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坡論壇|黃群慧: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

作者 | 黃群慧

野三坡論壇|黃群慧: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

產業中國研習社學術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閱讀 | 全文2500餘字,閱讀約需6分鐘

野三坡論壇|黃群慧: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

9月23日,第二屆野三坡中國經濟論壇在河北保定野三坡舉行,眾多國內外經濟學家齊聚拒馬河畔,以“改革推動力”為主題,深入探討中國經濟改革的新引擎,以期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作為論壇支持單位,產業中國研習社受邀出席。會上,產業中國研習社學術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發表了演講。在他看來,國企改革的困難點不在於缺乏政策,而在於執行政策。以下為演講實錄:

野三坡論壇|黃群慧: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

國有企業改革的三大階段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所有的頂層框架設計完畢,但我們現在就難在執行,所以我的題目是行之維艱。我簡單說一下,國有企業改革的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放權讓利”,改革開放之初到十四屆三中全會15年的時間,解決了一個個國有企業進入市場的問題;第二階段“制度創新”,上個世紀90年代初至本世紀初10年左右的時間,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推動國有經濟結構調整上,解決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制度基礎問題;第三階段“國資改革”:十六大以後以2003年國資委成立標誌到十八屆三中全會,10年左右的時間,以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時期。

為什麼想強調行動?因為在國企改革貢獻是非常大的,當時提出的企業本位論,基本上奠定了一個改革的理論基調。基本上沿著這個走了三個階段,其實前兩位演講者都說了,到現在改革問題還有很多沒解決的,就是解決不到位,股份制改革不到位,壟斷改革不到位,對國企意見最大的,調整不到位,剛才專門提到了,說現在問題分佈的很廣,從以前的九龍治水到國資委的問題,但是以前是管資產,而不是改革方向的穩資本。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前,我們系統的設立了國企改革的思路,我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穩健,完全和我們的設計吻合,我們叫做分類改革階段,我們對國企改革的意見,如果你沒有分類,所有的意見說不到位,不知道你在說哪一類企業。國企為什麼不能搞房地產,國企同樣是可以搞房地產的。如果我是一個競爭性的國企,為什麼一定要死掉,是因為機制有問題,要改機制,如果是競爭性的國企,什麼賺錢我做什麼,但是還有很多其它類型的國企。其實當時我們對117家央企做了一個分類,到了2015年央企的分類,我認為幾乎合乎我們的分類。這裡面涉及到一個系統。其實我們要改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一定要建立任務,要分別來建立。

改革不能只喊口號,更要確立改革標準

十八屆二中全會以後,國資委做了大量的工作,一系列的文件,到現在我認為文件已經基本出完了,把頂層的設計都已經完全設計完了。所以就回到我們的主題,設計完了推行起來非常難。我們原來是一個評估單位,我們社科院專門做的是國企改革的一個評估,但是到現在為止,總體大家還是有意見,尤其是普通的人感覺改革的滿意度和可獲得感都不夠,現在還有人經常說,我們要繼續改革在路上,改革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其實設想具體的目標,我們需要建立改革的一個標準,所以這個概念,執行起來只是表達為執行很難,但是不能把它作為不改革或改革力度小的一個原因和理由。為什麼,我們認為有幾個原因。第一,國企改革的目標有待進一步明確,從社會“可獲得感”角度來看,國企改革的目標不僅是國有企業自身做大做強做優,還包括給整個經濟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第二,國企改革的路徑也有待進一步“上下結合”,國企改革上下結合要做到,上面有框架,下面有試點。試點的前提是允許企業放開地進行探索,設立容錯機制;第三,國企改革的動力機制有待進一步平衡,我們現在的約束多,而激勵少,國企改革推進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不平衡。在企業層面,推進改革的激勵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在激勵和約束不對稱,改革很難推行下去。

國企改革的試點有待進一步系統化

央企層面推出“十項改革”試點,但是每個企業都只是進行單項試點,缺乏系統性。任何企業推行改革,都應該是綜合性的。一定要是一個系統性,所以所有的改革都是系統的。我認為有八個執行誤區,就是說認識有問題,混合責任制改革就是股權多樣化,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是股權多樣化改革的十分之一,混合所有制一定是國有和非國有的股權的混合,忽視了分類分層,忽視了法律法規的前提,重權股、輕治理,重約束、輕激勵,重結果、輕過程。混合改革是一個互相進步的過程,所以要有一個過程,真正解決這些執行難應該從幾個著力點,這幾個原因是執行起來很難。

破解執行難的著力點之一:必須以對每家國企進行分類、並向社會公佈為前提。針對公益類、競爭性商業類,戰略性商業類的劃分,有不同的國資監管機制,混合所有股權結構中的國有持股比例要求不同,企業治理機制也有差異。現在國資委已經分類分完了,但是有一點沒有做,一定要向社會公佈這類企業是什麼類型的。

直到現在還有人罵國企,你為什麼搞房地產,如果你掙不來錢又說,你拿著這麼多的國有資產,所以一定要說清,如果我是公益類企業絕對不能做房地產,如果我是競爭性的當然可以做房地產,所以關鍵一定要說清是哪類國企,如果你是個壟斷型的企業,一定是競爭性的國有企業,員工持股持的多,是靠你新增的貢獻得到的,所以一定要有這麼一個功能定位和資本的分類,國有企業領導人管理體制:“集中統一”轉向“分類分層”;破解執行難的著力點之二,實質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堅持整體協同推進,一定要一起推進,我們說一個試點不能做別的,實際上就是協同不到一起;破解執行難的著力點之三,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平衡改革的動力機制。

使命決定組織的戰略,有了戰略,組織結構一定要調整。國企改革具備了這樣的使命,但是要推進的話,要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深化改革甚至有可能重構組織機制,應該是未來的當務之急。因為我們強調說你要放管服,而且做的很好。但是放管服是不夠的,還要深化政府機構改革,上面是國家國有經濟管理委員會,下面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管理委員會,這樣就符合我們組織結構的調整。

將來改革的權利主要放在中間層,所以總體國企改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而且一直支持我們體制改革的核心,現在我們仍然在推進,所以其實到現在已經規劃的很好,所以我們更要執行,要破解執行難的問題。

野三坡論壇|黃群慧: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

野三坡論壇|黃群慧: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