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错!只是大清把眼睛闭上了而已

说起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我们一般都会下意识地想到林则徐,不过事实真是这样的吗?严格来说当时所说睁眼看的世界应该是指了解经过种种变革后已经迈入近代社会的西方尤其指西欧诸国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错!只是大清把眼睛闭上了而已

林则徐

但是想清末那种对西欧国家一无所知的情况,其实放满清入关之前几乎是不敢想象的,当初道光一句:“英吉利与我大清有无陆路可通”,满朝文武居然无人知晓的局面,归根究底其实是大清自己残酷的文字狱以及长期的傲慢与闭关锁国所造成的。

但大伙有所不知,其实西方知识早在大明万历年间就开始在民间开始进行传播了,其中当时西方知识传播的主要外国知识分子主要以耶稣会的传教士们为主,其中我们闻名已久的莫过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艾儒略和波兰籍传教士傅汎际。其中西方最著名的数学瑰宝《几何原本》就是在这个时候由徐光启与利玛窦两人联手翻译了前6卷,并且还在当时明朝的首都出版了起来,在一众知识阶级里面传播了起来。而这本书对我们最明显的意义就是小学初中学的那些三角形,矩形直角之类的翻译名称就是在那时候定下一直沿用至今。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错!只是大清把眼睛闭上了而已

利玛窦

其实在大明万历及后期的时间里面,西方的耶稣会对中国的传教热情可以说是非常的高涨,而传教士发现通过利用这些西方的奇巧技术能取得更好的传教效果,从而这些西方的知识就成为了传教的附带品传入中国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西方科技都是通过西方传教士传播过来的原因。

在西方社会中几乎早期科学家知识分子几乎没有和教会无关的。其实在西方历史上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面,教会学校可以说本来就是西方人学习古希腊罗马遗留下来的科技知识的唯一场所。并且几乎早期所有的大科学家都与教会紧密相连,比如伽利略曾经进入修道院完成了他的早期学习,而即使到了17世纪,牛顿这种科学界大牛也在牛津大学的三一学院这种富有教会气氛的学院里面完成了深造,而牛顿的晚年更是极为信奉上帝,是一个异常忠诚的信徒。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错!只是大清把眼睛闭上了而已

牛顿

而大明作为远东地区,一般来往的早层级西方知识分子也往往是这样不辞辛劳的西方传教士,要不然那些贪婪的一心追求财富的水手和探险家可不会懂逻辑学天文几何,这些当时只有贵族,教士的上层阶级才懂的东西。

而此时中西方的科技水平正好是两者相近正可以取长补短继续推动我国古代科学进行转型的阶段,但可惜好景不长,没等外来的传教士集体与中国以徐光启等人为首的优秀士大夫将这些宝贵的知识散布推广全国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动荡发生了——满清入关。而满清入关以及接下来满清王朝的在中国大地上执政二百多年的手段几乎宣告了,西方科学的在中国传播,进而促进中国科技转型的可能性彻底被抹杀。

满清入关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中国科学从此裹足不前,再没有发展的空间呢?很简单,只有两个字:钳制!我们先从军事上来说起,在左宗棠在收复新疆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明末就有的先进武器,威力惊人。但是可惜的是,这种火器的制作方法到清朝却已经

失传了。那为什么我认定是清朝统治阶级有意导致其失传的呢?

我们要联同下面几个例子一起看,在清初年有一个意大利传教士南怀仁献给康熙一种西洋火器“字母炮”,并洋洋得意的夸口到这种武器只有我们西欧的比利时火器专家可以制作出来。但不好意思,当时我国一位火器天才戴梓仅仅采用8天时间就将子母炮仿制出来,惊到南怀仁难以想象。除此之外,他亲自研发过一种连环火铳,献给清朝,用来平定三藩,此物形容琵琶可以连续发射28发子弹,简直就是简化版的机枪原型。而之前所说的字母炮可以说在后来为康熙平定准噶尔上立下汉马功劳,在二征准噶尔的时候,康熙仅仅发射两炮就将敌军阵型打散。

而这样了不起的世界顶尖火器专家的下场是什么?被流放辽东,其人生的最后30年里,几乎都过着仅仅靠着自己的画作勉强为生。可以说无时无刻不盼望能皇恩大赦

让自己得归故里。

可惜,他制作的火器对于康熙等满清皇帝而言,不过是需要之时用以救急之物,在赤裸裸的话说就是,满洲以骑射立国,而火器这般利器一旦产生,对于满清便是极大的威胁,过去训练一个有素的骑兵、弓手之类的士兵至少需要5年之功,而一个火铳兵呢,几个月即可,满洲百万之众而汉人万万之数。满清皇帝自入主中原之后一直都采用种种手段限制治下民众,不光汉人还有回族,苗族等其他少数民族,陕西等地的以汉制回,以回治汉。对蒙古族采取的强制减丁政策,就算是他们的铁杆科尔沁部都不能避免。如此看来,难怪这些火枪利器,都被深藏于宫中成为康熙的收藏品,而清朝的最常见火器到了清朝末年居然还是在明朝中叶就广泛采用的火绳枪。

如上述,军事上的满清明知火器才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无论是在对准噶尔征战中吃的大亏,还是后来乾隆四征缅甸的屡屡在火器上吃瘪,要知道当时明明周围的各个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在大力引进火器,以试图跟上世界潮流,尽量让军队实现近代化。而满清却一再有意而为的开倒车,到了嘉庆道光朝时候满清如其所愿,大清再无士兵能够使用上那些犀利的火器。看来这可真是应了慈禧老太太的那句“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而文化上康熙等人是宫中是有不少的传教士,看起来是好像比明末皇帝有强好多,但是我们看看西洋的先进知识在他们看来是什么呢?奇巧淫技罢了!哦,为什么你话说的这么肯定。我给大家说几个很好理解的事实吧。

大名鼎鼎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瑰宝,被外国人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别的不说,这本书传到欧洲之后其中制作纸张的方法直接被刊印在法国《科学院院报》,将困扰西欧几个世界的造纸原料问题给解决了,而其中关于中国犁的制作工艺传到欧洲直接取代了欧洲传统的犁,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但是知道我们后来是怎么知道,我国历史上还有这么一本书的吗?这本书,本来在明末因为战火造成一定的缺失,然后历代的满清文字狱以及清朝皇帝对奇淫巧技的驳斥让这本书不被士大夫关注。

而最恶毒的是,乾隆制定《四库全书》,明面上是收集天下群书汇编一起,然而实际上他以半强迫的手段,要求各地仓鼠世界要书,而经审定不符合心意的书,自然是被销毁了。明为编书,实为钳制,凡是不符大清国情的文章统统要被

销毁。难怪说满清的帝王真是历代最懂帝王之术的。

实际上现在我们看到《天工开物》一书中不少的内容都是从日本那里翻译过来的。让人悲痛的,像这样的书又何止一本,还有更多的书可能被禁毁之后书名不传于世,从此真的从历史长河当中消逝了。每次读到这些内容,在想想自清末我国在国际上受的种种委屈,不由的一阵心酸。

而到了清末,想林则徐这样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彼之所至,只在炮利船坚,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这个折子的意思其实是洋人除了有舰船利炮,其实他们近身博斗能力很差,而且腿脚僵硬,膝关节僵硬不能活动,而且这样道光都信了,还全力支持他。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错!只是大清把眼睛闭上了而已

鸦片战争

哎,林则徐大人确实是个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西方的认识居然如此浅薄,只能感慨满清闭关锁国政策流毒有多深了。大清呀,你的眼睛闭了实在太久了。而因此带来的无知与浅薄居然需要用近代以降,百年的屈辱来偿还。

能够在今日看到中国的科技一步一步,赶超甚至领先于世界,能够真的是吾辈之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