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晚年過得怎麼樣?

用戶5547794900


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被演繹太多了,尤其是白居易的那首《長恨歌》,成為影視劇長盛不衰的主題。

陳凱歌的《妖貓傳》不過換了一個視角講老故事,依舊火得不要不要的。



唐玄宗身為九五至尊,睥睨天下,富有八方,可他卻對一個女人寵溺十幾年不衰,傾盡大唐盛世繁華,鑄就一段千古佳話,可是真實的歷史,有那麼唯美嗎?

答案是不盡然,也可能是啪啪打臉。

世間真地老天荒的愛情嗎,亦或僅僅是傳說而已

昨天翻了《舊唐書》《新唐書》,唐玄宗這位帝王的確了不起,在治國方面不用說,在耕耘後宮三千佳麗上,也不遜色。

唐玄宗活了七十八歲,這在古代帝王,那真真是高壽了。

他不但高壽還高產,根據《新唐書》記載,他一生有三十個兒子,二十九個女兒。那他寵幸過的女人估計得是兒女的好幾倍。

哈哈,可真是帝王本“色”。



從開元二十八年十月,楊玉環由壽王妃成為女道士,到天寶四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中間經過了六年。看來唐玄宗把兒媳婦變成寵妃,也是有心裡顧忌的。

楊玉環死於天寶十五年五月,也就是說楊玉環在唐玄宗身邊的時間長達十六七年了。

一個風流帝王寵愛一個女人十六七年不衰,已經是曠古未有

楊貴妃死的時候,唐玄宗72歲。

《舊唐書》記載楊貴妃是被玄宗賜死的。

《新唐書》記載得更詳細,唐玄宗被兵變的將士逼迫,跟貴妃訣別,然後楊貴妃被帶出去,諡死在路邊的一個小廟裡,屍體用一塊紫色的被褥一裹,埋在了路邊。

“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諡路祠下,裹屍以紫茵,瘞道側,年三十八。”——《新唐書》



曾經光耀萬丈,集萬千寵愛與一身的楊貴妃,死得如草芥一般

事後玄宗從蜀地返回,曾試圖下詔將楊貴妃改葬,被禮部侍郎李揆諫阻,玄宗只好暗中派太監備辦棺槨將貴妃重新下葬。

據記載挖開土的時候,楊貴妃的屍體已經腐爛,以前所佩的香囊還在,太監將它獻給玄宗,玄宗看了,百感交集,淚下不止,命畫工畫楊玉環的像掛於別殿,朝夕往視,經常淚雨滂沱。



貴妃死得悲涼,唐玄宗也好不到哪裡去。

玄宗一行逃到蜀地,太子就在朝臣的擁戴下自立為皇帝。安史之亂平叛後,玄宗被迎了長安,起先居住在興慶宮,因為宦官李輔國離間,被遷徙到西內甘露殿,最貼心的老奴高力士也被貶。

失去帝王榮光,被新皇帝猜忌、防範,作為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即便沒有疾病纏身,也是生命枯槁,晚景寂寥蒼涼,是可想而知,在安史之亂後六年後,唐玄宗在神龍殿駕崩,終年七十八歲。


開涮歷史


大家好,我是歷史漫談君。今天我們來聊聊唐玄宗的晚年生活。

楊玉環,號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



玄宗對她的愛是人盡皆知,被人寫入詩中,流傳千載,比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楊玉環的親人也都身登高位,最著名的是宰相楊國忠。

玄宗遊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復加。天下人至有“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感嘆。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

次年,唐玄宗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驛時,隨駕禁軍軍士譁變,亂刀殺死楊國忠。



唐玄宗言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不誅難慰軍心。唐玄宗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



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輿尸置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玄禮等乃免冑釋甲,頓首請罪,上慰勞之,令曉諭軍士。

那楊貴妃死後,玄宗的生活如何呢?



唐玄宗逃到四川后,太子李亨繼位,是為唐肅宗,玄宗成了太上皇。

唐朝經過調兵遣將,局勢逐漸扭轉。隨著安祿山被殺,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長安,居興慶宮。



此時玄宗不再過問政事,侍候他的仍是陳玄禮與高力士。並且還有很多舊日宮女樂官陪侍左右。此時他的生活還是蠻愜意的。

玄宗對楊貴妃念念不忘。他從成都回來後,即派人去祭奠她。宦官獻上了貴妃的香囊,玄宗把它珍藏在衣袖裡。玄宗又讓畫工畫了貴妃的肖像,張掛於別殿,“朝夕視之而欷歔焉”。



但是好景不長,很快,李輔國矯詔讓玄宗遷居西內。在途經夾城時,李輔國又率五百騎,氣勢洶洶地攔住去路。玄宗膽戰心驚,幾乎墜下馬來。

不幾天,玄宗的幾個親信也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潛通逆黨”的罪名,被流放於巫州;陳玄禮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觀。剩下玄宗隻身一人,煢煢獨處,形影相弔,好不悽慘。



晚年李隆基憂鬱寡歡,寶應元年(762年),李隆基駕崩,終年78歲。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的長恨歌的最後幾句,大概就是這段悽美愛情的最好註腳吧。

唐玄宗是典型的愛美人不愛江山。不過最後美人死了,江山也丟了。他如果在天有靈,會不會後悔呢?


歷史漫談君


大家好,我是錟錟,本文914個字,閱讀時間大約3分鐘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楊貴妃死後,唐太宗的晚年生活如何。

大家都知道楊玉環原來是唐玄宗之子李瑁的王妃。唐玄宗用不正當手段把楊貴妃從兒子那裡搶走。關鍵唐玄宗愛楊貴妃愛的死去活來,可以說是轟轟烈烈,甚至楊貴妃把唐太宗氣著了都是不怕。再怎麼說他也是唐朝最長的皇帝,而且在他年輕的時候,他就以他的果斷因明,氣質超群和樣貌過人而聞名,並深受女性的喜愛。他把唐朝發展到了最富裕的時期,可以說他非常自信而且很有主張。但偏偏在楊貴妃身上,他要“作”

可以稱之為“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賜死楊貴妃”。在潼關戰爭之前,如果不是唐玄宗在關鍵時刻亂來,是不會失去長安的,而且已經暴露於這種情況的安史叛亂分子很可能就提前嗝屁了。然而,唐玄宗自廢武功,搞丟了長安,並與他心愛的貴妃和滿朝文武,走上了逃生的道路。而這一出,又激起了衛兵的憤怒,搞出來一個“馬嵬驛之變”,把唐玄宗嚇得不得不賜死楊貴妃,換回太平。

從這以後,便開始了他晚年的寂寞生活。失去了長安唐玄宗,當時成了一個驚弓之鳥,光復山河的理想早就煙消雲散了,一心要跑往蜀地,這時又被這裝老實的李亨抓住了機會,演了場鬧劇。鬧劇結束後,唐玄宗更是怕得不行,匆匆忙忙躲到了蜀地。把爛攤子全部甩給了李亨,唐玄宗在關鍵時刻甩黑鍋不負責,換來的就是“太上皇”的人生。

剛開始唐玄宗的生活還算不錯,雖然說沒什麼權利,但遠離前線。至少生命不會受到危險。而且權利享受的還是樣樣不少。沒過多久,唐玄宗又開始“作”了。他竟然非常不滿意唐肅宗手握大權,於是呢,自顧自的把永王李璘的勢力扶持起來,不僅如此,還要派人到唐肅宗面前去報告,非要和親兒子爭個你死我活。關鍵是唐玄宗根本在那個時候爭不過自己的兒子。不僅如此,他還要請將軍郭英召到長慶樓來賜宴,故意挑釁唐肅宗。這下可唐肅宗給氣壞了,二話沒說把老爸給軟禁了起來。

之後的唐玄宗只能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在甘露殿享受它的軟禁生活了。這事兒之後他再也不敢“作”了。


你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如果喜歡錟錟的文章請點個贊,如果對錟錟其它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錟錟,您的鼓勵是錟錟繼續碼字的動力!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LongTime常錟


很多人覺得在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晚年過的十分的悽慘?我覺得唐玄宗過的還算過去吧。因為唐玄宗晚年,已經是一個“糟老頭”了,難道還要一個糟老頭子“大展宏圖”、“雄風依舊”、“金槍不倒”、“一夜七次郎”嗎?這不是難為人嘛。唐玄宗終歸是自己老死的,不是被人謀殺的,享年78歲,才駕崩歸西。

唐玄宗在50多歲的時候,從兒子哪裡霸佔到了楊玉環,封為貴妃。2人整整一起happy了10年,也就是唐玄宗已經60多歲了。然後發送了“安史之亂”,打了8年。這個時候的唐玄宗已經是70多的老頭子了。兒子唐肅宗都已經幾十歲的人了。雖然唐肅宗是在“安史之亂”的時候,自封為帝,把唐玄宗趕到了太上皇的位置上。但是想想也正常,畢竟唐玄宗貪圖享樂十幾年了,朝政已經很少過問了,又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並且一直在前線征戰的也是唐肅宗,唐玄宗跑去四川躲起來來了。

後來,平定戰火之後,一個70多歲的老頭子還想回來搶兒子的權利,肯定是不太現實。而且唐玄宗還做出了殺掉自己幾個兒子,搶自己兒子女人的荒唐之事。在經過安史之亂的權利清洗之後,這個時候的唐玄宗已經是個空架子了,支持他的人不多了。也就是高力士、陳玄禮、玉真公主等人了。雖說後面高力士等人也被清理了,但是還是沒有殺掉唐玄宗,只不過被軟禁當了太上皇,在冷宮裡度日而已。

要說他悽慘,也不外呼對楊玉環的思念,身邊又無人可以傾訴。至於一日三餐還是很好的嘛。想想咱們現在的人70多歲,沒得保險的人,還要下地幹活才有的吃。唐玄宗可比他們好太多了,還有時間思念美女。唯一不足就是被軟禁而已。被軟禁也是他自己不安分當太上皇惹出來的嘛。

所以古人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唐玄宗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殺兒子,搶兒子老婆,不放權。年輕的時候可惡的事做的太多,造成老年的時候悽慘。其實他不算悽慘,被禁足而已,衣食無憂,自己不找點事做,整天妄想美女的“老色狼”。


歷史扛把子


過得很淒涼,他失去了一個皇帝應有的尊嚴。

他們父子猜忌。至德二年,唐肅宗就給唐玄宗寫信說“爸爸您還回來當皇帝吧,我還繼續當太子。”

這可把李隆基嚇得半死,因為他明白,這世界上哪有到手權力再拱手讓人的事,自己如果當真回去要拿回帝位,那就是送死啊。他都不敢回去了,說:“兒子,我就在四川待著挺好,我就不回去了。”

唐肅宗經過智囊李泌的點撥,換了一個口氣說:“爸爸您回來吧,我只是想給你盡孝。”不提歸還皇位的事,唐玄宗這才長吁一口氣,原來我兒子不想弄死我啊。這才回去。

唐玄宗帶著六百人走到鳳翔,就把所帶的兵器全部交到當地政府的庫房中,表示自己絕無二心。

唐肅宗一看自己老爹這麼懂事,也放心了。派三千精兵去迎接。

這一來一往,都顯示著這爺倆在逗心眼呢。

到了長安,唐玄宗見了唐肅宗就說:“使朕保養餘齒,汝之孝也”——讓我能活下來,就算你孝順了。

然而他真的能這樣嗎?

李隆基先是住在興慶宮,有時候過年過節,還登上城樓與民同樂。

唐肅宗一看,這過得也太歡樂了。

就把他遷入到內府居住。

押送的時候,太監李輔國帶著人,露著兵刃,完全沒有把這個太上皇放在眼裡。

嚇得唐玄宗瑟瑟發抖。

高力士在身邊厲聲呵斥李輔國下馬給玄宗牽韁繩。

李輔國隨後就把高力士給流放了。

唐玄宗成了徹底的孤家寡人。

後來在唐肅宗病危的時候,唐玄宗死了,十二天後,唐肅宗死了。

唐玄宗的死是不是很可疑呢?


錦翼


楊貴妃死於馬嵬坡後,玄宗的時代就過去了,他被安史之亂中登基的肅宗奉為太上皇,卻失去了實權形同傀儡。

玄宗李隆基,其父親唐睿宗李旦是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嫡幼子。曾經的李隆基,平定韋后之亂,剷除太平公主,意氣風發之餘勵精圖治,將唐王朝帶向了鼎盛時代,開創了著名的“開元盛世”。


武惠妃死後,心中空虛寂寞的玄宗無意中看中了兒媳婦——壽王妃楊玉環。而楊玉環,乃是當年武惠妃為兒子李瑁親自選定的王妃。“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玉環入宮後,最終“從此君王不早朝”。

人到晚年的玄宗越發任性,也越發胡作非為,朝政被荒廢,最終使得安祿山等有機可乘,引發了著名的“安史之亂”,強大的唐帝國走向了不可逆轉的衰弱。馬嵬坡之變中,楊貴妃變成了昏庸郡王的犧牲品,無論真假,楊貴妃從此在史籍中消失。


歷經坎坷之後的玄宗,被兒子唐肅宗迎回,但天無二日,此時的玄宗已經被奉為太上皇,失去了實際皇權。同時,肅宗非常忌憚自己的父皇有朝一日會復辟,將之幽禁深宮——李隆基並非唐帝國的太上皇,只是皇宮中的太上皇。

空有太上皇之名的玄宗,身邊所有親信之人都被肅宗逐離,而玄宗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唯有在宮禁內與梨園作伴,對楊貴妃各種思念追憶至死。

也可以這麼說,楊貴妃死後,玄宗的人生就幾乎結束了。之後多年的行屍走肉,都已經不能夠算活著。


澹奕


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晚景淒涼,抑鬱而死。唐玄宗“愛江山,更愛美人”,晚年美人被迫勒死,就一個月以後,不得不讓位於太子唐肅宗,江山也丟了,這也許是上天對這位霸佔兒媳婦為妻的太上皇的報應吧。

早年的唐玄宗,歷精圖治,胸懷大略,出現了大唐盛世“開元盛世”,如杜甫詩所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食。稻米流脂黍米白,公私倉廩具豐食。”但自從霸佔了兒媳婦後,唐玄宗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節度使割據,給了安祿山,史思明可乘之機。爆發了“安史之亂”,大唐由盛轉衰,直至滅亡。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被迫逃亡成都,途中發生了馬嵬驛事變,忍痛處死了心愛的楊貴妃,被迫讓位於掌握軍權的太子,開始了亡命之途。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返回長安,妄圖重新奪權,當太上皇,引起唐肅宗強烈不滿 父子兩陷入權利爭鬥中。唐肅宗得勝,玄宗的羽翼徹底被解除,被迫脫下皇帝服,讓給兒子。

肅宗對父親仍不放心,把70歲的老爹軟禁起來,徹底隔斷與外界聯繫,唐玄宗生不如死,晚景淒涼,在痛苦的回憶中度過餘生,愛情遠去,江山不再,等待的只有死亡。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被編為《長生殿》戲曲,久盛不衰,歷朝歷代極負盛名。一代帝王就此遠去,留下了“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的愛情悲歌。人人都說紅顏禍水,可唐玄宗扮演的角色也不光彩,可憐楊玉環香消玉損,天妒紅顏吧。可見最美的愛情若不建立在王權的寶座上也會黯然失色,唐玄宗的故事提醒帝王們,愛美人固然重要,江山更重要,你的老百姓才是你的未來,否則會被歷史的車輪碾為齏粉。





草原baihong


大家好,讀歷史,學道理。個人見解,堅持原創。我是小洲。很高興為您解答。

公元775年,安史之亂爆發,富庶強盛的大唐王朝抵抗不了叛軍的圍攻,只好逃亡,在位的正是赫赫有名的唐玄宗。沒有任何的辦法,唐玄宗只好帶著心愛的楊貴妃還有一眾臣子逃亡,不料到了馬嵬坡發生兵變,唐玄宗在不得已之下殺死了自己心愛的楊貴妃,最後逃到蜀地避難。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唐玄宗跑路了,但是大唐還在,而且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太子李亨還在中原平定戰亂。他這個兒子也算厲害,聽從了手下的建議,就自立為皇帝,登基了。老子還在,兒子就“篡位”了,這唐玄宗也算是悲哀的。要知道唐玄宗當年為了得到皇位可是付出了很多,而現在自己的兒子二話不說就成了皇帝,相必也很是鬱悶啊。

不過唐玄宗轉頭一想,自己還真的該讓位了,所以還是默許了,自己轉身一變成了太上皇。不過對於兒子還是下了一道旨意,那就是國家大事還是要通知自己,自己還有權力,這也是對自己一個滿足吧。不過一個國家怎麼能夠有兩個皇帝,一來二去兩人逐漸有了間隙。


不過唐肅宗手下有個大奸臣,他就是李輔國。這位可不是個好東西,當時也是深受大臣們的排擠,包括唐玄宗。但是鏡頭一轉,自己翻了身,還是想要報復,於是對唐玄宗起了心思。他在唐肅宗身邊慫恿說唐玄宗一回來他皇帝就做不成了,這也讓唐肅宗很是生氣,於是這李輔國給唐肅宗出了個主意。

等到唐玄宗回來的時候,剛到長安就被李輔國繳了械。唐玄宗沒權沒勢只好應允,畢竟李輔國這麼做肯定是得到了兒子的同意,想來還真的是悲哀。等到了長安城之後,唐肅宗也是親自來迎接自己的老爹,穿著一身紫袍,也是像模像樣。不過唐玄宗怎麼不知道他的意思,自己大勢已去,還是趕緊找了件黃袍給兒子穿上,這讓唐肅宗心裡也是穩了。



不過唐玄宗畢竟威望還在,這也讓唐肅宗很是為難。當唐肅宗宣佈大宴天下的時候,城樓下的百姓還是高呼“唐玄宗萬歲”,這讓唐肅宗臉面盡失,畢竟對於這個七十多歲的老爹,唐肅宗還是很忌憚的。這個時候李輔國可是抓住了時機,給唐肅宗進言說唐玄宗跟外面的臣子來往會對他不利。

唐肅宗一聽不得了,趕緊把老爹給遷往太極公,還把他身邊的重臣全部趕走,斷絕了他跟外界的聯繫。表面上是讓他安心的做太上皇,實際上是軟禁他。不過晚年的唐玄宗也是悲哀,自己親手殺死了自己最愛的妃子,這讓自己後半生痛悔不已。而且自己也是被自己的親兒子軟禁,只能在悲慘和淒涼當中度過自己的餘生。想來這個和當初風光無比的大唐皇帝相比,真的是讓人唏噓。想起自己和愛妃一起度過風花雪月的日子,唐玄宗可能真的是隻剩下淒涼了。



我是小洲,感謝各位的觀看。各位不妨給在下點個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


歷史清單


馬嵬坡之變,唐玄宗權力被架空,愛妃楊玉環處死,兒子李亨自立稱帝,唐玄宗真正的成為了孤家寡人了。

叛亂平定後,唐玄宗被肅宗從四川接回長安,移居偏僻寒冷的太極宮,而此時的玄宗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不久,肅宗下令將高力士流放到巫州,另外兩個宦官王承恩和魏悅也被流放。而禁軍將領陳玄禮也被強令致仕,離開了唐玄宗。就這樣,玄宗身邊親信之人紛紛離去。遷入太極宮以來,唐玄宗就再未走出宮門一步,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文武百官乃至至親骨肉都不能見一面。而肅宗去見父親是在上元二年(761年)的冬至,此時離玄宗移居太極宮已經有一年多了,而這也是父子之間的最後一面了。

幽居之後,唐玄宗日夜思念楊貴妃,加上年老體衰,玄宗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最後因“辟穀”之術而病倒,寶應元年(762年)四月,唐玄宗結束了風雲的一生。


老照片


歷來當太上皇的,除過趙宋還好些,其他都萬分淒涼。玄宗的晚景可能最淒涼了,主要是心更痛吧!

對楊貴妃的思念:能不顧綱常,強奪兒媳,就算不是真愛,也是真喜歡。獨寵楊貴妃,卻又不得不令人殺死楊貴妃。最終玄宗是望著楊貴妃的畫像鬱鬱而終的,徒留許多悲切。

對前塵往事的痛悔:玄宗的昏聵很不同,前期英明神武,開創了開元盛世,是有機會比肩歷史上那幾位大帝的。後期狂妄自大、任佞驅賢,葬送了親手開創的盛世。落得倉皇出逃,最終蜷居深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對權力的貪慕:這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享受過權利卻又失去權利。玄宗晚年身邊連個親近的人都沒有,甚至被太監李輔國侮辱。

讀這段歷史往往讓人痛惜萬分,如果唐能延續自己的輝煌,也許漢人就不用忍受五代十國的黑暗了。玄宗陛下,你以前那麼英明神武,老都老了咋就不能消停點,但凡稍微用點以前的心力,也不至於讓大唐從此一蹶不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