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晚年过得怎么样?

用户5547794900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被演绎太多了,尤其是白居易的那首《长恨歌》,成为影视剧长盛不衰的主题。

陈凯歌的《妖猫传》不过换了一个视角讲老故事,依旧火得不要不要的。



唐玄宗身为九五至尊,睥睨天下,富有八方,可他却对一个女人宠溺十几年不衰,倾尽大唐盛世繁华,铸就一段千古佳话,可是真实的历史,有那么唯美吗?

答案是不尽然,也可能是啪啪打脸。

世间真地老天荒的爱情吗,亦或仅仅是传说而已

昨天翻了《旧唐书》《新唐书》,唐玄宗这位帝王的确了不起,在治国方面不用说,在耕耘后宫三千佳丽上,也不逊色。

唐玄宗活了七十八岁,这在古代帝王,那真真是高寿了。

他不但高寿还高产,根据《新唐书》记载,他一生有三十个儿子,二十九个女儿。那他宠幸过的女人估计得是儿女的好几倍。

哈哈,可真是帝王本“色”。



从开元二十八年十月,杨玉环由寿王妃成为女道士,到天宝四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中间经过了六年。看来唐玄宗把儿媳妇变成宠妃,也是有心里顾忌的。

杨玉环死于天宝十五年五月,也就是说杨玉环在唐玄宗身边的时间长达十六七年了。

一个风流帝王宠爱一个女人十六七年不衰,已经是旷古未有

杨贵妃死的时候,唐玄宗72岁。

《旧唐书》记载杨贵妃是被玄宗赐死的。

《新唐书》记载得更详细,唐玄宗被兵变的将士逼迫,跟贵妃诀别,然后杨贵妃被带出去,谥死在路边的一个小庙里,尸体用一块紫色的被褥一裹,埋在了路边。

“帝不得已,与妃诀,引而去,谥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瘗道侧,年三十八。”——《新唐书》



曾经光耀万丈,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杨贵妃,死得如草芥一般

事后玄宗从蜀地返回,曾试图下诏将杨贵妃改葬,被礼部侍郎李揆谏阻,玄宗只好暗中派太监备办棺椁将贵妃重新下葬。

据记载挖开土的时候,杨贵妃的尸体已经腐烂,以前所佩的香囊还在,太监将它献给玄宗,玄宗看了,百感交集,泪下不止,命画工画杨玉环的像挂于别殿,朝夕往视,经常泪雨滂沱。



贵妃死得悲凉,唐玄宗也好不到哪里去。

玄宗一行逃到蜀地,太子就在朝臣的拥戴下自立为皇帝。安史之乱平叛后,玄宗被迎了长安,起先居住在兴庆宫,因为宦官李辅国离间,被迁徙到西内甘露殿,最贴心的老奴高力士也被贬。

失去帝王荣光,被新皇帝猜忌、防范,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即便没有疾病缠身,也是生命枯槁,晚景寂寥苍凉,是可想而知,在安史之乱后六年后,唐玄宗在神龙殿驾崩,终年七十八岁。


开涮历史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我们来聊聊唐玄宗的晚年生活。

杨玉环,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



玄宗对她的爱是人尽皆知,被人写入诗中,流传千载,比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杨玉环的亲人也都身登高位,最著名的是宰相杨国忠。

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天下人至有“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感叹。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

次年,唐玄宗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时,随驾禁军军士哗变,乱刀杀死杨国忠。



唐玄宗言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不诛难慰军心。唐玄宗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



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玄礼等乃免胄释甲,顿首请罪,上慰劳之,令晓谕军士。

那杨贵妃死后,玄宗的生活如何呢?



唐玄宗逃到四川后,太子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玄宗成了太上皇。

唐朝经过调兵遣将,局势逐渐扭转。随着安禄山被杀,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



此时玄宗不再过问政事,侍候他的仍是陈玄礼与高力士。并且还有很多旧日宫女乐官陪侍左右。此时他的生活还是蛮惬意的。

玄宗对杨贵妃念念不忘。他从成都回来后,即派人去祭奠她。宦官献上了贵妃的香囊,玄宗把它珍藏在衣袖里。玄宗又让画工画了贵妃的肖像,张挂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欷歔焉”。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李辅国矫诏让玄宗迁居西内。在途经夹城时,李辅国又率五百骑,气势汹汹地拦住去路。玄宗胆战心惊,几乎坠下马来。

不几天,玄宗的几个亲信也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剩下玄宗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



晚年李隆基忧郁寡欢,宝应元年(762年),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的长恨歌的最后几句,大概就是这段凄美爱情的最好注脚吧。

唐玄宗是典型的爱美人不爱江山。不过最后美人死了,江山也丢了。他如果在天有灵,会不会后悔呢?


历史漫谈君


大家好,我是锬锬,本文914个字,阅读时间大约3分钟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杨贵妃死后,唐太宗的晚年生活如何。

大家都知道杨玉环原来是唐玄宗之子李瑁的王妃。唐玄宗用不正当手段把杨贵妃从儿子那里抢走。关键唐玄宗爱杨贵妃爱的死去活来,可以说是轰轰烈烈,甚至杨贵妃把唐太宗气着了都是不怕。再怎么说他也是唐朝最长的皇帝,而且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以他的果断因明,气质超群和样貌过人而闻名,并深受女性的喜爱。他把唐朝发展到了最富裕的时期,可以说他非常自信而且很有主张。但偏偏在杨贵妃身上,他要“作”

可以称之为“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赐死杨贵妃”。在潼关战争之前,如果不是唐玄宗在关键时刻乱来,是不会失去长安的,而且已经暴露于这种情况的安史叛乱分子很可能就提前嗝屁了。然而,唐玄宗自废武功,搞丢了长安,并与他心爱的贵妃和满朝文武,走上了逃生的道路。而这一出,又激起了卫兵的愤怒,搞出来一个“马嵬驿之变”,把唐玄宗吓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换回太平。

从这以后,便开始了他晚年的寂寞生活。失去了长安唐玄宗,当时成了一个惊弓之鸟,光复山河的理想早就烟消云散了,一心要跑往蜀地,这时又被这装老实的李亨抓住了机会,演了场闹剧。闹剧结束后,唐玄宗更是怕得不行,匆匆忙忙躲到了蜀地。把烂摊子全部甩给了李亨,唐玄宗在关键时刻甩黑锅不负责,换来的就是“太上皇”的人生。

刚开始唐玄宗的生活还算不错,虽然说没什么权利,但远离前线。至少生命不会受到危险。而且权利享受的还是样样不少。没过多久,唐玄宗又开始“作”了。他竟然非常不满意唐肃宗手握大权,于是呢,自顾自的把永王李璘的势力扶持起来,不仅如此,还要派人到唐肃宗面前去报告,非要和亲儿子争个你死我活。关键是唐玄宗根本在那个时候争不过自己的儿子。不仅如此,他还要请将军郭英召到长庆楼来赐宴,故意挑衅唐肃宗。这下可唐肃宗给气坏了,二话没说把老爸给软禁了起来。

之后的唐玄宗只能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甘露殿享受它的软禁生活了。这事儿之后他再也不敢“作”了。


你有什么有趣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如果喜欢锬锬的文章请点个赞,如果对锬锬其它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锬锬,您的鼓励是锬锬继续码字的动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LongTime常锬


很多人觉得在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晚年过的十分的凄惨?我觉得唐玄宗过的还算过去吧。因为唐玄宗晚年,已经是一个“糟老头”了,难道还要一个糟老头子“大展宏图”、“雄风依旧”、“金枪不倒”、“一夜七次郎”吗?这不是难为人嘛。唐玄宗终归是自己老死的,不是被人谋杀的,享年78岁,才驾崩归西。

唐玄宗在50多岁的时候,从儿子哪里霸占到了杨玉环,封为贵妃。2人整整一起happy了10年,也就是唐玄宗已经60多岁了。然后发送了“安史之乱”,打了8年。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已经是70多的老头子了。儿子唐肃宗都已经几十岁的人了。虽然唐肃宗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自封为帝,把唐玄宗赶到了太上皇的位置上。但是想想也正常,毕竟唐玄宗贪图享乐十几年了,朝政已经很少过问了,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并且一直在前线征战的也是唐肃宗,唐玄宗跑去四川躲起来来了。

后来,平定战火之后,一个70多岁的老头子还想回来抢儿子的权利,肯定是不太现实。而且唐玄宗还做出了杀掉自己几个儿子,抢自己儿子女人的荒唐之事。在经过安史之乱的权利清洗之后,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已经是个空架子了,支持他的人不多了。也就是高力士、陈玄礼、玉真公主等人了。虽说后面高力士等人也被清理了,但是还是没有杀掉唐玄宗,只不过被软禁当了太上皇,在冷宫里度日而已。

要说他凄惨,也不外呼对杨玉环的思念,身边又无人可以倾诉。至于一日三餐还是很好的嘛。想想咱们现在的人70多岁,没得保险的人,还要下地干活才有的吃。唐玄宗可比他们好太多了,还有时间思念美女。唯一不足就是被软禁而已。被软禁也是他自己不安分当太上皇惹出来的嘛。

所以古人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唐玄宗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杀儿子,抢儿子老婆,不放权。年轻的时候可恶的事做的太多,造成老年的时候凄惨。其实他不算凄惨,被禁足而已,衣食无忧,自己不找点事做,整天妄想美女的“老色狼”。


历史扛把子


过得很凄凉,他失去了一个皇帝应有的尊严。

他们父子猜忌。至德二年,唐肃宗就给唐玄宗写信说“爸爸您还回来当皇帝吧,我还继续当太子。”

这可把李隆基吓得半死,因为他明白,这世界上哪有到手权力再拱手让人的事,自己如果当真回去要拿回帝位,那就是送死啊。他都不敢回去了,说:“儿子,我就在四川呆着挺好,我就不回去了。”

唐肃宗经过智囊李泌的点拨,换了一个口气说:“爸爸您回来吧,我只是想给你尽孝。”不提归还皇位的事,唐玄宗这才长吁一口气,原来我儿子不想弄死我啊。这才回去。

唐玄宗带着六百人走到凤翔,就把所带的兵器全部交到当地政府的库房中,表示自己绝无二心。

唐肃宗一看自己老爹这么懂事,也放心了。派三千精兵去迎接。

这一来一往,都显示着这爷俩在逗心眼呢。

到了长安,唐玄宗见了唐肃宗就说:“使朕保养余齿,汝之孝也”——让我能活下来,就算你孝顺了。

然而他真的能这样吗?

李隆基先是住在兴庆宫,有时候过年过节,还登上城楼与民同乐。

唐肃宗一看,这过得也太欢乐了。

就把他迁入到内府居住。

押送的时候,太监李辅国带着人,露着兵刃,完全没有把这个太上皇放在眼里。

吓得唐玄宗瑟瑟发抖。

高力士在身边厉声呵斥李辅国下马给玄宗牵缰绳。

李辅国随后就把高力士给流放了。

唐玄宗成了彻底的孤家寡人。

后来在唐肃宗病危的时候,唐玄宗死了,十二天后,唐肃宗死了。

唐玄宗的死是不是很可疑呢?


锦翼


杨贵妃死于马嵬坡后,玄宗的时代就过去了,他被安史之乱中登基的肃宗奉为太上皇,却失去了实权形同傀儡。

玄宗李隆基,其父亲唐睿宗李旦是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嫡幼子。曾经的李隆基,平定韦后之乱,铲除太平公主,意气风发之余励精图治,将唐王朝带向了鼎盛时代,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


武惠妃死后,心中空虚寂寞的玄宗无意中看中了儿媳妇——寿王妃杨玉环。而杨玉环,乃是当年武惠妃为儿子李瑁亲自选定的王妃。“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入宫后,最终“从此君王不早朝”。

人到晚年的玄宗越发任性,也越发胡作非为,朝政被荒废,最终使得安禄山等有机可乘,引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强大的唐帝国走向了不可逆转的衰弱。马嵬坡之变中,杨贵妃变成了昏庸郡王的牺牲品,无论真假,杨贵妃从此在史籍中消失。


历经坎坷之后的玄宗,被儿子唐肃宗迎回,但天无二日,此时的玄宗已经被奉为太上皇,失去了实际皇权。同时,肃宗非常忌惮自己的父皇有朝一日会复辟,将之幽禁深宫——李隆基并非唐帝国的太上皇,只是皇宫中的太上皇。

空有太上皇之名的玄宗,身边所有亲信之人都被肃宗逐离,而玄宗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唯有在宫禁内与梨园作伴,对杨贵妃各种思念追忆至死。

也可以这么说,杨贵妃死后,玄宗的人生就几乎结束了。之后多年的行尸走肉,都已经不能够算活着。


澹奕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晚景凄凉,抑郁而死。唐玄宗“爱江山,更爱美人”,晚年美人被迫勒死,就一个月以后,不得不让位于太子唐肃宗,江山也丢了,这也许是上天对这位霸占儿媳妇为妻的太上皇的报应吧。

早年的唐玄宗,历精图治,胸怀大略,出现了大唐盛世“开元盛世”,如杜甫诗所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食。稻米流脂黍米白,公私仓廪具丰食。”但自从霸占了儿媳妇后,唐玄宗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节度使割据,给了安禄山,史思明可乘之机。爆发了“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直至灭亡。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被迫逃亡成都,途中发生了马嵬驿事变,忍痛处死了心爱的杨贵妃,被迫让位于掌握军权的太子,开始了亡命之途。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返回长安,妄图重新夺权,当太上皇,引起唐肃宗强烈不满 父子两陷入权利争斗中。唐肃宗得胜,玄宗的羽翼彻底被解除,被迫脱下皇帝服,让给儿子。

肃宗对父亲仍不放心,把70岁的老爹软禁起来,彻底隔断与外界联系,唐玄宗生不如死,晚景凄凉,在痛苦的回忆中度过余生,爱情远去,江山不再,等待的只有死亡。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编为《长生殿》戏曲,久盛不衰,历朝历代极负盛名。一代帝王就此远去,留下了“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爱情悲歌。人人都说红颜祸水,可唐玄宗扮演的角色也不光彩,可怜杨玉环香消玉损,天妒红颜吧。可见最美的爱情若不建立在王权的宝座上也会黯然失色,唐玄宗的故事提醒帝王们,爱美人固然重要,江山更重要,你的老百姓才是你的未来,否则会被历史的车轮碾为齑粉。





草原baihong


大家好,读历史,学道理。个人见解,坚持原创。我是小洲。很高兴为您解答。

公元775年,安史之乱爆发,富庶强盛的大唐王朝抵抗不了叛军的围攻,只好逃亡,在位的正是赫赫有名的唐玄宗。没有任何的办法,唐玄宗只好带着心爱的杨贵妃还有一众臣子逃亡,不料到了马嵬坡发生兵变,唐玄宗在不得已之下杀死了自己心爱的杨贵妃,最后逃到蜀地避难。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唐玄宗跑路了,但是大唐还在,而且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太子李亨还在中原平定战乱。他这个儿子也算厉害,听从了手下的建议,就自立为皇帝,登基了。老子还在,儿子就“篡位”了,这唐玄宗也算是悲哀的。要知道唐玄宗当年为了得到皇位可是付出了很多,而现在自己的儿子二话不说就成了皇帝,相必也很是郁闷啊。

不过唐玄宗转头一想,自己还真的该让位了,所以还是默许了,自己转身一变成了太上皇。不过对于儿子还是下了一道旨意,那就是国家大事还是要通知自己,自己还有权力,这也是对自己一个满足吧。不过一个国家怎么能够有两个皇帝,一来二去两人逐渐有了间隙。


不过唐肃宗手下有个大奸臣,他就是李辅国。这位可不是个好东西,当时也是深受大臣们的排挤,包括唐玄宗。但是镜头一转,自己翻了身,还是想要报复,于是对唐玄宗起了心思。他在唐肃宗身边怂恿说唐玄宗一回来他皇帝就做不成了,这也让唐肃宗很是生气,于是这李辅国给唐肃宗出了个主意。

等到唐玄宗回来的时候,刚到长安就被李辅国缴了械。唐玄宗没权没势只好应允,毕竟李辅国这么做肯定是得到了儿子的同意,想来还真的是悲哀。等到了长安城之后,唐肃宗也是亲自来迎接自己的老爹,穿着一身紫袍,也是像模像样。不过唐玄宗怎么不知道他的意思,自己大势已去,还是赶紧找了件黄袍给儿子穿上,这让唐肃宗心里也是稳了。



不过唐玄宗毕竟威望还在,这也让唐肃宗很是为难。当唐肃宗宣布大宴天下的时候,城楼下的百姓还是高呼“唐玄宗万岁”,这让唐肃宗脸面尽失,毕竟对于这个七十多岁的老爹,唐肃宗还是很忌惮的。这个时候李辅国可是抓住了时机,给唐肃宗进言说唐玄宗跟外面的臣子来往会对他不利。

唐肃宗一听不得了,赶紧把老爹给迁往太极公,还把他身边的重臣全部赶走,断绝了他跟外界的联系。表面上是让他安心的做太上皇,实际上是软禁他。不过晚年的唐玄宗也是悲哀,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最爱的妃子,这让自己后半生痛悔不已。而且自己也是被自己的亲儿子软禁,只能在悲惨和凄凉当中度过自己的余生。想来这个和当初风光无比的大唐皇帝相比,真的是让人唏嘘。想起自己和爱妃一起度过风花雪月的日子,唐玄宗可能真的是只剩下凄凉了。



我是小洲,感谢各位的观看。各位不妨给在下点个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历史清单


马嵬坡之变,唐玄宗权力被架空,爱妃杨玉环处死,儿子李亨自立称帝,唐玄宗真正的成为了孤家寡人了。

叛乱平定后,唐玄宗被肃宗从四川接回长安,移居偏僻寒冷的太极宫,而此时的玄宗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不久,肃宗下令将高力士流放到巫州,另外两个宦官王承恩和魏悦也被流放。而禁军将领陈玄礼也被强令致仕,离开了唐玄宗。就这样,玄宗身边亲信之人纷纷离去。迁入太极宫以来,唐玄宗就再未走出宫门一步,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文武百官乃至至亲骨肉都不能见一面。而肃宗去见父亲是在上元二年(761年)的冬至,此时离玄宗移居太极宫已经有一年多了,而这也是父子之间的最后一面了。

幽居之后,唐玄宗日夜思念杨贵妃,加上年老体衰,玄宗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后因“辟谷”之术而病倒,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玄宗结束了风云的一生。


老照片


历来当太上皇的,除过赵宋还好些,其他都万分凄凉。玄宗的晚景可能最凄凉了,主要是心更痛吧!

对杨贵妃的思念:能不顾纲常,强夺儿媳,就算不是真爱,也是真喜欢。独宠杨贵妃,却又不得不令人杀死杨贵妃。最终玄宗是望着杨贵妃的画像郁郁而终的,徒留许多悲切。

对前尘往事的痛悔:玄宗的昏聩很不同,前期英明神武,开创了开元盛世,是有机会比肩历史上那几位大帝的。后期狂妄自大、任佞驱贤,葬送了亲手开创的盛世。落得仓皇出逃,最终蜷居深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对权力的贪慕: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享受过权利却又失去权利。玄宗晚年身边连个亲近的人都没有,甚至被太监李辅国侮辱。

读这段历史往往让人痛惜万分,如果唐能延续自己的辉煌,也许汉人就不用忍受五代十国的黑暗了。玄宗陛下,你以前那么英明神武,老都老了咋就不能消停点,但凡稍微用点以前的心力,也不至于让大唐从此一蹶不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