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德意志音樂的昂揚活力

释放德意志音乐的昂扬活力 | 乐评

文 |高建

具備一定聆聽經驗的音樂愛好者往往會對某一地域、風格的音樂作品形成某種歸類和概括,而這種概括在龐雜浩瀚的音樂文獻面前似乎又註定是偏狹的,彼時我們往往就需要藉助某種契機去修正這樣的觀念。如果說對於身處古典音樂“核心地帶”的德奧音樂而言,嚴謹、厚重、深刻、壯美是最常被人們用來形容其藝術特點的詞彙,那麼4月18日中國交響樂團在首席指揮家李心草的執棒下於北京音樂廳帶來的“青春德意志”主題音樂會,就是讓觀眾認識德國音樂昂揚活力一面的上佳機會。

音樂會的開場曲目是門德爾松20歲時創作的《芬格爾山洞》序曲,這部由作曲家在蘇格蘭西北部赫布里底群島的遊歷而生髮靈感的作品,將門德爾松“用音樂描摹風景”這一備受後世讚譽的才華發揮到極致。樂曲伊始,國交的絃樂演奏家就展現出極為凝合溫暖的音色,在纖細輕盈的顫音與綿延醇厚的線條之間勾勒出一道道輪廓清晰的力度弧線,宛如漂泊在大海上的船隻隨風搖擺,長笛為代表的木管樂器也以明麗的音色和妥帖的音量,為樂團的整體音響鑲嵌上迷人的外沿。指揮家李心草在樂曲中段選擇了果決的速度和鏗鏘的節奏,對比產生的戲劇衝突和隨後作品主題交織發展出的結構感,讓音樂形象由單一維度的悅耳迷人變得更加立體。

隨後上演的作品同樣可以說是“德國人筆下的蘇格蘭”,作曲家布魯赫題獻給小提琴宗師薩拉薩蒂的《蘇格蘭幻想曲》。擔綱獨奏的華裔小提琴演奏家陳怡,在作品的引子樂段就展現出過人的音樂修養,即使在變化並不繁複的單線條旋律中也營造出了靜謐深沉的美妙氛圍,將全曲唯一的小調樂章詮釋得哀而不傷。而在被海菲茨等前輩名家精湛演繹、堪稱小提琴技巧試金石的末樂章中,陳怡自信而熟稔的演奏,讓筆者想到了她兩年前與國交合作演繹西貝柳斯作品時的遊刃有餘,豎琴演奏家蘇怡的出色發揮同樣為作品注入了斑斕色彩。

真正全面展現中國交響樂團技術實力和傳統積澱的作品,顯然是下半場的貝多芬《D大調第二交響曲》。不管人們是出於對帶有“標題”(儘管標題未必是作曲家本人所取)作品的本能親近,還是對某些影響音樂史走向的里程碑鉅著關注過度,貝多芬第一、第二、第四交響曲相較於其他幾部交響曲總是顯得分量稍輕,但完成於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囑”之後的《第二交響曲》,每一個音符都無比鮮明地投射著貝多芬強烈的個性,絕不應該被忽視。在首樂章漫長而莊嚴的引子中,雙簧管與長笛交替奏出意味著光明與希望的上行音階,小提琴聲部小心翼翼地鋪陳與跟隨,終於迎來了主部主題那帶有問答對話感的堅定行進。當音樂經歷了攝人心魄的緊湊發展迴歸到D大調再現時,銅管與定音鼓引領的昂揚齊奏近乎直白地宣告音樂巨人已經在“英雄”交響曲之前找到了“新的道路”(貝多芬學生車爾尼的評價)。指揮家李心草對於充滿田園牧歌風格的第二樂章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處理,他讓樂團發出瞭如室內樂般澄澈清新的動人音色,並精細刻畫出一個幅度巨大的漸強,絃樂在演奏連音時的力度和弓法選擇都堪稱典範,層層遞進地將質樸的美感傳遞到聽眾耳畔。在終曲時那顯得甚至有些粗暴和失控的絃樂強奏中,國交音樂家展現了不遜於任何頂級樂團的素質,既自由恣肆又合乎邏輯,將一場狂歡收束於飽滿壯碩的和絃中。當傑出作品與高水準演繹碰撞在一起,觀眾們所感受到的幸福與驚奇自然會化作持久的掌聲與歡呼。

- THE END -

快手、抖音賬號

释放德意志音乐的昂扬活力 | 乐评
释放德意志音乐的昂扬活力 | 乐评

近期熱門文章

你所不知道的巴黎聖母院和音樂的故事

《音樂週報》@你!快來說出你和《音樂週報》的故事…

音樂教師有哪些隱性負擔?| 爭鳴

足不出戶,跟世界排名前30音樂院校導師直接上課

北京合唱節5月開幕,音樂週報與北京音樂家協會邀全國合唱團晉京展演

訂閱2019年《音樂週報》,戳這裡!

快收藏!改革開放“40載·40歌”完整版來了

潮·湧 | 改革開放40年之“十大古典音樂事件”

民族管絃樂隊座位究竟怎麼排?

唱合唱,你的聲音“炸”嗎?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A:發這裡 [email protected]

Q:想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