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大航海时代 [第30节]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文末和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缘图集在对话框回复:地图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切萨皮克湾与“梅森-迪克森线”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意识形态对于政治统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英国当时的国家意志来说,表现为确立“英国国教”的官方宗教属性(在此之下可以允许一定程度的宗教宽容)。然而无论是清教徒精耕的新英格兰地区,还是荷兰人开创的新尼德兰地区,包括后来被贵格会进行“神圣实验”的宾夕法尼亚地区,王室和英国国教的力量,在初始开发过程中都是缺席的。

在整个北方地区,能够以立法形式确定“英国国教”最高地位的,只有由“新尼德兰”转换而来的纽约地区。即便如此,哈德逊河流域的初始设置,还是使得英国无力改变这一地区教派林立的局面。用当时纽约执政者的话说,就是: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宗教,但根本没有一派能够占到绝对多数。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不管怎么说,国王和国教都是国家的象征,他们很大程度代表着国家意志的存在感。在北美十三殖民地,英国国家意志存在感更强的是南方地区。以行政区划来说,被归类为南方的殖民地有:弗吉尼亚、马里兰、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以及乔治亚(后来分别成为了美国的州)等五块殖民地。

在南方殖民地,除了英国国教都被确立为了官方宗教以外,诸殖民地的名称同样带有强烈的皇家印记。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归纳下北美十三殖民地的名称来历,你就能明白一切了。

北美十三殖民地示意图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先来看看北方地区的情况。第一个殖民地“普利茅茨”是翻版英国的地名;“马萨诸塞”之名原本为原住民部落名;“罗得岛与普罗维登斯庄园州”(罗得岛州的全名)中的“罗得岛”得自希腊罗得岛,“普罗维登斯”的意思则为“天佑之地”;“宾夕法尼亚”中的“宾”是殖民地创建者“威廉.佩恩”的姓氏“Penn”(又译“宾”),加上“sylva”(林地)组成的;“特拉华”之名,则来自詹姆斯敦殖民地最初的管理者“特拉华勋爵”;“佛蒙特”则出自法语“绿山”(Vert-Mont),体现了“绿山山脉”在这个州的地理核心地位;“纽约”、“新罕布什尔”、“缅因”则分别对应英格兰的:约克郡、汉普郡(York 、Hampshire),以及法国的“曼恩河”地区( Maine River )。

再来看看南方地区的情况。 第一个殖民地“詹姆斯敦”以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名字命名。“弗吉尼亚”得名于开创了英国大航海时代,有“处女女王”之称的伊丽莎白一世(Virginia,意为“处女之地”);“卡罗莱纳”之名则是惨死于清教徒之手的,国王“查理一世”的拉丁文名字拼写(Carolus);“马里兰”源出于“查理一世”之妻“玛丽皇后”(Maryland直译为“玛丽的土地”)。至于“乔治亚”之名,则是纪念另一位英国国王“乔治二世”。

说到这里,要特别提示下。意为“乔治之地”的“乔治亚”,在中文里还有两种译法,分别是“佐治亚”和“格鲁吉亚”。前者是美国乔治亚州的另一个译法;后者则用于身处高加索地区的,曾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格鲁吉亚共和国”。只不过,格鲁吉亚的名称中的“乔治”可不是英国国王,而是传说中的屠龙英雄“圣乔治”。

将北美十三殖民地的名称来历这样罗列一下,你是不是已经体会到,这当中的微妙之处?相比北方地区命名的随意性,南方殖民地则全部出自于王室。虽然美国的南北差异,本质是由于地理、气候所造成的,二者间的地缘差异在不同时期,亦会有不同体现,但在殖民时期,这种差异更多体现在与帝国中央关系的亲密度上。

总体来说,北方地区在宗教上认同的权威是“圣经”,管理上认定的是“公众自我管理”(公理会之名便源出于此)。即便贵格会对圣经的权威不那么推崇,但对“公众自我管理”理念同样表现执着。事实上,对圣经的推崇,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破除自上而下管理体制的束缚。避免权力被王室或者祭司阶层所掌控。从这点来说,整个北方殖民地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纽带。反观南方殖民地则展现出了更多的国家意志。

与新英兰的情况类似的是,弗吉尼亚的诞生也与一个海湾有关,那就是“切萨皮克湾”。

切萨皮克湾行政结构图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在美国东海岸,切萨皮克湾是最为深入陆地的海湾。流经宾夕法尼亚州首府的哈里斯堡的“萨斯奎汉纳河”;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的“波托马克河”;滋养了马里兰州最大城市巴尔的摩的“帕塔普斯科河”;以及将里士满和詹姆斯顿连接起来的“詹姆斯敦河”,最终都是注入这个南北长约300公里的海湾。

由此亦可看出,切萨皮克湾的地理位置有多么的重要。顺便说一下,“切萨皮克”之名源自于当地的土著部落“切萨皮克人”,这使之丧失了为皇家殖民地命名的可能性。

每一个地缘板块,都会有一个核心。北方地区的核心无疑是马萨诸塞和它的首府波士顿。在南方地区,承担这一职责的则是弗吉尼亚与里士满。说起里士满,熟悉美国南北战争那段历史的人一定知道,这是当时美国南方联盟的首都。

对比里士满与波士顿的位置你会发现,直面海湾的波士顿,在地缘上呈现出显著的海洋及商业属性。而深入内陆达120公里的里士满,显然更看中的是这一地区的农业基础。

弗吉尼亚和里士满的农业属性,从创建詹姆斯敦殖民地时起就已经显现出来。这块殖民地之所以能够立足,得益于殖民者从原住民那里,学习到了烟草种植技术。以烟草为代表的经济作物,成为了弗吉尼亚及整个南方地区的立身之本。由此带来的两个地缘政治后果,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一是基于开拓种植园的需要,南方地区从非洲西海岸输入了大量黑人奴隶;二是侧重种植经济的南方地区,与侧重工商业的北方地区渐行渐远,最终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究其根源,南北分立乃至对立的地缘政治格局在于气候上的差异。简单点说,经济作物的原产地,几乎都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大略来看,整个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而纽约以南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在积温上更适合经济作物的种植。

美国本土气候类型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这使得在美国独立后,经济仰仗于种植园的南部州,在法律上被允许保留奴隶制度,并被称之为“蓄奴州”;而以工商业为核心,并从劳动力自由流动受益更多的北方地区,则成为了法律上的“自由州”。

关于美国南北问题的气候背景,在开篇部分就已经进行过释读。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气候线更像是一条看不见的手,并且边界是模糊不清的。落实到地缘政治层面,人们更需要一条可视的分割线。

在中国,秦岭、淮河承担着分割南北地理的任务。相比之下,美国的南北分割线要显得更加的简单粗暴,几乎全是人为划定的直线。比如最初分割十三殖民地的南、北分割线,是由一横一竖两条直线所组成。其中横线为马里兰州与宾夕法尼亚亚州的边境线(北纬39°43′);竖线则为马里兰州与特拉华州的分界线(西经75°47′ )。

说到这里,就必须交待一下“马里兰州”的背景了。作为南方地区的地理核心,切萨皮克湾并非为弗吉尼亚州所独有,马里兰州也分得了半个海湾。不过与特拉华州、新泽西州一左一右公平分割特拉华湾不同的是,当年的马里兰殖民地得到的是切萨皮克湾的北部,而整个湾口两侧的土地都归于弗吉尼亚。造成这一格局的原因在于,马里兰殖民地最初是从弗吉尼亚分立出去的。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1629年,当时英国贵族“巴尔的摩男爵”向国王查理一世申请切萨皮克湾北部的殖民权,以帮助在英国遭受打压的天主教徒们寻得一片庇护所。这一初衷与清教徒的动机如出一辙,反映出当时英国内部地缘斗争的复杂性。而国王愿意将自己最看中的殖民地分割出一块来,同样映射出英国在这一阶段宗教问题上的混乱和彷徨(作为一个表面接受新教信仰国王,查理一世却取了一个信仰天主教的皇后)。

尽管马里兰建制的初衷,是为天主教徒寻找一个移民地,甚至以信仰天主教的“玛丽皇后”之名命名殖民地,但基于其设立的背景,这一殖民地的官方宗教仍然是英国国教。这个行政区在地缘层面上最引人注目的,反倒是它的北部和东部边境,在美国独立后成为了分割“蓄奴州”与“自由州”的南北分割线。

要不是特拉华从宾夕法尼亚分割出去的话,这条重要分割线可以被理解为马里兰和宾州的分割线。如果再追根渊源的话,还可以理解为“新尼德兰”或者说“新约克”与弗吉尼亚如何划分边界的问题。

由于之前“弗吉尼亚公司”在殖民过程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英国曾经在1624年对北美殖民地重新做过一个分割,将北纬40度线以南的土地定性为“皇家殖民地”,以北则交给“新英格兰理事会”打理。

这也是为什么,整个南方殖民地在命名时,都对王室致以了崇高的敬意。依照这一划分原则来说,系出南方“皇家殖民地”的马里兰殖民地,则有权力将殖民边界推进到北纬40度线。只是如果这样的话,整个特拉华湾将置于马里兰境内。

如果没有荷兰人和瑞典人在特拉华湾的扩张,北纬40度线的确有可能成为美国的南北分割线。问题是“新瑞典”和“新尼德兰”已经将特拉华湾纳为了自己的领地,而宾夕法尼亚州的殖民权力,又是源出于对“新尼德兰”的征服。

经由之前的解读,大家应该明白,就算宾夕法尼亚的贵格会政府愿意放弃自己的出海口,此前定居于特拉华湾的那些移民,也是不会接受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用北纬40度线来划分内陆地区同样尴尬。如果你在地图上把这条纬度线拉出来,就会发现它正好从费城城北穿过。接受这样一条线,等于挖除了宾夕法尼亚州的心脏。

经历过长达百年的纠纷和矛盾之后,各方终于在18世纪中叶达成了妥协。在两位英国测量家:查尔斯•梅森(Charles Mason)、杰里迈亚•迪克森(Jeremiah Dixon)共同测量下,一条能够让三方都接受的边界诞出。其中内陆部分的分界线,也就是宾夕法尼亚与马里兰两地的分割线,并没有遵循北纬40度线的原则,而是向南位移至北纬39°43′,以保证费城能够处在宾夕法尼亚境内。同时,特拉华殖民地的独立得到的尊重,并完整的得到了,属于它的那部分特拉华湾(特拉华湾以南部分则归于马里兰)。这条在美国独立后,成为美国南北分割线的行政边界,亦因此被称之为“梅森-迪克森线”。

梅森—迪克森线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梅森-迪克森线”的诞生还产生了一项副产品,那就是“迪克西人”。在英国殖民时期,在殖民军队中服役的新英格兰人被称之为“扬基”(Yankee)。狭义的说,所谓“扬基”指向的就是受清教徒文化影响的那部分新英格兰人。随着时代的变迁,扬基人所指向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在欧洲人看来,“扬基”可以用来代指所有美国人;而在美国人南方人看来,北方佬都是“扬基”;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北方人来说,“梅森-迪克森线”以北的东北各州才是“扬基”。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战胜英国军队的美国人开始将“扬基”作为骄傲的自称。不过既然后来南北裂痕越来越明显,甚至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这个带有明显北方属性的自称,势必不会为南方人所接受了。那么南北矛盾激化之后,美国南方人又自称什么呢?

答案就是“迪克西” (dixie),其出处便是“梅森-迪克森线”中的“迪克森”(dixon)。至于说为什么当时没有选“梅森”做代言人,就需要进一步考证了。为此,当时南方人将来到南方的北方人称之为“天杀的扬基”,并且将一首名叫《我希望我在迪克西》的民谣,作为了“美利坚联盟国”(南方各州建立的独立国家)的实际国歌。

关于美国的南、北问题,在今后的内容中还将进一步展开。下一节,我们将把目光投入北美十三殖民地的另外几个成员,看看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


- END -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关注

戳图片,看往期系列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美国的“南方”各州为什么都有个国王/王后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