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古代货币:货币和税收对清朝的影响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了白银对于明朝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说明朝的灭亡和白银都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明朝之后的清朝在货币上又是怎么处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清朝的货币和税收。

带你了解古代货币:货币和税收对清朝的影响

到了清朝,就吸取了教训。清朝几乎没有发行纸币,应该说直到最后实在无以为继的时候才想出发纸币的招。清朝只要还能撑得住,就永远吸取前朝的教训,发纸币是绝对不能取的。清朝刚开始的时候还不错,其实每个朝代刚开始的时候都还可以,尤其是一些外族来的时候,元和清都是外族来统治,外族来统治首先得买好,所以你看元朝来的时候干了一件事情一下子就把人心稳定住了。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到会子是南宋无线发行的废纸一样的纸币,老百姓已经快被纸币弄死了。元朝大军一占领临安,立刻说拿你们手里的废纸跟我换,一比五十我换给你中统钞,中统钞是可以换银子的,所以一下子就稳定住了江南的人心。当然后来,银子流失之后,元朝的中统钞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变成了废纸。

带你了解古代货币:货币和税收对清朝的影响

清朝吸取教训不发行任何纸币。清朝正好赶上了,前几个皇帝都特别厉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大家想想明朝后边的几个皇帝,万历、正德、成化这些都是什么样的皇帝啊,干各种奇怪的事情,拼命盘剥人民。政府盘剥不够,太监还出去盘剥人民。《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宦官列传》中就写到了:“(冯)保性贪……尽籍其家,保金银百余万,珠宝瑰异称是。”结果清朝以来,休养生息,不但给各个地方免税,《清圣祖实录》中记载:“帝王致治,首先维持风化,辨别等威,崇尚节俭,禁止奢侈。”而且清代还实行的是定额税。什么是定额税呢?《清史稿》中就写了:“应令直省督抚,将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不增不减,永为定额。”定额税就是说你这个人就交这么多税,到时候你的生产再恢复了再发展了,我也不加税。《鹿鼎记》中还说过这个事情,四个字“永不加税”。《清史稿》:“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样做,人民一下就高兴了。虽然有留不留辫子的问题,《清稗类钞》中记载:“

满俗剃发,自世祖入关定鼎,汉人亦遵行之,有不从者,辄置重典。”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民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尤其到了雍正的时候,雍正是一个少见的好皇帝,不但勤奋,还做了一个重大的改革,就叫做摊丁入亩。中国历史上收税始终都有两个思想,一个思想就是从人头上收税,一个思想是从地头上收税。实际上,按照今天的经济学理论想一想,应该是什么东西最稀缺,最有价值,就从什么东西上收税。每一朝每一代刚开始建立的时候都从人头上收税,因为那个时候地多人少,每一个人的生产力都被极大的刺激出来。等到朝代稳定的时候就是人多地少 ,按照人头收税就没用了,这个时候地变成值钱的了,因为每一块荒地都被开垦,这个时候从地上开始收钱。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形容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状况时这样写:“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但是过去经常搞不清楚,一会儿从人身上收钱,一会儿从地上收钱。

带你了解古代货币:货币和税收对清朝的影响

明朝实际上做了一次改革,就是张居正万力时代的改革,叫做一条鞭法。就是把所有这些东西都不管了,全部都合成一种税。《明史·食货志》中对一条鞭法的概括:“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赙仪,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因为明朝最开始的时候是户籍制度,兵户专门负责打仗,农户负责种地,后来发现这样子不行,干脆就实行一条鞭法,大家都一样,都实行一条鞭法。但是后来,明朝又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加派了辽饷,剿饷和练饷三种,百姓的负担就加重了。《明史·事货志》中记载:“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百十万。今加派辽饷七百三十余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座椅一条鞭法没有实行下去,明朝就灭亡了。

带你了解古代货币:货币和税收对清朝的影响

到雍正的时候,就把明朝发明的东西给继承下来了,就叫做摊丁入亩。实行了摊丁入亩,一下子人丁的税收压力就降低了,税收压力降低之后导致了一个什么效果呢?人就拼命生孩子,因为那时候生多少人丁也不交税。而且由于人不交税,人的压力就降低了,导致整个社会的压力降低了。中国过去社会压力叫一亿人口,就是快到一亿人口的时候,社会压力就变的巨大,人民就开始流民四起,因为地养不了这么多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清朝由于永不加税的税收制度,清朝的税率应该是当时全世界最低的,一直到晚清都不到百分之十,当时日本的税率有百分之五十多,英国的税率在之前讲英格兰银行的时候就讲过一直很高,至少是清朝的好几倍。因为十七世纪末的时候中国和英国的人口差三十倍,但是税收总额几乎是一样的。

清朝刚开始的这几个皇帝不但英明,而且执政时间特别长,康熙六十一年,乾隆六十年。结果导致人口爆炸增长,整个国家经济向上飞快地走。所以到了乾隆末年的时候,中国实际上在全世界还是遥遥领先的。中国的历史其实一直是一个二元帝国历史,一个帝国叫做中原帝国,中原帝国是个农耕帝国,长城以北叫做草原帝国。最好的状态就是这两个帝国变成一个帝国,中原帝国的财政是强大的,草原帝国的武力是强大的,形成了基友中原帝国的财政,又有草原帝国的武力,这样的一个帝国实际上是红利最大的。这样的帝国中国历史上大概只有两个,就是元和清。

带你了解古代货币:货币和税收对清朝的影响

元朝由于这个帝国太大了,最后就崩溃了。而清朝正好就做到了用中原帝国的中央财政,税收,然后把草原的武力养起来,和平红利大增。但是货币的问题就来了。清朝前期这么繁荣,跟货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西方金本位,整个白银像中国流,再加上整个贸易,当时统计据说康乾时代国库里存银高大八千万两,《论增兵筹饷疏》中写到:“我皇上御驾极之处,户部库项不过两千四百万两。自四十六年以来,并未加增赋税,而府藏充实,国用富饶,部库增至七千余万两。

”清朝的经济学家就说应该让这些钱流动起来,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去扩大国土。清朝从明朝手里继承的土地只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由于清朝强大的财政搞成了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钱还是没有花完,后来就天子南巡。天子南巡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库银子太多。国家如果没钱的时候,国家通常只编一种书,就是前朝的历史,如今有钱了,从康熙到乾隆,大规模地编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等。这就是之前说的,中国的货币由于不能自己控制,太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了。

带你了解古代货币:货币和税收对清朝的影响

乾隆之后,进入特别倒霉的时代,叫做“嘉道”中落,嘉就是嘉庆,到就是道光。这个时候全球的银产量减少,然后日本白银也开始自己用。同时拿破仑战争也开始了,这个时候就没有钱再来中国贸易了。这样的情况下,一下子白银就没了。鸦片进入了中国,大量的白银往出流。这是事情对中国的打击太大了,鸦片战争之后,另一件更大的事就是五口通商引发的太平天国。清朝从这个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据学者的研究,从1889年到1929年,晚清到民国这四十年时间,从整个世界流入中国的白银有六亿两千七百万两。到清朝末年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应该像西方学习,要有一种法定货币。

关于清朝的税收和货币今天先讲到这里,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继续。你还知道什么呢?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