。

坊间提及曾国藩的江西岁月,一般都大谈特谈文正公是多么多么苦,多么多么被人欺负,其实,在咸丰年间的朝野,提到此时的曾国藩,基本上没有人说他好的。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咸丰五年至同治四年,他一直在江西任职。从他的家书中,小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曾国藩。

咸丰五年七月,沈葆桢给媳妇,也就是林则徐的女儿去了一封家书,竭力吐槽曾国藩的部下,罗泽南一军军纪不好:“日日闹事,史太守出城,仪仗被毁,中军参将弹压被殴,乡间居房,多被拆毁。”我去,这就是曾国藩一直说的,他的手下被欺负?让小编也这样被欺负欺负吧!曾国藩的手下这么胡闹,结果江西老百姓千余人集合起来,跑到江西巡抚陈启迈的衙门告状。然而,陈启迈也没办法,只能给罗泽南写了一封信,让他管一管。唉,这也就是在江西,民风柔弱,他敢在湖南和广西试试,早让揭竿而起的“刁民”连锅端了。

话说,罗泽南的军纪,在曾国藩的手下中算是好的。后来,罗泽南去了湖北,曾国藩的手下是周凤山和李元度。军纪只有更差。

对曾国藩的非议,连身在北京,曾国藩的朋友郭嵩焘都听见了。到了这个地步,咸丰肯定也有耳闻。所以说,咸丰对曾国藩真是相当不错。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3、丁忧风云

坊间有这样一个说法,咸丰对曾国藩充满猜忌。因此,当曾国藩父死丁忧,皇帝顺水推舟让他回老家湘乡种地去了。

咸丰(欲哭无泪):冤枉,冤枉啊!世上还有朕这样冤沉海底的皇帝吗?

其实,虽然曾国藩在江西没有干出什么成绩,还在关键时刻借丁忧之名撂了挑子,但咸丰对死了爸爸的曾国藩,那是相当的体贴和谅解。

话说,当曾国藩丁忧的消息一传到京城,咸丰便给了他三个月的假期,让他回家料理丧事。并在圣旨中声明,类似的情况都是不给这么长时间假期的,但曾国藩“素性拘谨”,“所以以遂孝思”。并且赏了曾国藩四百两银子。

三个月过后,咸丰并没有忘了他,而是火速一道圣旨发到曾国藩的老家湘乡,让他赶紧出山,滚到江西给老子干活。

结果,曾国藩婉言拒绝了皇帝,并举了大学士贾桢丁忧,蒙圣恩丁忧终制的例子。

见曾国藩真的好像要不干了,咸丰也真的急了。他急忙又给曾国藩发了一道圣旨,这次,皇帝放下身段,对曾国藩软语央求,他一边大拍曾国藩一家人的马屁,盛赞曾家人“一门忠义”,一边拉了躺枪的贾桢说事,“曾国藩身膺督兵重任,更非贾桢可比”。总之一个意思:“回来吧!朕需要你,江西需要你!”

于是,曾国藩趁机向咸丰委婉的讨要地方实权。

话说,咸丰是曾国藩的领导,他不是曾国藩的爸爸,而且,就凭曾国藩在江西的工作成绩,即使他爸爸当领导,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提拔他当江西巡抚啊!

最后,咸丰允许了曾国藩在家守孝。

行文至此,从来对咸丰不感冒的小编,忍不住心疼了咸丰三分钟。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在封建年代,为了维护中央集权,避免军阀的出现,统治者都会竭力避免让让军事统帅兼有地方财政大权。还是拿上面那个胜保为例,虽然他身膺钦差大臣,又是皇帝的宠臣,但咸丰始终没有把地方权力向他下放。

在咸丰十年之前,拥有军权的封疆大吏不是没有,却少之又少,他们分别为江忠源、胡林翼和吉尔杭阿。这些集权巡抚都是军情太过紧急时的产物。三人中只有胡林翼活到了局势稳定。后来,曾国藩成为两江总督,也是因为太平军攻占了苏常,东南财赋之地岌岌可危,咸丰不得不封。

在当时的环境下,只要是聪明人,都会避免因集权而被猜忌。拿胡林翼来说,起初,他试图把军权交给罗泽南和李续宾,当罗李二人先后战死后,他曾经向咸丰上书,打算把湖北巡抚的位置让给布政使罗遵殿,他胡林翼专管军事。当然,他的请求没有被咸丰允许。最后,胡林翼进军安徽,他拉来曾国藩,构建出一个双帅格局,以分割自己的权力。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4、四川总督事件

曾国藩丁忧期间,石达开攻打浙江。于是,咸丰重新起用了曾国藩,让他去浙江对付石达开。

不过,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曾国藩前往浙江的旅途中,石达开早已从浙江撤军,去了福建。与此同时,曾经与石达开联合作战的杨辅清部则来到了江西景德镇。

于是,曾国藩坐镇江西中部的广信府一带,接管了张运兰和萧启江两支部队,用他们分别对付石达开和杨辅清。

那么,曾国藩离开了江西一年多,江西的情况如何呢?是不是没有曾国藩这个鸡蛋,就做不成蛋糕了呢?

答案恰恰相反,此时,江西全境除了一个吉安,业已全部被清军肃清了。

不久,石达开从福建开到了江西南安,于是,曾国藩派萧启江一军前去剿灭。

在曾国藩的奏报中,萧启江打石达开,一次次的大捷象花儿一样绽放在南安。大捷来,大捷去,石达开被萧启江打的在南安站不住脚,开始抱头鼠窜了。然而,石达开竟然鼠窜到湖南宝庆,并开始对宝庆展开了围城。

当然,湖南是湘军的老巢,湖南巡抚骆秉璋很快调集一切可能调集的人马,在宝庆城下击败了石达开。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宝庆之战中,值得一提是曾国藩的部下萧启江。

萧启江一直在南安与石达开交战,并在曾国藩的派遣下,一路追石达开到了湖南。然而,石达开在湖南期间,萧启江一军竟没有和石达开碰过面。身为骆秉璋幕僚的左宗棠颇为不满:“萧濬川(萧启江的字)雅步救火,不知何意?”

在此期间,风闻石达开有入蜀之意,于是,胡林翼开始为曾国藩跑官。他打算让曾国藩带兵去四川,同时希望朝廷把四川总督的官职赐给曾国藩。

于是,便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咸丰给曾国藩穿小鞋事件。咸丰的意思是,你去四川的可以,总督的不给。

其实,行文至此,相信很多人都会理解咸丰这个举动吧!梳理曾国藩出山到石达开打宝庆的历史,曾国藩拿的出手的战绩只有一个,那就是攻克了武昌。然而,我们都知道,武昌很快就因为太平军反攻湖北又丢了。干成这德行,真难怪咸丰要先考察考察他再说。

后来,石达开因为钝于宝庆,不得已去了广西。曾国藩入川一事最终没有了下文。然而,不到一年,石达开又开始计划入川了。此时,曾国藩已经是两江总督,自然不可能再去四川。于是,咸丰派骆秉璋去四川帮办军务。一开始,皇帝同样没有把四川总督的大权下放。要知道,骆秉璋可是在湖南巡抚的位置上干的好好啊!

如果说咸丰因为与曾国藩结下梁子,喜欢给他穿小鞋。咸丰应该和骆秉璋无冤无仇吧?这么一看,问题很明显,那就是任何人去四川,咸丰都不会先给总督。

咸丰皇帝猜忌曾国藩,给他穿小鞋?错,咸丰是对曾国藩太好了

所以说,所谓咸丰喜欢给曾国藩穿小鞋纯属子虚乌有之事。这样的谣言流传于坊间,原因则是两个字“套路”!具体一点说就是鸡汤的套路。

其实,只要你去书店,随便打开一本成功人士为主角的鸡汤书,就会发现作者无不以煽情为能事。总之,成功之路,总是充满了苦难。

再没有比领导不容,同事嫉妒,某人披荆斩棘,用勤奋努力获得成功更吸引眼球的了。因此,作为鸡汤界的鼻祖,曾国藩自然把双足缠成了三寸金莲,来穿上咸丰批发给他的一双又一双的小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