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碧江“白水贡米”养成记 ——田碧虎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一

秋风吹过田野,吹黄了稻子,金灿灿的稻谷笑弯了腰,每当此时,“白水贡米”之乡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田间便会沸腾起来。村民拿着镰刀,开着机车在田埂间来回穿梭,被太阳晒得发黑的脸上却印着喜悦。此时“田碧虎”这个名字又会被当地村民称颂一番。


铜仁碧江“白水贡米”养成记  ——田碧虎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一


“没有田碧虎就没有白水米的今天。田主席为我们打造‘白水贡米’品牌真是操碎心了,‘白水贡米’这个品牌就像是他一手带大的孩子。”白秧坪大米合作社负责人雷兵见证了“白水贡米”品牌的成长。

滑石乡位于铜仁市东北部,其优质大米因其自明代嘉靖27年(1548年)起,每年上贡朝廷而得名“白水贡米”,斐声海内外。然而多年来,“白水贡米”的市场低迷,价格和普通大米一样,农民端着金饭碗却没饭吃。碧江区政协副主席、农业专家田碧虎看到这一切,心里不是滋味。“‘白水贡米’是碧江区的一个很好的品牌,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觉得有义务和责任用科技手段让这个特产生存下去,把这张名片重新擦亮,让当地老百姓依靠这一品牌吃饱饭、有钱赚。”谈到“白水贡米”品牌的打造,田碧虎说出了自己的初衷。


铜仁碧江“白水贡米”养成记  ——田碧虎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一


2015年,田碧虎到滑石乡组织群众重振“白水贡米”品牌。为了保险起见,他选取150亩田进行试点种植。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塑料薄膜、种子、肥料、农药由合作社统一发放,稻谷成熟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之后统一包装、出售。

选种、育苗、巡田、病虫防治……每一个环节,田碧虎都亲自参与。3天巡一次田成了田碧虎雷打不动的习惯,有时看到农户家的秧苗生了病而没有及时防治,他就自己背起农药箱,亲自下田打药。

为了帮助更多农户解决技术难题,田碧虎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做了4张简易广告牌,插到稻田旁,方便农民咨询。“只要是老百姓向我咨询有关病虫防治和技术的事情,我给的承诺是只要人在碧江,12个小时之内到达现场指导。”田碧虎说。

第一年试种的稻米收割后,按计划由合作社统一收购谷子,按2.6元一斤,每斤比之前提高了1元。由于“白水贡米”在市场上的认可度不高等因素,“白水贡米”的销售成绩并不理想,合作社当年算是亏了本,但村民的积极性却被激发起来。

2016年,在田碧虎的劝说下,合作社继续运营。为了减轻合作社负担,田碧虎自己做方案,积极向省、市争取到部分资金,为合作社购买了一台小型打米机,当年合作社开始步入正轨。

为了提高产量,田碧虎四处寻找优良的水稻品种,还带着老麻塘村支委、合作社成员等两次到湄潭县考察,学习引进优良水稻品种及种植经验。

一辈子朴素的田碧虎经常被人当做村民。“上次省里来调研滑石‘白水贡米’我去陪同,当时来的领导就以为我是当地村民。”田碧虎笑着说,“干我们这行的就是这样,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山中,穿简单点更方便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玉针香品种如期收获,市场价格一礼盒5公斤卖到118元。

2018年,脱贫攻坚在碧江区进行得如火如荼,全区上下各单位各部门均全部投入到此项工作中,田碧虎也不例外,他负责帮扶六龙山乡小冬云村。此外,他包保4户贫困户。由于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田碧虎一个月只有几天才能回到城区。

2018年,仅合作社种植的面积就达1600亩,社员增加到338户,白水贡米进入超市、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人均收入上万元。


铜仁碧江“白水贡米”养成记  ——田碧虎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一


在抓“白水贡米”增产增效的同时,田碧虎还积极着手办理白水米的生产许可证、QS认证及商标注册等工作。从2015开始,用时3年,田碧虎为白水米品牌注册了商标、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并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加工销售,“白水贡米”成了铜仁十佳绿色品牌,市场价格从每斤3.6元提升到6.98元,种植面积从150亩拓展到2019年的近万亩。

今年,碧江区将白水、老麻塘、豹子营3个坝区连片打造成优质大米示范区,田碧虎被任命为其中的一位负责人。对于此项工作,他已经做好了规划。“今年坝区面积宽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了,我已经任命了几个技术组长,继续采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统一发放种子、薄膜、肥料,统一加工销售,让更多老百姓继续吃上产业饭。”田碧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