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小升初后孩子的命运就不同了,你怎么看?

杀死自己58281840


很现实的说,不一定。

同样是比较重点的一个中学,会分不同的班,按片区划进去的和考进去的,以及关系进去的。

这些孩子竟然能进这所中学,那说明它是符合这些同学的录取标准和要求的。但是三年的学习下来,这些孩子的差距其实是比较大的。

区别在哪儿呢?区别在家庭教育。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是相辅相成。但是我们长期以来,缺乏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规范。包括我们个别老师,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配合,也是强调家长配合老师监督孩子做作业。


小黑豆


小升初是孩子在学习生涯中所面临的第一次重要抉择,虽然也谈不上决定命运,但对孩子之后的学习生涯绝对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层次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学习环境、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有着不同的老师,同学和学习氛围,这对一个初中生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孩子到了初中阶段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想法,容易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有了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必然会对成绩的提升有促进和帮助作用。

以我带过的两个学生为例,谈谈在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所体现出的差异。

在小升初那年,两个学生基础都差不多,甲同学更活泼些,乙同学稍微内向些,学习成绩都不相上下。

同时去参加某个重点中学的考试,结果都刚刚过线。甲同学家长一直也打算让孩子去那个学校读书,所以就去了那所重点中学;而乙同学由于多种原因,选择了一所普通中学。

按照甲同学的成绩,进了重点中学,成绩很一般,也只能进入普通班,好在开学还有分班考试,在急促艰苦奋斗了几个月后,甲同学顺利考入了重点班,虽然成绩在后面几名。乙同学直接进入了普通中学的重点班,成绩排在前十名以内。

在整个初中的学习中,乙同学的成绩一直稳步在全班前十,语文稳步在100左右,数学稳步在110左右,英语在115左右,还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甲同学所在的是重点班,个个都是高手,甲同学很努力的追赶,成绩跟乙同学的不相上下,但总的排名只能在中等偏后。

乙同学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不紧不慢,成绩一直很稳定,数学成绩在初三时略有波动,但语文和英语一直很拔尖,在老师和家长看来,考到本县的高中一点问题都没有,冲一冲重点班还是很有希望的。因为甲同学所在的学校有自己的高中,而且还想到相当不错,很多去上初中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高中,因为它的高中部对外招生名额特别少,绝大多数都是从自己初三选拔上来的。所以甲同学的家长一直很急躁,怕孩子在以后考不上本校高中,所以给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各种各样的补习不间断。

到了假期,甲同学们的作业很多,有复习题,还有预习任务 ,很多题目都是代课老师自己整理的题,难度很大,整个假期学生很忙碌。乙同学的任务相对轻松,完成好假期作业即可,预习任务也不是很重。到了初二下半学期之后,明显感到两个学生之间的差距体现出来了,在思维能力、知识层面、做题速度都体现出了差距。乙同学虽然基础扎实,但应变能力不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基本做不出来。甲同学做题思路比较清晰,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虽然从成绩上两个学生的差距体现不出来,但是明显感觉两人在学习力上的差距。

明年六月中考,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甲和乙都会考入自己预想的高中去,虽然都是高中,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一所今年考取了十多个清华北大,而另一个每年就稳步在一两个上,所以他们之后的差异现在还是能想象得到的。

其实,初中只要孩子勤奋些,成绩不会差,相同基础和勤奋程度的两个孩子之间所体现在成绩上的差距不大。但孩子在思维和知识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差异已经为高中的分层埋下了伏笔,都知道高中拼的是思维,学习力,勤奋可以让你保持良好,但要达到优秀,可不是仅仅有勤奋就够的。在初中阶段所打下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将决定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潜力。

所以,初中很重要,中考的成绩决定您能考到什么样的一个高中,你在初中阶段所打下的基础将决定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潜力,这些已经在初中三年形成,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了。


胡老师数学教育


和题主一样,除了是数学老师,本人也是一个六年级学生的家长。最近孩子班级组织小学毕业合影,感触还是挺深的!六年的成长陪伴,六年的言传身教,其中的酸甜苦辣甜,只有小升初的家长会深刻感触!暂不论若干年后他们小伙伴是否还会相聚,正如我们。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我更认为初中是另一个起点。不管保送,不管国际学校,不管选拔考试,也不管学位房,进入初中,还是要有归零的心态,还是要继续努力,而且更加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实力了。所以我认为,基础是一方面,成绩不好靠学位房进入名校,不依然要面临分班吗?所以过早讨论孩子命运,相当于过早给一个人贴上标签,就会为不努力找各种借口!

以上!人生的选择权还是在自身!


一学堂王老师


很残酷,但也很现实。我以重庆来说吧,小升初按国家规定是就近入学。但是成绩好,经济条件过得去的基本都会选择去重点中学,再好的去重点中学的实验班。特别是几所直属(省级重点),更是趋之若鹜。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教育分配的不均衡。

除了教育资源和理念,还有圈层的划分,直属重点的孩子,要嘛是学霸,要嘛非富即贵,一个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世界观和环境亦开始形成。你能想象一个直属的孩子圈层能和一所普通中学的孩子一样?话题不一样,思维不一样,行为不一样,那今后的结果就会更加不同。

所以,小升初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选择。有条件,家长无论如何咬牙也要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去:去了孩子不一定成功,但起点更好,更容易受到精英教育,不去也不一定不能成才,但会负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且概率上来说会低得多,你不能指望一个成天讨论游戏、化妆品的学习环境会出来很好的人才。


渝导菩提


不是小升初后孩子的命运就不同了。孩子的命运,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跟别人是不同的。

有的人是衔着金钥匙出生,有的人生下来就是乞丐。但更多的,生下来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我们很多家长自己是普通人,但是对于孩子的期望值却非常高,望子成龙也是这样来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对于孩子,还是要正确引导,不要给与太大的压力和抱怨,那么多孩子一起去竞争,总有先后,只要孩子努力了,我觉得作为家长,任何结果都应该是欣然去接受。

所以,小升初,我们家长既要重视也不要太当回事了。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为小升初做准备,去努力,但是对于最终你是否进不进得到了名校,能不能保送,可不可以上公费公办,我们还是平常心对待吧,也不要让我们成年人的功利性去影响天真无邪的孩子们。

该努力的,我们一起去拼,再坏的结果,我们共同面对。




龟友在线


是的,有道理

一是凡是能举办小升初的学校,一般都是当地名校!一些“公办民助的”学校、私立学校(贵族学校)……一旦进入这些学校,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就会很快培养好,与进入普通学校的孩子比较,“赢在了起跑线上”……

二是如果孩子智力水平还可以的话,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初中毕业之后,再上个本校高中,或者重点高中,不出意外的话,学业一般是“一路绿灯”……

三是凡事有利有弊,如果孩子是一个喜欢“特立独行”,个性比较强的孩子,建议还是上普通初中,不要进这样的学校,他们封闭式管理,要求很严格,稍有一点错误,就会被严厉训斥!我一个朋友的孩子,智商很高,个性很强,结果考进了这样一个学校,受不了这种严格管理,因为给一个女孩牵手,直接被开回家反省……折腾几次,最后辍学……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这样耽误了!

四是初中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他是青春期的开始,必须多方形成合力,才能是孩子成人成才!单靠学校单方面用力,有些孩子能行,优秀孩子就不一定行!家长也要注意,不要有认为放到这样学校之中,就“万事大吉”了;不是的,“万里长征才开始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的艰难险阻等着你和孩子……

总之,搞清楚孩子属于那种类型,再参加小升初,定能成功!


追求有趣


这是因为上初中后,随着孩子的岁数增长、学业内容的更多/更复杂,孩子的学习就更需要靠自身的兴趣、乐趣、自觉。

而随着孩子叛逆期的先后到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要在中学阶段经历从没有自我到高度希望自我、维护自我、尝试独立选择的阶段。

而这个阶段的任何不当选择、与家庭/家长、与环境的冲突,哪怕只持续2-3个月都会极大的影响孩子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三观形成、生活习俗、性格后期成型。

所以,孩子在中学阶段会因为各自的原因产生很大的差异是对的,但和小升初上了哪所学校关系不是很大。

~~~~~~~~~~~~~~~~~~~~~~~~~~~~~~~~~~~~~~~~~~~~~~~

小学时,大多数孩子还处于习惯性听话的阶段,学业也相对简单,哪怕家长多陪读、硬逼着孩子熬夜写作业,成绩也能差不多。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从成绩上看相差确实不大。

即使偶尔一个学期的成绩差了,家长抓紧点,下个学期就很容易提高回来。

~~~~~~~~~~~~~~~~~~~~~~~~~~~~~~~~~~~~~~~~~~~~~~~·

而上了中学就不一样了。

首先是学业方面,如果代数没学好,后面的解析几何基础就不好;三角函数没学好,后面的几何、立体几何就很难有解题手段。

换种直白的说法,小学的课程教学进度相对慢,而中学的进度快、连贯性强,容易出现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情况,更容易迫使孩子放弃对学习的自信。

同时,对孩子中学学业还能辅导、有效监督的家长比例也少了,再不是靠家长陪读孩子就肯定能完成作业了。

所以,中学的学习主要靠孩子自觉、自愿,于是孩子的个人素质差异必然导致学业成绩差异的放大。

而学业成绩差异,又会反过来绝对孩子的同学圈、影响孩子的日常学习之外的活动内容选择,等等,最终是影响到孩子在成人前的环境。

~~~~~~~~~~~~~~~~~~~~~~~~~~~~~~~~~~~~~~~~~~~~~~~~~~~~~~

所以,那些恐惧小升初选择的家长,其实更该害怕的是孩子小学期间没有塑造好对学习的兴趣、乐趣,没有从小养成孩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自觉约束自己的能力。

中学阶段孩子变化大,是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成长、生活、学习的主要动力是自己,而不是小学和之前的家长、家庭环境。

如果孩子自身素质不过关,就算上了好学校,一旦学习压力大、与同学的成绩差异大,就更容易让孩子丧失自信,主动放弃自甘堕落的诱因也更多。

所以,中学选择适合孩子学习能力的学校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决定性的。

中学阶段孩子如何成长,决定性的是小学阶段养成的习惯和形成的学学习能力。

因此,必须重视中学阶段孩子的教育是对的,但更应该重视小学阶段就开始对孩子做正确的引导,避免中学阶段家长有心无力后孩子的随波逐流。


理得心安


有一定道理,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小升初后,一些学生将会到比较好的学校读书,一些学生可能会到比较好的班级读书,当然,也会有大部分的学生去了普通的学校,普通的班级。客观地说,好的学校无论在教学质量,老师的学历层次,教学经验,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整体的学习氛围等各个方面,都会比普通学校要高出一个层次,因此,在好学校出好成绩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但是,事情往往不是简单的、线性的,还有很多其他复杂的原因。

第一,好学校不一定必然会出好成绩。好成绩的取得既要考虑外部因素,也好考虑内在因素,好学校在外部因素方面可以说是对普通学校有碾压性的优势,但是,好成绩的取得内在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要有对取得优异成绩坚定的信念,要对自己学习目标有一个明确的预期,要有一个具体可行并实际上严格执行的学习计划,这些都是外在因素无法左右的,如果题主的孩子具备上述品质,那么他获得好的成绩应该是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的。此外,看似优质的外部环境往往也会造成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在重点中学中,孩子们谈论的中心话题永远是学习,考试,试卷,分数,虽然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竞争意识,持续的鼓励鞭策孩子成长,但另一方面,也无形中使孩子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境地,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突出的话,会对其自信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二,暂时的好成绩不一定必然带来永久的胜利。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总有人在开始的时候跑在最前面,有的人甚至还抢跑,但是,放在整个人生的长河里,短暂的好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马拉松长跑讲究的是节奏和科学的体力分配,希望家长和孩子们能够理解这个道理,在整个人生的规划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详细周全的计划,而不要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第三,好成绩不一定必然会活出好的人生。诚然,好的成绩意味着会考取一个好的大学,好的大学意味着有很大概率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好的工作意味着高收入,较高的社会地位,但这些都不是生活的全部,且不说好大学只是在概率上获得好的工作岗位,即使事实如此,每个人还可以通过各种努力来弥补这种不足,而且生活本身是丰富而多彩的,从人生成功的含义上来看,活出多彩的人生比攀登人生的高峰也许更加重要。

希望以上的一些话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优博数学


我不同意此观点。原因有以下两个。

一是,小升初一般都是按区域就近上学,多数小学同一学校的孩子,初中也会上同一学校。在同一学校上学,孩子们面对的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水平都是相同的。如果说有些孩子成绩好,有些孩子成绩不好。那是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造成的。而决定孩子成绩如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个人资质,家庭教育好坏,是重要原因。至于题主提到的,去国际学校的,择校的,这些情况有,但只是极少数,都是有钱人。而大多数家庭孩子,都是按普通人的方式培养教育。再说了,有钱人的孩子,其实和普通家庭孩子的命运从一出生就有了。什么事都要看社会的主流,一部分小升初去了所谓的好学校,并不代表大多数孩子。再说了,孩子以后能否成才,还未可知。

二是,小升初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只是成长中一个很小的开始,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有无限可能。小学时,好多孩子还处于懵懂无知期,尤其是男孩,并不知道要好好学习。上初中后,孩子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多数孩子会努力学习。学习好的,在哪个学校都会好好学的,不努力的,把他送到美国去也没用。孩子的资质,早期的家庭教育,后期的努力,这才是孩子能否成才,有好命运的重要条件。再说了,现代社会有各种成才途径,不一定上了好大学就有好命运。每个孩子的人生都值得期待,过早给孩子灌输这种消极负面人生观,我认为不太好。


花朵5506


优秀的学生小升初考试之后去了是最好的初中之后基本都能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得保证小升初考试是公平的,所在初中学生是一流的,管理是严格的,孩子本身也是不错的才行。资质平凡学生一切应该顺其自然,学习并不是改变命运唯一途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人才。好大学人数有限,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老师管不了那么多孩子,不要把孩子教育寄托给老师学校,孟母三迁的故事有一定道理,初中择校改变了一些区域不好师资力量薄弱却很优秀的学生,但不是全部。家长要认清自己精力和财力,也要明白孩子实力,孩子择校是家长的选择,能否让孩子成才还需要家长陪伴和支持,择校只是一个阶段,并不能代表结果。坚持不懈陪孩子成长学习,没能择校的学生一样能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