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家,中國分子光譜研究的先驅者

柳大綱,字紀如。江蘇儀徵人;著名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家,中國分子光譜研究的先驅者,鹽湖化學的奠基人,前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是著名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家,中國分子光譜研究的先驅者

1904年(甲辰年)2月8日,柳大綱出生於江蘇省儀徵市,幼年喪母,其父柳承元是清朝的秀才,在當地小學任教,父親從小對他管教嚴格。柳大綱在姐姐柳大綬照顧下自幼聰穎勤奮、沉靜善思,學習成績優異。

1920年,畢業於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今江蘇省揚州中學),之後進入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理化學部學習。

1924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理化學部改名為國立東南大學化學工程系[1] ,1925年柳大綱畢業,獲學士學位,被該校留任物理系助教(至1927年)。

1927年,前往上海吳淞,擔任中國公學大學部教員。1928年,任中國科學社《科學》編輯部編譯員(至1929年)。

1929年,受聘到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工作,直至1949年上海解放,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46年,由中央研究院選派赴美進修,1948年獲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院博士學位。1949年初,攜帶大批圖書資料回國。

1950年,上海解放後,在新建的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任研究員,該所於1952年遷到長春後任副所長。

1951年,參加九三學社 。1954年,從長春調回北京,任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學術秘書(至1956年)。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化學學部委員(院士)。

1956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成立,他先後任該所研究員、副所長、代所長、所長。同年參與中國第一個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有關鹽湖科學部分的工作,是主要起草人之一。

1957年,兼任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中國鹽湖調查隊隊長(至1963年)。

1958年,參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籌建工作,擔任普通化學組組長[3] ,之後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主任。195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5年,先後兼任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至1991年)。

1971年,籌劃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開展電子能譜的研究工作,親自組織文獻調研與方案論證,並邀請中國科技大學梅鎮嶽教授和瀋陽科學儀器廠參加這項工作。

1974年,兼任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顧問(至1982年)。

1981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1983年,與地質學院袁見齊教授聯名上書黨中央、國務院,使"青海鉀肥廠建成後穩定生產需要解決的重大技術問題"列為"七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之一 。

1991年9月14日,病逝於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