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現在強烈看漲黃金?

2019年4月23日,黃金價格最低跌至1268美元/盎司,在此之前的週一晚上,我在小紅圈發信息,告知大家,如果週二黃金價格再跌的話,可以考慮看多黃金了。


為什麼我現在強烈看漲黃金?

為什麼發信息呢?從上週二的對沖基金的倉位來看,出現了基金淨多倉變為負值的情況,而根據歷史情況判斷,黃金有極大概率上漲……

目前,本週二的黃金期貨數據CFTC也已經公佈,其中關於產業空頭的數據真的是亮瞎了我的眼。

為啥?

因為這個數據創下有數據(2006年6月迄今)以來的最低記錄!

以前我曾經介紹過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Commission,簡稱“CFTC”)對商品期貨市場主要玩家的分類,這裡再以黃金市場為例介紹一下:

第一大類玩家是商業用戶(Commercial),通常指某商品(黃金)的生產商/貿易商/加工商/消費商——就黃金期貨市場來說,其商業用戶以黃金礦產商和貿易商為主,在期貨倉位表現上,黃金生產商通常永遠是空單(生產黃金的嘛!),而貿易商,則有可能持有多單也有可能持有空單,但整體統計出來,商業用戶通常都是淨多單,只有極個別的時期,貿易商的看多倉位才會超過生產商的看空倉位(如2013年底到2014年初),這通常意味著大家對後市黃金價格的看法分歧極大。

第二大類叫做“互換交易商(Swap Dealer)”,主要是大型金融機構——為各自客戶提供商品買賣服務的中間商,當他們自己的客戶在自家機構平臺上買賣黃金白銀的時候,為了轉移風險,他們需要到期貨市場上作對沖。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互換商持倉量雖然龐大,但通常只是代客戶間接買賣,並不是市場價格漲跌的決定力量。

第三大類,就是通常所說的“對沖基金”或者“資產管理機構”(Money Manager),對沖基金持有黃金,要麼純粹為了賺錢而投機,要麼為了對沖其他資產的風險,所以他們可能看多,也可能看空——用黃金做資產配置對沖的基金,通常是看多;而投機的基金,則有可能看多也有可能看空。

因為對沖基金管理的資金量巨大,所以他們通常是黃金價格上漲或下跌的決定力量,而且要與商業用戶、互換交易商作對手盤,對沖基金在期貨市場上總體表現,通常是天然的多頭,即使整體變為空頭(淨多倉變為負值),也只能持續很短時間(2006年有數據以來,只出現過4次,其中3次都沒有超過2個月),而這,正是我在週一發信息,讓大家考慮做多黃金的核心原因。

但是,如果宏觀經濟環境基礎發生鉅變,很多對沖基金會衝進黃金市場做空,這樣的話,對沖基金的整體倉位也有可能在很長時間內變為負值——最典型的是2018年7月到11月,對沖基金作為一個整體在持續5個月的時間裡都是淨空倉,而且淨空倉創下歷史極值,這是因為2018年下半年美聯儲聲稱的加息+縮表恐嚇了整個資本市場,黃金價格形成的宏觀基礎發生了鉅變。我要強調的是,即便如此,黃金價格沒有脫離我前面講到的大邏輯,到了2018年12月,對沖基金就再度轉變為淨多倉,黃金價格也逐步回升,而在淨空倉創下歷史極值的8月-9月,恰恰就成為了黃金價格的底部。

為什麼我現在強烈看漲黃金?

第四大類,是不屬於以上三類而在期貨市場玩得比較大的投資人或機構(持倉量滿足CFTC報告的要求),被稱為“其他報告頭寸”,他們與對沖基金類似,要麼是為了資產配置,要麼是純粹的投機掙錢——正因為他們和對沖基金的性質一樣,所以通常把“資產管理機構+其他報告頭寸”合計起來,稱為“大型投機者頭寸”。通常情況下,“其他報告頭寸”的持有者整體上表現出來是淨多倉,數據記錄的歷史上極少有出現過淨空倉的情況。

第五大類,就是一般的小散戶了。因為其持倉的量很小,不滿足CFTC持倉報告要求,所以他們的倉位被稱為“非報告頭寸”,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如果在COMEX上買賣黃金期貨或期權所形成的倉位,就是所謂的“非報告頭寸”。

因為期貨市場任何一個空倉都會對應一個多倉,介紹了黃金期貨市場五大類玩家,你就應該明白,為什麼我週一晚上會說如果週二下跌的話,就可以考慮看多黃金。

因為,4月16日對沖基金淨多倉出現負值,就是市場送給你的一個高勝率的看多機會。

本週二(4月23日)產業空倉創下有數據以來的歷史極小值,則給出了另外一個信號——當黃金礦產商都不願意以這個價格出售黃金的話,你覺得黃金低價還能持續多久?

為什麼我現在強烈看漲黃金?

我們還要更深地考慮一層:

為什麼在這個價格生產商不願意賣黃金?

美聯儲停止加息縮表,美元緊縮已經接近尾聲——宏觀環境就不說了,我們這次從金礦生產商的角度來考慮。

我以前的文章裡曾經探討過黃金的生產成本,按照全球主要地區的黃金礦產商的總現金生產成本(TCC,見下表)來說,目前的黃金價格生產黃金依然是有利可圖的事情——即便按照成本最高的南非金礦來計算,2017年的金礦全維持成本也在1200美元以下,但為什麼金礦生產商們卻大量減少黃金出售呢?

為什麼我現在強烈看漲黃金?

因為,雖然2018年全球黃金產量略有增加(1.8%),但全球的黃金儲量卻已經越來越少——根據對全球主要黃金礦產商的金礦儲備統計,2017年其整體儲備已經降至2007年以來的最低值,而隨著2018年的黃金產量上升,黃金儲量接下來將進一步走低。

也就是說,未來金礦商將沒有那麼多黃金可供開採了——黃金產量將於2019年到達峰值,以後會越來越少。

為什麼我現在強烈看漲黃金?


為什麼我現在強烈看漲黃金?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自2001-2011年,隨著金價的不斷上漲,當時黃金礦產商們大力併購(10年內黃金行業發生了1000多起併購交易),併購金額高達1210億美元,而平均溢價率則達到了30%以上——這些併購,目前基本都處於賠錢狀態。

有人統計過這1000起併購中最大的8起,發現有80%都不得不進行資產減計。進一步考慮到2011年以來黃金價格的下跌,截止2018年上半年度,這些併購讓黃金礦產商的損失累計達到1290億美元——比當初併購花掉的錢還要多……

為什麼我現在強烈看漲黃金?

嗯,從黃金生產商供應的角度來看,未來不容樂觀——

那,從黃金需求的角度來看呢?

誰是市場上黃金的最大買家?

不是你,也不是我,甚至也不是對沖基金,而是除了美聯儲之外的世界各國央行——因為,經歷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各大央行更加需要用黃金來對沖美元貶值。

自2009年迄今,央行由黃金的淨賣家變成淨買家,而且越買越多——2018年,全球央行的黃金淨買入量,創下1971年以來的新高,而這,正是2018年美聯儲加息+縮表的背景下,黃金價格最極端的時候,也僅僅跌了10%左右的核心原因。

為什麼我現在強烈看漲黃金?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黃金協會(WGC)提供的數據,2018年以來,俄羅斯、土耳其、中國、印度等多個新興國家的央行都增持了黃金儲備,特別是俄羅斯一舉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大黃金儲備國。

進入2019年以來,中國和印度都加快了增持黃金的步伐——根據最新的數據,中國在最近4個月內黃金儲備增加了43噸,達到1886噸,而俄羅斯更是在第一季度購買56噸黃金,使得該國黃金儲備達到了2168噸。

顯然,在全球的貨幣博弈中,有包括中國央行、俄羅斯央行、土耳其央行、印度央行等各國央媽們撐著的黃金價格,很難跌到特別深的地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在2018年大跌,但如果以其他貨幣計價的黃金,2018年黃金價格基本沒有怎麼下跌。

賣的人越來越少,買的人卻越來越多,你覺得黃金價格會怎樣呢?

為什麼我現在強烈看漲黃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