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草书水平?

写字那些事儿


如何欣赏一个人的草书水平?

草书尽抒情之能事,首先要有奔放的情怀,同时有一定的草书技巧,缺哪一条,很难写出具水平的草书作品。


一般情况,一般都有冲动之意气,情性有豪放,而笔翰缺丰富者,所写草之点画,都不具草书之致,因为草书境,是各体中最高至境,于草书法度有更高的要求,草体因简洁符号替代,首先对草书符号的了解掌握于心,並能规范能识读,特别是由这些简单的符号,有机的联接组成,如何使转,使墨运于宣纸上,能够急缓有度,有停有驻,由此而出现节奏之感。

其二,欣赏草书能辨度,只有晓得草符,书者用其笔书,赏者若不具备对草书的基本常识的掌握,或能详有熟,也不会看懂一幅草书的魅力,一般情况,能大体知其草体的气势和草书的线性的缠绵之绕,而终久不识草体的真正用意,也就无法享受草之内涵所在。因而写草必须有释文,有利于赏者识读文字内涵。书者虽有规范草符,而真正使用,具共性之外还有个性使然,从而因人不同,草法存在差异。


草书欣赏,要注意,今草与狂草有别,今草书写的维度要小,狂草夸张,节奏感强烈,大起伏,小草应该是有相连或不相连的字,使转相比而少一些,点线面组合,布局紧凑,字距错落稍许。而狂草一字一笔便有纵横驰聘,有一笔书,此势视为一气呵成。意犹未尽者也。

欣赏草书,从意法相承上找韵致,同样草法技巧,若意气性情率真,抒情性多,且有脱法的境界,此书点画多有失缺书致书韵,而窠臼草法,则有抒意性差,因此书写出成功草书者,皆有意法处理上比较有适度,不可一味情性散漫而野,忘却绳墨,或总斤斤计较法度而失缺率意的本真性。


欣赏草书,线质的丰腴,与书者综合性因素,如气质,学识,修养,最至关重要的是笔法,是否融诸体之技法,是否娴熟运用。

草书有瘦硬线质,有肥厚点画,有隶入草者,有碑入草者,有晋法而入草者。不同的笔意形式,共性皆为抒情版,不同的是用笔技巧不同而已。


狂喜淡墨a


我也来说说“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草书水平”

我认为“草书水平”高低看四点:

1,作品中每一个字的“草法”是否是"正确"的,即字法如何。要字字都能从古人法帖或《标准草书》(草字诀)中找到“出处”,不是自己创造的,否则就是乱涂胡划!貌似“龙飞凤舞”,实则“鬼画桃符”,根本算不上"草书"。如附图三的草法就不规范、不标准,有的字尚属自创;

2,作品反映出的书写功力(即笔法)如何。假若说草书是书法宝塔的最高层,那顶层以下就是书家全部的“书法功底”。一些在“头条”上展示的所谓草书作品,明显看出控笔差、笔线弱、墨猪多、飞白假、甚至故意将笔画线条弄得象九曲十八弯的黄河一样!奉劝一句:没有书写功力的积累,就别展示“草书”。如附图三的作品就欠缺书写功力;

3,作品的"墨法"运用是否灵动自如。墨色有浓淡,墨气有枯润。自然滋润即为“活”,灵动清新即为“鲜”,虚实随性即为“变”。能不能部分的运用浓墨法、破墨法、枯墨法等墨法运于作品,是衡量草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尺之一。附图三的作品几乎看不到墨法的运用;

4,作品谋篇布局是否有章法。章法不好肯定是低水平的。通常要看其作品的总体风格是否一致,或奔腾恣肆或舒缓平和?看其作品疏密韵律是否得体和谐,有无前松后紧等弊端?看作品中相连相邻的相同字、相同偏旁是否避免了雷同?点画与点画、字与字、行与行是否通气连贯,有无字字支离、乱如散沙、毫无行气等等问题。

附上林散之先生(附图一)和军旅书法家(附图二)的作品请欣赏。





川北武夫白永庆


书法有法,草法亦有法。草书没有法度,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看似挥洒自如,痛快淋漓,其实只是鬼画符,终是“野狐禅”一路。草书是书法诸体中最难写,同时又是最能体现书家才情的书体,评价一幅草书成功与否,大体说来:有古意,即有来源,能与经典对接;有新意,笔墨当随时代,可与时代同行;有己意,有自己对草书的独到理解,书者抒也,是自我情感的个性表达。当代草书代表书家有毛泽东、林散之、于右任等。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分章草、今草和狂草。章草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所列诸经典是当今草书家临习的范本。




湘仔评论


一个人的草书水平到底如何,取决于它的草书书写能力高低,草书书写能力高,那么草书水平自然高,相反,则低。

那么,草书的书写,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要求呢?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算草书高手?

要想搞清楚草书这一书体的书写能力要求,最为关键的,是要知道草书难在哪里。

很多人觉得,草书有什么好学的,直接糊涂乱抹不就行了。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草书的确是需要“糊涂乱抹”的。因为它需要书写者尽可能的抛弃限制,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需要太多拘束。但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草书书体一味追求糊涂乱抹,只能产生毫无意义的线条,而不会让草书真正的达到高水平。

草书的书写水平,取决于书写的书法技巧高低。书法技巧在书法中,可以分为三个要素,笔法、结构、章法。

在这三个要素中,章法要素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除非你需要书写章草,否则草书很少讲究章法。因为章草每一个草书字都是独立的,所以还需要处理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但是狂草、大草往往是直接将字粘连在一起的,章法之间的呼应关系已经被实实在在的线条所勾连,不需要通过无形的“丝线”进行暗示了,因此章法安排比较容易,更为随意。

结构和笔法是草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所谓草书结构,就是这一个字到底如何书写,笔画如何安排穿插,这一笔到底如何贯通,说到底还是写法问题。草书字和我们接触的隶书、篆书、楷书、行书都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符号体系,所以草书的识记是非常困难的,而识记的本质,就是结构的把握。

在草书书写能力中,结构还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结构只需要我们死记硬背就可以,而草书的笔法是最难掌握,也最难学习的。笔法因素是限制草书最基本的因素,笔法不到位,整个草书书写基本上就不能看,因为它是“非法”的。

所以,草书最难的地方,在于它的笔法,而最能体现一个人草书书写水平的地方,也正是笔法。所谓“杀不死你的,一定可以使你更坚强”,就是这个道理。

而什么样的草书笔法才算是高水平的呢?

我认为一幅草书作品,他的笔法需要做到恰到好处的使用中锋,甚至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做到两者调和,这是最为基本的。

在笔画转折之处,可以做到自然流畅、爽劲豪迈,这就需要用到方笔和圆笔,做到方圆兼善。在笔画形态上,线条丰富流畅,富有变化,形态多姿。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呢?

我认为我们草书笔法的训练,不应该通过草书本身的学习来达成,而需要通过对于草书之外的书体学习来达成,也就是说,“功夫在草书之外”。

通过对隶书的学习,掌握它的线条变化,通过对于篆书的学习、学习它的中锋用笔,圆转流美,通过对于楷书的学习,掌握它的方硬之气。这三个书体学好了,草书自然不难了,而且草书的书写水平自然就不会太差了。


松风阁书法日讲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草书水平,最起码要懂得如何欣赏草书,感受它的内在美。

下面聊聊饱受人们诟病的草书。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今草是行书的快写,狂草则是今草的快写。其中今草又称小草,为东晋王義之,王献之父子所创,狂草又称大草,为唐代张旭,怀素二位书家所创。那么如何欣赏草书,感受它的内在美呢?"草字不够格,神仙都不认得。"草书历来之所以被诟病,首先在于它的辨识困难,梅园老人虽钻研书法多年,也常常有这方面的困惑,如果连一幅草书的内容都不知道,怎好意思轻易给人家下结论,这就得明白草书是怎么来的,笔者在上面只作了粗浅的解释,不过,有了最基本的草书理论知识,大概能看懂一到二丶三成吧,这显然是不够的,梅园老人认为大多数还得靠草书家们的努力,例如写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文或配释文等。

草书是从正规书体演化而来的,并非凭空臆造,还是有源可寻的,这就涉及到草书的笔法,草书的笔法是检验草书是否合格的一大法宝,

草书的起笔丶收笔从楷、隶中来,使转从篆书中来。历代的草书大家正规书体的功夫都很好,如王義之的《黄庭经》精美绝伦,傅山的小楷《千家文》直追钟王等,说穿了没有笔法的草书就是一堆乱麻。

据梅园老人的体验,草书虽然有具体的符号,但书写快捷和因形就势的布局,很难顾及到草书的造型,这就考验书家们的应变处理能力,而要优先考虑的就是行气是否通达,草书管领连带大有文章,一旦处理失当,就会行气阻塞,点画狼藉,因此,草书的章法当以"形神而意不散“为最高准则。

"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戈如百钧弩发…”草书的美在哪里?草书的美在效法自然,这在历代草书大家们都有实践,草书效法自然美的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孙过庭和他的《书谱》,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常说书法要生动自然,其实更多指的是草书,如何做到生动自然,这也是草书具备内在美的一大考验,怎么做?唯一的途经是在有正书的基础之上多临摹古人的草书,熟能生巧,慢慢学会用笔的节奏,从而控制用墨的变化,简而言之,就是草书的墨法,今人的草书多刀枪匕首的杀伐,就在于他们不会用墨,笔画实沉。草书用墨在"虚",虚实结合而惜墨如金。

草书相对来说用笔用墨比较自由,讲究的是"笔情墨趣",着重情感的渲泻和激情的表达,这也是草书打动我们的原因,欣赏者必须感受到,否则就不能称为草书了。

综合上面几个因素,评价一个人的草书水准就不那么难了。


宋详军


草书不易懂,那是在草书上面下的功夫少了些,多读读临写草书书帖,翻翻多体书法字典就能好一些。

草书有章草,小草,大草,评价一幅草书书作,首先看其有无笔法,其次看其字是否有来处,三看贯气是否流畅,四看其章法,比如章草就要求稳重,大草就要求字的大小有悬殊,结构开合要放得开不拘谨

此幅《自叙帖》,我这点点水水不敢乱加评论,免得露出我的小来,贻笑大方


达州卷纹石——寡好耍


法度严谨,灵活多变!


宋漢曉


看看米芾论草书,对我等有借鉴作用。



forest60365


主要看法度运用。


乘凤起


草书要注意线条的刚柔相济,连断关系,虚实,整体气势的统一,连贯,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