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猜对了楼市周期,我却选择无视房价涨跌

明明猜对了楼市周期,我却选择无视房价涨跌

最近大家又开始纠结了。

本来经过3月楼市小阳春的成交回暖,每个人都缓了一口气,终于等来底部可以好好看房了。可没想到这几周又有不少坏消息,让大家的心情变得紧绷起来。

这段时间,很多朋友都来问我楼市走势到底如何,我也早就在去年10月文章里预测了今年上海房价筑底小涨的结论。目前市场走势基本与预期一致。

但要说到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其实是根本没那么多好犹豫的。

我们现在所有的市场判断都只是锦上添花,让自己买房更划算一些。

不管今年是涨是跌,我都会坚定地选择继续买房,因为你实在找不到一个比房产更让人安心的选择了。

关于楼市沉浮的讨论太多,如果每天都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上面的话,一定会被带错节奏,错过更大的趋势。

01

那为什么我们这么看好房产?

因为拉长到大周期来看,我看到的是房产崛起背后势不可挡的基本面。

中国所有的资源禀赋中,土地是唯一被强背书的生产要素。历史上那么多王朝更替,争夺的无非是江山土地。

和平年代的竞争从军事转为经济。在人民币资本管制下,意味着大家的钱都只能留在国内,最好的选择就是追逐附着在土地之上的房产。

而每年都远超GDP增速的天量货币供应,也让我们开始慢慢相信,高房价更多的是一种货币幻觉。很多时候,并不是房子变得有多好,而是印钞机转的太快了。

另外,和大部分人的看法不同,即便是人口老龄化这样的利空,我感受到的也是因为经济下行带来的金融刺激,导致的资产价格上涨。

过去二十年来,穿越多轮房产牛市之后,那些房价上涨的根基从未改变,我们没有理由失去信心。

02

不过虽然长期看好楼市,我也不会忽视当下的调控。

最近市场上的确也是有一些利空发生。

房住不炒被再次重新提及,上海开始加快推进共有产权住房,这些都让回暖的楼市又蒙上一层阴影。

这也难怪,过去五年房价涨的太快了,让人感觉到有点用力过猛。所以这一二年,国家一定是要把房价里虚高的部分挤掉一点,用时间来换空间。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好消息。人行对之前假消息辟谣,公告二代征信并无时间表。意味着大家断舍离之后依然可以首房首贷买房, 这和我们之前《观观 | 辟谣楼市里最大的焦虑,说说贷款和征信那些事#M230》的判断完全吻合。

如果你经历过两轮以上的楼市完整周期,你就会习惯这样的节奏。

在楼市里从来都是坏消息多于好消息的。这么多年,以前陪伴着我们的是限购、限贷,现在又多了限售、限离和限价,还有时不时的严厉喊话。不过即使是负重前行,房价还是可以隔个几年再创新高。

强大的内生向上动力,决定了楼市这匹脱缰的野马,需要不停打压才能让它慢一点。

楼市可以蛰伏,却停不下来。

03

事实上,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买房人,讲真我是不在乎那些利空消息对楼市的影响的。

过去十年,我陆陆续续买入过多套房产,当中也吃到过无数次调控。虽然当时一度十分窘迫,但现在的结果都是无一例外地收获颇丰。

下图是我制作的2007年以来上海房价的走势图,数据取自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蓝线部分是上海房价指数,红线部分是环比上月的涨幅。我在蓝线上方注明了过去十年的三次重大利空,在蓝线下面是我自己的买房选择。

明明猜对了楼市周期,我却选择无视房价涨跌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在我好几次买房的前后,都有碰到重大的利空。

2007年我买入一套房之后,楼市就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2011年我快速扩张的前不久,刚好是《新国八条》颁布,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楼市被限购和限贷。2018年我继续买入的时候,耳边充斥着房住不炒的严厉话术。

对于这些利空,我是非常清楚的,而且也明白楼市可能会有长时间调整。

但我依然选择买入。

我的想法也很纯粹:

一方面是因为我有比较好的筹资手段,觉得自己只要扛得住就应该咬牙买买买。另一方面我深信,当下楼市里的这些艰难,都会是明天的机会。

事实也证明,我买到的是当时相对的高点。可回过头来看,都是抄到历史上绝对的底部。

也许有的朋友会感慨没有这样低价买入的机遇,但其实大家没看到的是,在那个时候的悲观看淡情绪下,做出买入决策的困难,远比大家现在更加纠结。

和大家一样,我也很讨厌短期被套,但我更享受长期大涨受益的感觉。

想到这一点,就没什么忍不了的。

04

好,明白了这些,那我再和大家说说对当下市场的判断。

不瞒大家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忽然有一种感觉,现在房产的基本面是好于十年前的。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会说,十年前房价更低,机会更好。

这些说的没错,但我看到的是,相对于过去,现在的楼市有自己的时代特征;

1、更多的人在关注房地产。经过了这一轮暴涨,再加上自媒体推波助澜,房产价值得到了极大发现,现在已经没人相信房价会暴跌了。

2、更雄厚的民间财富基础。

过去多年的货币宽松造富了一批人,虽然相对比例不高,但中产以上的绝对人数是足够多的,足以支撑大城市高房价。

3、更丰富的金融信贷支持。银行慢慢意识到房产是风险最小的资产,研发出大量基于房产抵押的信贷产品。土地金融化,房地产成为货币宽松的发动机。

4、更好的大城市基建配套。日新月异的国内一、二线大城市,已经接近甚至超越国际一流城市。国内大城市独有的华人生活圈,叠加全球顶尖配套资源,所产生的稀缺价值,已经得到大家普遍认同。

所有这一切,都在不断固化房产作为基本盘的财富价值。

和大家说说我自己的亲身感受。

我2008年静淡市在上海看房的时候,那时市场远比现在的楼市冷清许多。当年我是真的见到过上海新房开盘直接打85折的,也看到过售楼处被砸。

而这一轮楼市回撤,到现在已经有2年了。我在这段时间里,见过无数买房人和房东。普遍感觉是大家都明白市场很困难,但也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心态都出奇的好。

我们每个月在上海2天的精品课,会接待来自于全国甚至全球的朋友。他们有的已经买了10套以上的房产,有的还没有房产,但都相信房产能够保值增值。

我有个大胆的猜测,站在更宏观的高度,中国楼市的主升浪才刚刚开始,因为中华崛起才刚刚开始,全民认可房产价值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05

所以今天写了那么多,是告诉大家可以去分析政策,尝试着揣摩房价,但千万不要囿困于此。

记住我们不是房产分析师,我们是想买房的人。

自媒体有时候会因为流量需要,去抓政策热点和标题党来带节奏,但大家无需如此。

拿我自己来说,我会有意多去琢磨一些楼市的底层规律,而不是每天上蹿下跳的新闻评论。因为我无时无刻都在提醒自己,我首先是一个房产投资人,其次才是一个自媒体人。

流量对我来说挺重要,也希望大家帮我多转发,但我更看重的是房产认知。我深信房产带来的财富远比公众号多得多。

那对大家来说,有个长期大概的房价判断就好了。影响楼市的关键变化,绝不会因为每天新闻里的某个政策突然反转的。

上周精品课上,我给大家讲解了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两种策略。左侧交易就是找到折扣笋盘,逢低买入即可。右侧交易则是买在大涨之中,利用大盘人气带动上涨。我自己使用左侧交易多一些。

明明猜对了楼市周期,我却选择无视房价涨跌


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的重心都没有在猜房价涨跌上,而是在观察市场细节,是在研究如何买到一套更好、更便宜的房子上。

真实的房产交易里,没有那么多预测分析。真正想买房的人,考虑的全部是细节,选筹上区位和楼层,流水不够怎么办,贷款资格没有怎么办。

如果有机会,欢迎大家来我们线下的办公室坐坐,你会发现买房人之间的线下交流,全部都是单刀直入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写文章里这种大而全的主题。但是很遗憾,为了能长久稳定地出现在你们面前,我实在不太方便把这些内容写上来。

希望大家一定记住,多关注自己买房的细节,说到底我们买房是在做一个大宗交易,并不是玩文字游戏。

06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心态变化:

以前我发自内心地抵触楼市里那些调控和利空消息,觉得他们严重妨碍了我买房进程。

但现在我已经慢慢学会用另一个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每一轮对房价的打压,人为地延缓了牛市上涨的趋势,其实是给了我们更多入场的机会。

希望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一轮的大好淡市。

以上是正文。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魔都财观微博和微信,微博会发送一些短评,更新快而多,微信平台会发长评。另有数十个房产交流和热点城市群,语音分享干货,私聊实操技术。购房问题和入群,请加moducaiguan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