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抗战期间拒不与日本人合作

第一个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抗战期间拒不与日本人合作

吴佩孚登上《时代》封面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是北洋军阀的首脑人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时人称为玉帅。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情至性,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他是第一位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

1935年10月,日本人掀起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实质上是要成立华北伪政权以达到其逐步占领全中国的野心。日本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对华北伪政权的"总统"认为当时住在平津的官僚军阀以靳云鹏和吴佩孚最为理想,他计划以靳云鹏、吴佩孚之一为总统,如两人同时上台,则分任总统、副总统,而以曹汝霖为总理。经过分头接洽以后,靳云鹏以"礼佛有年,无心问世"的话辞谢,吴佩孚则说:"我诚不能于国民党合作,但也不能在日本保护下治国,如要我出山,则须日本退兵,由我来恢复法统。"当时,吴佩孚的府第门庭若市,上门来拉拢吴的汉奸走狗络绎不绝,吴佩孚始终不为所动,他告诫自己的旧部:"若另组政府,实国家不幸中之尤不幸矣。自治者,实自乱也。"

第一个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抗战期间拒不与日本人合作

吴佩孚戎装像

"七七"事变后,北平危急。吴佩孚拒绝南逃,在客厅的墙壁上挂上了关羽和岳飞的画像,设置香案祭拜,以示自己以关羽、岳飞为榜样,忠肝义胆,誓死不与日本人合作的决心。

北平陷落后,投降日本的江朝宗上门劝降吴佩孚,吴佩孚骂道:"你年纪比我大,还当日本人走狗,卖国求荣,真是白发苍苍,老而不死。"遂与江朝宗绝交。日本人企图用威逼利诱的手段逼迫吴佩孚出山,但是遭到他的拒绝。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十分恼火,采取强硬手段强迫吴佩孚召开一次记者招待会。吴佩孚在招待会上,首先亲笔撰写一幅长联:"得意时清白乃心,不怕死,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入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接着他向在场的中外记者表示:"本人认为今日要讲中日和平,唯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日本无条件的全面撤兵;二、中华民国应保持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三、日本应以重庆的国民政府为全面议和的唯一交涉对象。"吴佩孚的态度令日本人大为尴尬和恼羞。

1939年11月,他因吃羊肉饺子被骨屑伤了牙齿,日本特务芳太郎介绍一个日本医生为他治疗,1939年12月4日,吴佩孚因牙疾复发、高烧不退,请日本牙医看病后卒死。(人们普遍认为吴佩孚死得蹊跷,但由于缺乏资料的佐证,吴佩孚是自然病亡还是被日本人害死至今仍是个谜。)噩耗传出,北平的日本占领军和汉奸政权隆重祭奠了这位不肯屈就的大人物,甚至连日军侵华最高司令官也参加了公祭仪式,而华北沦陷区的各省市三日之内均下半旗志哀。

第一个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抗战期间拒不与日本人合作

蒋介石亲撰挽联"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共产党人董必武评价其:"(吴佩孚)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抗战胜利后,为表彰其保持晚节,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