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長時間“觸屏”危險! 小朋友接觸電子屏幕有三原則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對小朋友接觸電子屏幕有了新的建議,還強調“接觸電子屏幕過長時間,兒童不活動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

下面,幼兒說結合了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等機構的建議,整理了“孩子不同年齡,看電子屏幕不同時間”以及每天運動時間的綜合表格,供父母們參考:


世衛組織:長時間“觸屏”危險! 小朋友接觸電子屏幕有三原則


其實,小朋友接觸電子屏幕,有 3個原則:

1、孩子越小,越要遠離電子屏幕

孩子們的成長,最初是通過“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實現的。當年幼的小朋友過早地沉浸在電子屏幕前,會減少了他們在這兩個方面的投入。爬行、跳躍、奔跑的時間少了,孩子的“粗大動作”發展會受阻;當孩子花在塗鴉、抓捏玩具、撿小積木上的時間少了,“精細動作”的發展會受阻。“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都與幼兒大腦的發育離不開關係。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也說過,小朋友的大腦在頭幾年發展很快,與人互動才有助大腦發育,電子屏幕只會傷害孩子大腦發育。


世衛組織:長時間“觸屏”危險! 小朋友接觸電子屏幕有三原則


所以,當小朋友年齡越小,越要遠離電子屏幕,更多地與人的遊戲互動為主,才不會從一開始,就讓寶寶的大腦發育落後於同齡人。

2、孩子能玩互動性的“電子程序”,就不要觀看被動性的動畫片

動畫片帶有聲光和畫面的快速轉換,這個過程看似變化快,但孩子的大腦其實一直維持在較原始的區域運作。正如美國小兒科行為研究學家Susan Johnson說,動畫片每2-3秒就變換畫面,思考區無法參與。思考區常常代指“理智腦”,當孩子這部分腦區長期得不到有效刺激,未來孩子的思考能力、邏輯能力、專注力、自控力就會很差,學習力、情緒力等方面變差也就自然而然了。


世衛組織:長時間“觸屏”危險! 小朋友接觸電子屏幕有三原則


如果孩子在適當的時間內玩手機、Ipad,那麼最好選擇一些有互動功能的“電子程序”,例如那些填英文單詞的電子小遊戲、算術類的電子小遊戲等。

3、孩子能玩“地板遊戲”,就不要看電子屏幕

什麼是“地板遊戲”?坐在地板或地上的玩耍和真實遊戲,非電子屏幕上的虛擬遊戲。

小朋友的成長,實時環境和大自然缺少不得。他們需要與泥土接觸、與樹葉“聊天”、與太陽“耳語”,才能發展成為健全的人。正如兒童與媒體的國際專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博士說,小孩爬行、在房子外散步或與家人互動……這些才是他們成長的基礎。


世衛組織:長時間“觸屏”危險! 小朋友接觸電子屏幕有三原則


當小朋友過多地接觸電子屏幕,他們與真實環境的互動減少了,早期大腦的相應突觸發展會受到影響,行為運動、社交互動、四肢觸覺的發展缺乏,最終會讓孩子的大腦沒有如期成長。

所以,孩子能玩“地板遊戲”,坐地上玩玩具、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堆積木、閱讀繪本、玩捉迷藏……就不要看電子屏幕了。

減少孩子接觸電子屏幕的最直接方法,是外出玩耍或運動

幼兒說經常說,孩子的大腦就像肌肉,如果缺乏運動,腦子就會不強壯。而大人幫助孩子大腦運動的常見和簡單的方式,就是外出玩耍或參與肢體運動。小朋友能活動玩耍的方式很多,媽媽抱小寶寶曬太陽、看樹木也是運動;小朋友跟其他小夥伴玩過家家遊戲、踢球、玩“跳房子”小遊戲、跳繩……都是運動。


世衛組織:長時間“觸屏”危險! 小朋友接觸電子屏幕有三原則


有媽媽曾經問我,雖然小朋友的運動方式很多,可哪些運動是小朋友比較喜歡的呢?或許,下面的報告能幫你找到一些借鑑:

這項調查來自澳大利亞,下面是小朋友最喜歡的運動方式的前六項,看看你家孩子參與了哪項?

No.1:游泳,佔比48.8%;

No.2:踢足球,佔比 48.7%;

No.3:騎自行車,佔比37.7%;

No.4:田徑,最常見的有跑步,佔比31.7%。

No.5:籃球,佔比30.5%;

No.6:舞蹈,佔比30.3%。

不過,選擇你家孩子喜歡的運動和玩耍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喜歡,孩子才能沉浸其中,一直堅持下去。


世衛組織:長時間“觸屏”危險! 小朋友接觸電子屏幕有三原則


父母愛運動,孩子就會減少電子屏幕時間?

加拿大曾經有個奇妙的研究數據,當父母每增加20分鐘的運動,就會促進這個家庭的孩子增加10分鐘的運動。簡言之,當一個家庭的父母愛運動,孩子參與運動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最終幫助孩子減少電子屏幕的時間。

所以,孩子最好的陪伴是爸媽,而不是“電子保姆”。

關鍵字:動畫片、電子屏幕、親子成長、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