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雜談〗曾國藩的十大智慧盤點

〖古今雜談〗曾國藩的十大智慧盤點

一、曾國藩的修身之術

修身養性是自我完善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大業的第一步。曾國藩主張不管是讀書做學問,還是待人接物;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為官從政,全部都有修身的大學問體現其中。因此,曾氏的一生非常講究修身,將“修身”與“齊家、治國、平天下”聯繫起來,並處理得有條有理。曾國藩修身的方法可謂高明之至,堪為後世楷模!

修煉涵養,享受成功與快樂的人生

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慎獨心安,在獨處時加強自我管理

恭敬謙虛,做真正的君子

靜心養性,保持一顆寧靜的心

淡泊名利,擁有超然物外的豁達心境

時常內省,不斷地改正自己的過失

持之以恆,磨鍊自己的品格

  二、曾國藩的做人絕學

立業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做人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而曾國藩是一位在做人方面非常有智慧的人,所以他能夠在戰場上躲過明槍暗箭,在官場上步步為營、節節走高,在社交場上如魚得水。因此,曾國藩的做人絕學和為人之道對後世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堅卓之志,金丹換骨

與人為善,取人為善

勇於擔當,挺身入世

人以機巧,我以誠愚

寬以待人,可服眾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

交人交心,擇人而從

倔強之氣,自立之本

天道酬勤,勤能補拙

三、曾國藩的處事之方

任何一個有所成就的人,在處事方面都有自己的見解。曾國藩從一介布衣成為活躍在時代風頭浪尖上的人物,在京師十年七遷、連升十級,主要是因為他有著高人一等的處事之方。他的這些處事智慧對現代的我們來說,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勝者強,自強者勝

挺而不棄,在逆境中堅持

嚴戒自傲,切勿多言

事成於專,專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首尾不懈,貴在堅持

藏鋒納銳,低調行事

穩慎為先,凡事不能操之過急

克服懶惰,懶惰是萬惡之源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忍辱負重,“打脫牙,和血吞”

四、曾國藩的識人之智

據說曾國藩但凡用人,必要先看其相。曾國藩博覽群書,精通相法,乃面相識人高手。觀貌識人先察骨,然後考察整個面部和形態舉止。《清史稿曾國藩傳》上說:“國藩為人威重,美鬚髯,目三角有稜。每對客,注視時不語。見者悚然。退則記其優劣,無或爽者。”曾國藩是一個謎。本章通過闡述曾國藩的識人之智,展示他的人生謀略,以供讀者學習。

觀神識人

當辨剛柔

姿容相貌,可觀個性

相人之要,情態為先

以音觀識,以聲觀形

五、曾國藩的用人之法

曾國藩認為“國強之強,以得人強”,他認為用人是萬事之根本,成大事者必須學會識別和運用人才。曾國藩手下人才輩出,這為他成就豐功偉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這些都離不開曾國藩的用人智慧。曾國藩的重人、識人、取人、用人之法已成一體,高度體現了一代大師的穎悟和睿智。時至今日,曾國藩的用人智慧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借鑑意義!

不拘一格,廣收人才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知人善任,用人為才

忠義血性,與之共謀

量才施用,揚長避短

以誠待人,便可得人

合眾之私,成己之功

選用良材,忌用朽木

精心育才,治事育人

六、曾國藩的齊家之略

曾國藩的治家理論格外引人注目,至今在民間仍享譽甚廣。他的齊家理論以“和”字為中心,鋪陳開來,尤其是反對奢侈,主張勤儉持家,反對驕奢淫逸,培養子女自立精神,等等。這些真知灼見在今天仍熠熠生輝。讓我們從曾國藩的齊家智慧中吸取營養,實現家和事興吧!

和:家和則福自生

勤:家庭興旺的秘訣

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孝:孝友為家庭的祥瑞

儉:以儉持家,力避驕奢

愛:以關愛之心對待家人

謙:仗勢欺人,敗家之道

七、曾國藩的教育之方

曾國藩的教育之方讓曾氏家族跳出了“富不過三代”的歷史怪圈,成為了百年而不衰之家族。其長子曾紀澤在曾國藩死後成蔭出仕,刻苦學習英語,成為了一名傑出的外交家。清代末年,在與沙俄談判中,他憑著堅強的鬥志和談判藝術,從沙俄手中奪回了伊犁城。其次子曾紀鴻是著名的數學家,還精通天文、地理,著有《對數詳解》、《圓率考真圖解》,並且計算出了第100位的圓周率。其孫輩則多出國留學,成為了著名的學者。曾國藩的教育之方,直到今天還給我們以非常重要的啟示。

八字家訓

言傳身教皆而有之

量力而行,教之以禮

耕讀傳家久,詩書濟世長

教育子孫勤苦節約

教育子孫讀書明理

子孫貧富,各有命定

  八、曾國藩的為官之道

在曾國藩的身上有著理性的冷靜。在官場上不管是得意還是失落,曾國藩始終能正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曾國藩有自己的官場哲學。他從不和人爭名逐利,不居功自傲,不恃才傲物,不狂妄自大。他認為,自古以來,身居高位,掌握重權的人,每天都處在憂患之中;至於成敗禍福,則完全取決於客觀因素。

為官之要,愛民為本

居官耐煩,第一要義

屈心抑志,堅韌度難

以身作則,嚴以律己

拔出腐草,懲治貪官

位高權重,保持清醒

不貪虛名,亦不居功

積極入世,敢於進取

靜觀風雲,洞察秋毫

宦海沉浮,低調收斂

儉約廉正,為官之本

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九、曾國藩的治軍之謀

曾國藩作為晚清統治集團的重心人物,為延長清王朝半個多世紀的壽命立下了汗馬功勞,並贏得了“中興名臣”的顯赫名聲。其在近代中國軍事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不可低估。曾國藩的治軍韜略具有深遠的影響,很多後世之人都曾推崇他的治軍之謀!

用兵穩甚,穩中求勝

育兵老道,仁禮帶兵

堅持己見,不受牽制

法立令行,以嚴治軍

屢敗屢戰,挑戰強敵

以奇用兵,出奇制勝

久戰之法,意志取勝

忍讓退縮,後發制人

審時度勢,大局為重

  十、曾國藩的安邦之略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很多知識分子的人生追求。曾國藩也不例外。他位卑之際不忘憂國;位顯之時,更是夙興夜寐,以高人一籌的見識辦洋務,興譯館,遣學生,時時踐行“平天下”的古老話題。他既扮演著知識分子的角色,開始其漫長的心路歷程,又肩負匡扶國家的責任。他以大局為重,開展洋務運動,挽救國難,漸圖自強的思想,受到有識之士的推崇。

忍辱負重,漸圖自強

和戰之爭,顧全大局

大事苦爭,小事放鬆

謙忍為先,借力使力

博採眾長,強國之道

洋務之識,挽救國難

〖古今雜談〗曾國藩的十大智慧盤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