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坦克戰車部隊”,可運軍糧也可衝鋒,為岳飛後代所設計

清代的“坦克戰車部隊”,可運軍糧也可衝鋒,為岳飛後代所設計

(電影《最終兵器:弓》)

1728年6月,清軍取道八年前驅逐準噶爾的路線,由南北兩路同時進藏。部隊剛剛入藏,尚未與叛軍正式開打,阿爾布巴就已被頗羅鼐所擒獲,這使清軍剩下來的任務變得更為輕鬆,不久便得以肅清叛軍殘部,徹底平息了叛亂。

自此,雍正加快了討伐準噶爾的軍事準備。首先是挑選和訓練出徵兵將,對於如此重大的西北戰事,自然要調撥駐京八旗參加,但雍正對八旗中的漢軍有看法,認為他們平時耽於安逸,不肯演習,導致騎射技術生疏,難以勝任戰事,現在縱使勉強調去打仗,也派不上什麼大用處,所以索性就不派他們了。

八旗的兵員數本身就不多,少了漢軍,就更加捉襟見肘。在這種情況下,雍正只能考慮重用和選募地方上的綠營。清代筆記中載,雍正曾招募天下壯士,成立了數千人的一支部隊,稱為勇健軍,又說勇健軍的士兵都是力大無窮的好漢,最厲害的能拉開二十石的強弓,還能舉起千斤重的大刀。

清代的“坦克戰車部隊”,可運軍糧也可衝鋒,為岳飛後代所設計

(電影《最終兵器:弓》)

古代一石少說點也有二三十斤,二十石那是什麼樣的硬弓?可見這與千斤大刀一樣,都只是一些民間的噱頭。不過雍正在挑選綠營兵將方面確實還是很嚴格的,對他自己的話來說,“殊非草率從事”,除了士兵必須是“行伍中出格精壯”者外,基層將領也均為“鎮協中優等人才”。

西北距內地較遠,要深入敵後進行作戰,保障軍需供給的壓力很大,雍正為此建立了專門機構——軍需房。軍需房人員除原有的內中堂成員外,又將川陝總督嶽鍾琪等前線將帥納入,雍正集中這些軍政精英,一起秘密商量兵馬糧餉屯守進取的方略。

駱駝、騾馬是古時運輸的主要工具,西北用兵為長途運輸,馱騾自然不可或缺。雍正雖然從各省徵用了大量馱騾,但仍不夠用,再買的話代價太大,而且還得考慮到馱騾在戰場上易受攻擊,一旦出現損失,便會對供給保障造成影響。

清代的“坦克戰車部隊”,可運軍糧也可衝鋒,為岳飛後代所設計

(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

雍正讓大家籌謀良策。嶽鍾琪提出了車營法的建議,辦法是製造一種寬二尺、長五尺的戰車,用一人推輦,四人保護,即一車五人。按照這一單位推而廣之,每五車為一伍,每五伍為一乘,每四乘為一隊,每十隊為一營,稱為“車騎營”。

車騎營在行軍時用戰車裝載軍糧軍衣,以人力代替馱騾,駐防時則將戰車作為營盤,對大營進行保護,到了作戰的時候臨時拆開,各負其責:兩隊在前,進行衝鋒格鬥,三隊隨後跟進,其餘五隊保護大營,劫殺可能衝入的敵軍。

雍正採納了這一建議,下令打造戰車,並挑選滿洲護軍作為車騎營的骨幹,同時密令河南、山東、山西三省督撫從各省步兵中挑出兩千人,要求是不必擅長弓馬,但一定要會放鳥槍,以便用於車戰。

清代的“坦克戰車部隊”,可運軍糧也可衝鋒,為岳飛後代所設計

(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雍正大傳:朕,就是這樣漢子》)

實體書《雍正大傳:朕,就是這樣漢子》已出版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