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天皇權利那麼大,為何現在沒權了?

蠟筆at小小新


準確的說我認為日本天皇失去權力應該是在二戰結束後,日本和平憲法的頒佈,徹底宣告日本天皇失去了權力,這也是為什麼到了近代日本天皇徹底失去了權利,成為象徵。

有人說日本天皇是統而不治。其實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有一定誤解的。日本的天皇制,是一種君權神授,萬世一系即統一的血脈流傳。日本天皇號稱是日本神話“天照大神”之後裔。是神不是人!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天皇從一開始推翻德川幕府統治,自建立統治以來至今一直保存的原因。在日本人的心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日本人自己的武士道精神所崇尚的便是忠君愛國,所以即使赴死也要高喊“天皇萬歲”!

在二戰中,日本天皇是有一定實權的首先,當時的侵華戰爭等,戰爭的發動都是由日本天皇簽字認可。當時條英機出任內閣總理大臣,主導了大平洋戰爭結果失利,險些被天皇處死。可以看出日本天皇的實權還是存在的,作為少壯派代表的東條英機也是日本天皇一手扶持,和日本首相所領導的老舊派分庭抗禮。

在二戰結束後期,據傳日本和美國談判時,日本的要求便是不能處死天皇,同時對外宣傳天皇只是象徵沒有實權,只是一個傀儡。為此也躲避了戰後的審批。

綜上所述我認為二戰時期日本天皇是有一定實權的。雖然也有傳聞認為裕仁為半個傀儡。但是剩下半個還是自己在做決定。對於二戰的侵略戰爭,裕仁,內閣,以及軍部,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軍迷聚集地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建立了以天皇製為核心的政治體制,在侵略它國上,天皇起到了極大作用,所以,天皇的罪行絕不亞於東京審判中的那些日本戰犯。

在二戰行將結束之前,美國就已經確定了對日本的改造計劃,即確保日本投降後能徹底消除其軍國主義思想和衍生侵略思想的土壤,但在對天皇制改造時,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應該保留日本天皇,以期能換取日本在短期內投降,減少抵抗因素,同時利用天皇的權威,使盟軍能順利佔領和改造日本;第二種則認為天皇是催生日本軍國主義的罪魁禍首,應該予以廢除。

最終,美國綜合了這兩種方案,採取了折中的辦法,即保留天皇,同時削弱天皇制的影響和權力。

1945年6月11日,美國陸軍部、海軍部、國務院組成的三部協調委員會共同發佈了《投降後初期的美國對日方針》,經杜魯門總統批准後,於9月22日發表實施。在這個文件中,美國用了這樣一句模稜兩可的話:天皇及日本政府必須服從於佔領軍,佔領軍掌握最高權力;佔領軍應利用包括天皇在內的日本現有政府來行使特定權力;此政策並不意味著佔領軍支持現有的天皇和日本政府,雙方僅為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

在這一政策主導下,天皇雖然被保留,但同時其權力也被削弱,此後,在佔領軍的直接干預下,日本重新修訂憲法,廢除了軍事帝國主義,建立了民主制制度,天皇成為象徵性元首,不再幹涉行政事務。

美國的這一折中方案,雖然實現了改造日本的目的,但對於曾經受過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而言,卻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二戰的罪魁禍首之一昭和天皇逃避了制裁,也給那些依然保留右翼思想的分子提供了某種幻想和可能。


秦皇漢武


日本民族自古以來,都是青一色祖德政治滋育出來的邪民種子後裔。

日本民族都是竭斯底裡信奉惡教《天神道教》改名後的《神道教》。從它教儀靈意中獲取和練就《武士道》精神。進行以強欺弱。

日本的《天皇》制,從它們祖德《倭國》時期《徐福》成為第一輪年號《神武》《神武天皇》以來,至今,巳是第126代。

當今日本年號《令和》時代。《令和天皇》即將行使它們最高權力。

日本民族歷代孝忠《天皇》帝國。日本政壇和其它國家政壇的領導地位相同。平時都是首相一手撐管政界和全國其它領域。包括國內外事務。作為一國之王,凌駕於首相之上的《天皇》平時一概不露面。《天皇》最高權威職質就是幕後洞察政壇和全國機制的動向和動態。如果國家和民族遭遇危險危旦時刻,《天皇》必須出來代表國家和全民族講話,權威決策性結案,以最大程度的起到保護國家和全民族利益。

例如,在二戰國際事件中,發動侵華戰爭都.必須有《昭和天皇》裕仁,批准簽字方可發動戰爭。

又如,公元1945年8月15日,罪孽民族國日本法西斯反人類侵華戰爭失敗,國家民族即將遭遇毀滅性危旦緊急時刻,《昭和天皇》站出來代表全日本民族向全世界,所有抗日同盟國宣佈"無條件投降"!立即生效!這才保住了日本全民族的餘生。此刻,日本其它官員宣佈是無效的!這就是日本《天皇》的最高權鹹所在。

日本《天皇》的權威職責歷代都一樣。

今日頭條一一華君文,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