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臨沂大數據中心“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之源

這有利於推動建出特色、建成成效,打造成國家一流智慧城市標杆、大數據中心樣板點、大數據產業基地和信息經濟示範園區。

——臨沂市黨組成員、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一兵

在“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浪潮推動下,山東省各地市行政區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臨沂市作為魯東南中心城市,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魯南臨港產業帶,是“數字山東”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臨沂市政府希望借力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生產要素,加快實現政府體制機制的改良改革,提升政務辦公、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效率。

大數據中心的建設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揭秘臨沂大數據中心“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之源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為了加快數字化轉型,打造高效智慧政府,臨沂市政府積極推動大數據中心的建設。經過對業務上線時間、綠色節能、安全可靠等因素的綜合考量,臨沂市政府選擇了華為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兩者攜手打造了魯南地區數據中心的標杆——臨沂大數據中心。

依託這一全市統一的公共大數據和雲計算平臺,臨沂市政府進一步推動了黨政機關和公共企業事業單位數據資源統一匯聚、集中開放,推進了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細化、公共服務高效化進程。

臨沂大數據中心,坐落於臨沂經濟開發區。項目嚴格按照國家A級機房標準建設,共有6個標準的模塊化機房,部署的19英寸機櫃超過1000臺,可承載10000+臺服務器運行。為保證大數據中心快速上線投入使用,在該項目中,華為為其提供了創新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包括1.2MVA供配電融合解決方案、間接式蒸發冷卻溫控方案及新一代DCIM+管理系統。實現了快速建設目標的同時,該數據中心的PUE值達成了1.25這一挑戰值,滿足了該項目“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要求。

1.2MVA供配電融合解決方案、間接式蒸發冷卻溫控方案和新一代DCIM+管理系統,代表了華為在這三個領域的技術成果:

1

1.2MVA FusionPower供配電融合解決方案,高效節能、節省佔地、節約安裝維護工時

傳統大型數據中心的配電系統通常採用多臺UPS並機,並配置N+1或2N的配電架構以實現大容量可靠供電。此種方案並機線纜多,佔地面積大,施工複雜,交付週期長,往往使得數據中心業務無法快速上線。而且由於配電各系統的割裂,運維效率低下故障難以定位。

華為率先採用了業界領先的融合供配電技術,將UPS的輸入輸出配電、旁路配電、UPS整合在一個設備內,為用戶提供1.2MVA FusionPower UPS融合供配電方案。UPS與配電櫃結合,較傳統配電方案節約40%佔地面積;配線採用母排預製方案,較傳統線纜工程節約60%的工時。內置iPower智能特性,具備關鍵節點溫度監測、iBattery電池監控、關鍵部件壽命預測等功能,供配電系統從單純的硬件可靠升級為主動性預防,實現防患於未然。

UPS為IT負載提供穩定電流,但另一方面也是耗電大戶。華為FusionPower系列UPS,系統效率97%,模塊效率高達97.5%,業內領先。以臨沂大數據中心實際運營情況為例,單臺UPS在10年生命週期內,可節約45萬元,大幅減少運營成本。

2

間接式蒸發冷卻溫控方案(FusionCol),PUE從1.45降低至1.25,大幅降低製冷成本,同時降低部署及維護難度

臨沂地處淮河以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1攝氏度,年可利用的自然冷卻時間長達200天以上,能夠合理的利用自然冷卻(Free Cooling),將極大的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從而節約大量的電費成本。

傳統大型數據中心製冷系統通常採用冷凍水系統,並利用板式換熱器來利用自然冷源。這樣的設計存在三個難點:

1.設計困難:水系統方案龐大複雜,從管路設計、部件選型到控制邏輯,都需要根據不同項目定製,設計週期長;

2.施工困難:由於管路太多,在實際工程中存在大量的交叉界面,項目管理協調及成品保護難度大,交付工期往往大於半年甚至1年以上;

3.運維困難:由於系統複雜,往往需要非常專業的暖通工程師進行維護,維護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並結合本項目快速部署的需求,華為提供了FusionCol間接式蒸發冷卻(AHU)解決方案。

FusionCol間接式蒸發冷卻系統內置高效換熱芯,高效利用外部冷源。間接式換熱,有效避免外部空氣質量干擾;一體化模塊化設計,大幅節約佔地面積,同時降低了部署難度及週期。

FusionCol支持多種製冷模式,包括幹模式、溼模式和混合模式,按需自動切換。高效的換熱部件、合理的氣流設計,臨沂大數據中心年平均PUE低至1.25(同地域數據中心平均PUE為1.45),大幅減低數據中心後續的運營成本。


揭秘臨沂大數據中心“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之源


FusionCol採用模塊化設計,相比傳統冷凍水系統減少了大量的管路施工及調試工作,大幅縮短了工期並降低運維難度。以臨沂大數據中心項目為例,項目從5月20日開始土建施工到9月30日項目試運行僅短短的4個多月,施工工期較傳統水冷系統縮短50%以上。

3

DCIM+管理系統,有效提升運維效率

臨沂大數據中心承載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大量的業務系統,其運維和運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讓運維團隊安全管理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如何最大化發揮數據中心資源的生產價值,是運營團隊面對的挑戰和核心問題。

華為NetEco6000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系統(DCIM+),完美匹配這一訴求。該系統利用雲化、智能化技術重新定義數據中心管理系統,匹配雲計算中心場景。除了常規的數據中心的供配電、製冷設備的集中管理之外,還可以提供運維、運營、能效等業務功能。


揭秘臨沂大數據中心“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之源


DCIM+管理系統結合二十多年自營大型數據中心的經驗和華為AI/大數據等技術平臺能力,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將臨沂大數據中心的人員從繁瑣無序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聚焦流程優化和運維質量持續提升,大幅提升運維效率,同時避免了人為失誤,讓臨沂大數據中心運行更安全可靠!

通過上述核心技術,結合華為多年數據中心建設經驗,項目在短短的4個多月內完成交付並開始試運行。臨沂市黨組成員、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一兵在參觀臨沂大數據中心基地時表示:“這有利於推動建出特色、建成成效,打造成國家一流智慧城市標杆、大數據中心樣板點、大數據產業基地和信息經濟示範園區。”

臨沂大數據中心是國內同級別大數據中心中建設週期最短、節能技術最先進的項目,在魯南地區樹立了新的標杆。項目的成功交付,為臨沂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部署提供堅實的基礎,為臨沂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可靠的、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

揭秘臨沂大數據中心“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之源

5月9日

智能進化 預見未來

華為網絡能源中國行2019·濟南站

即將在濟南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

想要了解更多大型數據中心建設經驗,敬請關注本次會議,誠邀您的蒞臨~

掃碼註冊參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