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說起喝酒,中國人有一種心理情結,認為能喝的人豪爽、大氣、義薄雲天,把喝酒當成了一種生活儀式,其實,在喝酒這方面,日本人也不遑多讓,以至於幕府將軍專門頒佈了數道禁酒令,限制酒徒的肆意妄為,但還是擋不住日本群眾的喝酒熱情,酒徒們甚至舉辦了“大喝會”來比拼酒量。任何社會現象都有深刻的歷史邏輯,日本的酒文化根植在武士文化之中,有一種特殊的無可奈何的悲涼感。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江戶人的酒量——正史與野史

根據日本史料記載,19世紀前期,江戶(東京)市民每年喝下超過90萬桶的清酒。裝酒的桶叫“四鬥桶”,實際容量約為三鬥五升,因此90萬桶實際上是56700升。假設當時的江戶人口是一百萬人,每人的平均消費量約為一天155毫升。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跟過去相比,現代日本人酒量如何?根據日本政府統計的2011年度“酒類銷售(消費)數量等情況表”,可以發現東京人喝酒最兇,成人平均一天消費301毫升(全國平均是224毫升)。

相較之下,似乎現代日本人的酒量漲了。然而這是以成人人口計算的數字,以所有居民來計算,人均每天255毫升,和江戶時代的差距並不是很大。不過,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只喝清酒(日本酒),酒精度一般6度;而現代人消費的酒類將近一半是啤酒或發泡就,它們的酒精濃度只有清酒的三分之一,單論酒精度數,江戶人沒有輸給現代人。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但還應該注意一點,江戶的市面上流通的不只清酒,還有大量的濁酒,而這部分酒的數量沒有被記入歷史。始於天保四年(1833)的大饑荒導致米價攀升,為了抑制米價,幕府命令降低釀酒量,減少至原本許可量的三分之一。

由於幕府的限制,江戶市面上流通的酒大幅度降低,但是對於酒的需求市場還在,於是出現許多釀造濁酒的人,利用濁酒填補清酒需求。根據天保七年(1836)的紀錄,原本“以釀造濁酒為生者”共330人,到了天保八年(1837)增加了1533人,合計為1863人。如果將這部分不載於正史的濁酒產量一併計算,江戶市民消耗的酒量就很大了。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出現於1796年的笑話集《輕口筆彥咄》就記載江戶人的酗酒情況,書中描寫三都(江戶、京都、大阪),分別介紹到“江戶重酒”、“京都重穿”、“大阪重吃”。在所有人眼中,江戶是個泡在酒罐子裡的城市。

幕府將軍德川綱吉發佈《禁止酗酒令》

江戶市民酗酒的毛病,在西方人的眼中也是一種匪夷所思的奇景。公元1563至1597年到日本傳教的葡萄牙人路易斯·弗洛伊斯在其著作《日歐文化比較》中寫到:

“我們不會喝酒喝到超過限度,也不會有人一直勸酒。日本人會不斷互相勸酒,有人因而喝到嘔吐,有人因而酒醉。”

“我們覺得喝酒喝到不省人事是一種恥辱,十分丟臉。日本人卻以此為榮……”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路易斯·弗洛伊斯提到西方人與日本人飲酒的差異,其實存在於整個東亞的生活習慣中,日本人互相勸酒,一直到喝醉,而且只有喝醉才算是到位了。面對這種不體面的情況,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決定加以管制。

德川綱吉於元祿九年(1696)八月十七日發佈公告,主要說了三點:

第一、很多人喝醉後,雖然處於無意識狀態,但做出了違法亂紀之事,一律按清醒算。

第二、不得強逼客人喝酒。如果有人發酒瘋,灌酒的人同罪。

第三、減少賣酒者,減少酒類供應。

德川綱吉禁止的正是弗洛伊斯指出的不良飲酒習慣:喝多了發酒瘋和強逼他人喝酒。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德川綱吉

德川綱吉在歷史上素以愛護動物出名,他頒佈了“生靈憐憫令”禁止日本人殺狗,但其實除了討厭日本人殺動物,他也不喜歡日本人喝酒。所以日本官員當時都互相提醒:將軍討厭酒,須各自剋制,同時告知部下剋制。

由於這道公告沒有引起重視,第二年幕府再度頒佈《酗酒禁止令》。為了降低飲酒人數,這次增加了飲酒成本,幕府開始向江戶的酒廠“抽稅”(營業稅)。這筆營業稅一則是用來填補當時已經惡化的幕府財政,同時也希望通過增稅來調高酒價,以降低市場對酒的需求量,抑止百姓酗酒。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營業稅不僅針對江戶,最終擴大至全國的酒廠,據《正寶事錄》記載,酒的“售價高於當時市價的五成,多出的五成作為營業稅上繳國庫”。營業稅完全被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引發了眾多酒徒不滿。德川綱吉在寶永六年(1709年)一月薨,同年三月營業稅就被廢除了。

《酗酒禁止令》是基於德川綱吉個人對酒的厭惡所頒發的命令。因此儘管酗酒禁止令並未撤銷,但還是隨著德川綱吉的死而名存實亡,後代的將軍也不再頒佈相同的命令。

幕府再次出手,酗酒武士沒收雙刀

德川綱吉死後,幕府雖然放寬了對酒的禁令,但並未放鬆對醉漢的管理。針對發酒瘋的醉漢而引發的治安問題,當局制定了嚴格的法規,下重手懲戒。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德川吉宗

在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授意下,特別創制了針對醉漢的法律,特別說明了武士喝醉後殺傷人的處罰辦法:

第一、“發酒瘋殺人者”死罪。

第二、“發酒瘋致人受傷者”,高低級武士有不同的處理辦法,越是高級的武士受罰越重,如果沒錢支付傷者的醫藥費,則需要把長短兩把刀交給傷者。刀對於武士來說就是臉面和生命,從這裡看,對於武士酗酒鬧事的處罰不可謂不重。

第三、“發酒瘋而毆打人者”的罰則與第二條傷人條款相差無幾,唯一不同的是武士如果無法支付罰款,無須交出長短兩把刀,而是將持有的其他財產交給受傷者。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這項法令雖然嚴格,但卻治標不治本,沒有禁止飲酒。日本有句俗話說“江戶的特色是火災和打架”,所以,基本上一有人喝醉,就會當街打架,治安問題很突出。

江戶飲酒浮世繪——武士的沒落

雖然當局三令五申,不準酗酒,不準酒後鬧事,但當時的人不以為意,反以酗酒為榮,甚至還舉辦了比較酒量的“大喝會”。大喝會出現時間很早,根據《近世奇蹟考》(1804年)記載:慶安年間(1648—1652)頻繁舉辦酒戰。喝酒的人分為兩方,邀請酒量大的人擔任雙方大將,酒徒們充任酒兵,以大杯喝酒,比賽酒量,最終分出勝負。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大喝會這種奇葩的活動到了19世紀又再度流行。根據當時人的筆記,所謂的大喝會邀請酒豪與不善喝酒的人分坐左右兩排,由主辦人記錄雙方吃喝的數量,並張貼出來,供看熱鬧的群眾觀摩。

筆記還記載了一場大受歡迎的大喝會,中屋六右衛門為慶祝生日,舉辦了一場“酒戰”,邀請了各路酒豪。當天參賽者約一百多人,準備了六種酒杯,最大的一杯容量將近三升。比賽結果是下野小山的佐兵衛喝了七升多,吉原的伊勢屋原慶喝了三升多,大阪屋長兵衛喝了四升多……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雖然數字有些誇張,不過也證明了江戶是一個酒徒聚集的地方。為什麼日本人如此熱衷於飲酒呢?這個問題得從武士階層的沒落說起。

日本武士的古典稱為“葉隱”。《葉隱聞書》是江戶時代流傳的武士修養書,可以說是一部關於武士言行舉止的“論語”,所以又稱《葉隱論語摘抄》。“葉隱”一詞源於古詩,意指武士就應當像樹葉的樹蔭,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為主君奉獻終生。這本書一開始就寫“武士道者,死之謂也。”要求武士為了主人的事業慷慨現身。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武士是為主人征戰的附庸,問題是江戶時代日本閉關鎖國,武士毫無用武之處,於是他們的身份認同開始出現混亂——如果不打仗,還要武士幹什麼?同時,由於地位和作用的下降,武士們的收入也一落千丈,吃喝都成問題。雖然自己身份很高,但生活還不如“低賤”的商人體面。

日本酒文化與武士的沒落:將軍禁酒令擋不住的“大喝會”

時代的拋棄和生活的艱辛,造成了日本武士大量酗酒的問題,由於武士酗酒,很多模仿武士言行的平民也開始了醉生夢死的生活,全社會的自發行為,最終造就了日本的酒文化和酒問題。

《幕末御觸書集成》

《御觸書寬保集成》

《輕口筆彥咄》

《正寶事錄》

《德川實紀》

《德川禁令考》

《近世奇蹟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