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蕾斯文案頻頻上熱搜,核心就靠這三點!

熱點追得快、文案寫得妙——被視為國內社交廣告標杆的杜蕾斯,在與合作七年的業界"最佳CP"環時互動解約後不到半年,就因為和餓了麼、喜茶聯名廣告的"下流"文案而慘遭"翻車"。

杜蕾斯與喜茶合作的文案,將人的體液與奶茶進行"相似聯想",這種重口味的性暗示,分明是不顧同桌女生講黃段子的中年大叔同出一轍。與餓了麼的合作文案"餵飽每一張嘴",更是無聊猥瑣的低級性暗示登堂入室。

而之前說起杜蕾斯之前的聯名文案,出來的營銷效果不得不讓各位看官為之嘆服:

杜蕾斯X綠箭

感謝你的掩護@綠箭-你我清新開始

杜蕾斯文案頻頻上熱搜,核心就靠這三點!

杜蕾斯X宜家

#感恩節#感謝你的菲亞伯會議椅@宜家家居IKEA

杜蕾斯文案頻頻上熱搜,核心就靠這三點!

杜蕾斯XLevis

#感恩節#感謝你的口袋@Levis中國

杜蕾斯文案頻頻上熱搜,核心就靠這三點!

好像大家對文案有了不一樣的閱讀追求,不再是的幾行字的閱讀體驗更多的是關注文案帶來的情緒體驗,能夠真正和閱讀用戶產生真正共鳴的才是好的文案。

對於文案人來說,互聯網時代信息碎片化,熱點信息層出不窮,如果沒有很好的抓住用戶訴求的點,就會錯失一個好文案的機會。

不管變化如何,最基本的文案有以下三點需要注意,看似簡單但也是最核心的基本。

01 文案寫給誰?

文案這事,說白了其實就是用對的方式向對的人講對的話。

很顯然,再好的內容,對象錯了就容易對牛彈琴。再者,如果針對的人群多了,那也很難講出大家都覺得對的話。

文案需要鎖定精準目標人群,哪怕是說出只有他們聽得懂的話也沒關係。如果你有很多話要給不同的人說,那就對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話來講。最關鍵是你要足夠了解目標人群。

越是瞭解目標人群,你就越知道該寫什麼,什麼樣的文案能擊中他們,什麼方向是他們願意看的。

如果你不懂文案寫給誰,不夠了解他們。你寫的文案針對的是所有人,沒有一個具體的角色,那就會喪失文案精準傳達的穿透力。

對於文案目標群體,大家都知道有目標人群畫像之說,比如用戶年齡、性別、學歷、職業、收入、婚否,還有消費狀況、生活愛好、如品類偏好、是否有房、是否有車等等,根據不同需求,群體畫像也不相同。

杜蕾斯文案頻頻上熱搜,核心就靠這三點!

江小白寫給年輕人,其文案特點就是——通過廣告說出喝酒人的心聲:關於生活、關於理想、關於愛情、關於兄弟,表達出喝酒人藏在心底最深的情感。

杜蕾斯寫給成年人,其文案特點就是——善於利用每一個熱點每一個節日和自身產品做結合,小清新中帶一點旖旎的曖昧,獨到的文字裡麵包含了深深淺淺的愛意和說不清道不明的羞澀委婉。

網易雲寫給每一個自己,其文案特點就是——每一個文案來源都來自於真實的"自己",每一個文案都是一段故事,簡短的幾行字包含了對感情的遺憾、對生活的無可奈何,每個人都能夠深切的感受到每一條文案帶來的情緒。

02 賣點是什麼?

在瞭解精準目標人群后,這部分人最關心的是什麼?他們為什麼買你產品呢?

很多人經常會重心失調,寫了很長很長的文案想要賣出自己的產品,看過去卻都是在介紹自己是誰。

產品有賣點,這毋庸置疑,能拿出來銷售的產品當然都是有賣點的。而且你會發現,每家都能拿出一堆依據來支持各種賣點。

但有一點,賣點不是自嗨,它必須是以用戶痛點為中心,確確實實是有市場的、是剛需、是有競爭力的、是用戶關心的。

如果你僅僅是把一個產品的一堆所謂賣點進行羅列,肯定是很難打動用戶,一方面目標太過於分散,文案不能聚焦。

杜蕾斯文案頻頻上熱搜,核心就靠這三點!

所以,賣點需要集中,在寫文案時需要牢牢抓住能打動用戶的1-2個關鍵點,其他賣點你可以用,但一定是協同。

如果你的核心賣點確實有幾個,你也可以對不同的人群或者在不同的場景推不同的核心賣點,同樣集中突破。

另一方面,賣點需要經過驗證。

每個產品大家都能想出一堆賣點,一個碰頭會都能爭得臉紅脖子粗,誰也說服不了誰。

宜家的賣點文案做的很出色,有從產品本身來,也有從品牌價值來,還有從用戶感受來的,這些文案都賦予了產品不一樣的生命和活力,同樣也在這個過程中給予了宜家更多的關注度。

相較其他同類產品,宜家的產品廣告是比較少的。

少,但不影響目標受眾的接收,這是深諳口碑傳播的宜家,懂得讓顧客成為產品的傳播者。它的產品文案通常也"與眾不同",不僅僅是產品介紹,更多的,讓消費者看到這是一件有情緒的產品,而非只有功能性。

杜蕾斯文案頻頻上熱搜,核心就靠這三點!

杜蕾斯文案頻頻上熱搜,核心就靠這三點!

杜蕾斯文案頻頻上熱搜,核心就靠這三點!

03 文案在哪發佈?

目標人群,在哪兒最聚集?

不同的目標人群,對應推廣渠道不同,文案的目的也不同。換句話說,需要根據自己的目標人群和廣告目的,找到適合的渠道。

至於你的精準目標用戶到底在哪個渠道,感興趣的內容是什麼,其實把"文案寫給誰"這一步做紮實了,答案自然也就出來了。越是目標人群分析下足了功夫,渠道就越好找。

目標用戶都有訴求,只是不同的平臺上的用戶可能會存在一些階層上的差異,雖然說人人生而不同,但從心理學角度,我們的相似之處比不同點要多,因為我們生來就有八種慾望:

① 生存、生活享受、延長壽命

② 享受食物和飲料

③ 免於恐懼、痛苦和危險

④ 尋求伴侶

⑤ 追求舒適的生活條件

⑥ 與人攀比

⑦ 照顧和保護自己所愛的人

⑧ 獲得社會的認同

可以通過不同平臺輸送不一樣的文案,通過軟文來提升品牌自身的價值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商家最常用到的一種有效網絡推廣手段,在不同的渠道之下,軟文推廣的開展產生了差異化的特徵。

杜蕾斯文案頻頻上熱搜,核心就靠這三點!

因此,就必須要清楚的瞭解到,投放渠道可以劃分為那些類型,只有認清這一點,才能根據不同的分類來準備不同的策略和內容。實際上,根據要達成的目的不同,軟文推廣的渠道可大致劃分為"展示類"和"興趣類"。

展示類的渠道,所要達成的目的就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將產品的賣點直接告知用戶;因而文案內容的特點就在於以展示產品的賣點為主,帶有"自賣自誇"的屬性。

興趣類的渠道,所要達成的目的是激發用戶興趣、吸引點擊。因為它跟"展示類"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用戶在打開某個APP之前,並沒有明確的購買目的。

總結

一個文案人群、賣點、渠道這3個點一定是少不了,雖說文案人得不斷汲取新知,但越是基本的點越需要用心去思考。

而最終我們文案的目的就兩個:

1、改變用戶的態度(對產品從不知道到知道,從無感到好感)

2、促使用戶行動(即產生轉化率,讓用戶看了文案之後下載或購買產品)

美國著名網絡營銷專家尼克·歐斯本在他的著作《網絡文案》中說:"點進你最喜歡的網站,拿掉光鮮的設計與科技, 最後剩下的只有文字。這是在網絡上做出區隔的最後手段,也 是最好的方式。"

真正優秀的文案,可以讓銷售變成"多餘",深度修煉需要時間也需要自我消化,所以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