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的武器对后来的武器发展影响究竟多大?

军武文斋


就从轻武器来说吧。

MP40虽然说中规中矩的火力,马马虎虎的威力,没啥亮点的自由枪机。但是它算是第一款把聚合材料替代木头,用在枪身和我握把上,且大规模量产的武器。这对后来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用来减重的枪械设计思路而言是个前瞻性的创新。

MG34/42虽然说射速可怕,但实际上这有好有坏。而他们带出的通用机枪概念引导了战后诸如M60,FN-MAG(M240),PK等支援武器。弥补轻机枪和重机枪之间的火力空白。

Stg45为了节约成本,抛弃了Stg44的导气结构。转而使用滚柱延迟开锁枪机,而且使得枪管可以自由浮置。战后影响了Cetem,G3,MP5等一杆使用该种自动原理的枪械。

STG44就不用说了吧,虽然不算是真正的第一把突击步枪。但绝对是最成功的第一款突击步枪,中间威力步枪弹、自动射击、400米之内的作战方式改写了步兵作战的模式。

另外ZG-1229吸血鬼主动红外瞄具夜视夜视自有主动红外技术之后,最早规模化在枪械上的应用。也证明了主动红外系统在夜间作战的优势和可行性。


疯狗的轻武


其实在二战时期,德国搞出来的一堆所谓“黑科技”,比如什么古斯塔夫巨炮啊、什么P-1000巨型坦克啊、什么“彗星”火箭喷气式战斗机啊、什么Ho-299轰炸机啊之类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工程师们为了满足狂野男孩希特勒对武器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工程师们在德三即将走向穷途末路之时,将尚且不成熟的新兴技术强行应用到武器装备上来的产物;这些东西无论是在可靠性上还是在实用性与廉价性上都非常差强人意,对武器发展根本就没有贡献多大作用。



不过尽管如此,德国在二战中搞出的几样东西,其实还真有几个深刻的改变了战后武器装备的发展;而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V-2火箭。这个小玩意不仅仅深刻改变了战后的战争概念,而且还指明了人类的航天道路,为航天发展打下了基础。

V-2火箭是德国在1940年正式开始的对液体燃料火箭的研究工作的产物,是世界上第一种最早投入使用的弹道导弹。这一工程最早来源于1933年开始的关于对火箭应用的“A系列火箭研究计划”,由于这款火箭(确切的说叫做导弹)的名称叫做V-2,因此这项工程又被称作“V-2工程”。这一工程的研究团队核心是冯布劳恩(就是日后被美国人拐走设计出土星5号的那个)和多恩伯格。


由于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缺乏大型战略轰炸机对英国本土实施攻击,因此希特勒以及一众工程师们想到了用火箭——一种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技术成果,来代替战略轰炸机进行战略轰炸的任务。但由于V-2工程所使用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当时还并未形成大规模量产,所以德国就将当时德国的喷气式无人飞机Fl-104加以改进,设计出了V-1飞弹,但当德军将V-1用于实战时发现——这玩意实在是太差了!不仅速度慢,容易成为英国本土地面部队的活靶子,而且最要命的是,这玩意的准头和可靠性也都不行;德国总共向英国发射了8000多枚V-1飞弹,仅有26%有效的轰炸了伦敦,剩下的74%要不就是在飞行途中走偏了、要不就是出现故障提前坠毁了、再要不就是被英国的防空火力给打下来了。


而狂野男孩希特勒对V-1这糟糕的战绩根本不能接受,他将希望寄托给了冯布劳恩和多恩伯格的“V-2工程。”而冯布劳恩和多恩伯格的团队也总算没让希特勒失望,他们在经历了A-1~A-4的四代实验火箭的技术攻关之后,终于在1942年成功造出技术成熟的A-5火箭;并立即开始投入量产。但由于量产进度缓慢,因此在1944年,纳粹政府才公布了新式武器A-5火箭;戈培尔将A-5火箭命名为“复仇火箭”,V-2火箭这个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V-2高达14m,直径有1.7cm左右;它最大飞行高度为100km,最大飞行速度是4.8马赫;燃料是酒精与氧化剂。早期的V-2是由燃气舵(一块金属板)来引导它向正确的飞行方向,但是这就导致燃气舵非常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出差错,其准度和命中率也大大降低。为了解决这一情况,后来的V-2火箭改用电波导引(雷达)的方式来进行引导,但是仍然有很大的误差。


在德国投降后,美苏两国分别瓜分了德国有关V-2的技术资源和人才,并用于发展本国的弹道导弹以及航天事业。德国V系列导弹不仅深刻的改变了战争的形势,使隔空向他国领土发动攻击甚至是毁灭性的核打击成为了可能;这间接性的促成了美苏“冷战”的格局(毕竟没人想成为导致人类文明灭亡的先锋)。此外,弹道导弹技术和液体燃料火箭引擎也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太空之路,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再到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这些技术成果的应用也都能从中轻易找到。


二战吐槽君


德国在二战末期的军事科技的确是领先于世界,并且在多个领域人未来武器的方向发展潮流。其他先不说,在1934年研发的MG-34通用机枪就引领了机枪未来方向的发展,中口径的轻、重机枪被它所替代,而重机枪也只在大口径上有所保留。而在1942研发的虎式重型突击坦克,终结了最初的轻型巡洋坦克和重型的步兵支援坦克。从那时起,各国坦克都是往重炮重甲方向发展。


在航空领域,虽然德国不是第1个研发喷气式战机的国家,但却是第一个将喷气式战机应用到实战的国家,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Me-262,美苏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机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导弹领域,以V-1为代表的巡航导弹和V-2代表的弹道导弹更是突破了天际,而这些导弹的设计师冯·布劳恩也成为美国航天的总设计师,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阿波罗”登月计划。

而除此之外引领精确指导武器的方向发展,在战争末期,为了攻击投降的意大利军舰,德国用几枚无线电精确指导炸弹就击沉了意大利的罗马号战列舰。在单兵作战装备中中间威力弹的突击步枪更是替换了栓动/半自动全威力步枪弹和冲锋枪在军队中的绝对地位。至于说美军的B-2长的像二战德国的轰炸机,但那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发展方向,但起码德国人有这样的想法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这里还是要吹一波德国了,虽然德国确实不是二战中排名前二的军事大国(美苏才是),德国的军事科技也不见得是最全面,最先进的,但是确实,德国有一些杀手锏武器、非对称武器和新概念武器确实对后来的战后军事科技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为ME262。


德国对二战后武器发展有哪些开创性的影响呢?V2导弹开创了弹道导弹时代,也开创了地对地超视距精确打击的时代,V1导弹则开辟了巡航导弹时代,ME262开辟了喷气式战斗机时代,使得人类空战进入了新时期,HO-229则开创了喷气式、飞翼式布局轰炸机设计,STG-44自动步枪则被苏联拿走搞出来AK47,甚至德国还发明了最早的激光制导炸弹和反舰导弹。


德国还研发了最早的导弹潜艇,在水下进行导弹发射,方式是潜艇拖曳几个浮筒,浮筒内装有V2导弹,潜艇航行中可以进行导弹发射,对沿线敌人进行突然打击。这种思路虽然特别,而且最终没有付诸实践,但是德国的导弹潜艇思路也开辟了战略导弹潜艇的时代,让潜艇从一种战术武器开始向搭载导弹的战略武器进行转变。


可以说,德国对战后世界的军事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别的不说,就说V2导弹吧,战争中美苏就早早制定了抢占V2导弹工厂和技术人员、资料的计划,目的就是抢夺这一改变战争形态的尖端武器资源,最后V2导弹的技术被美苏两国同时得到,两国都进行了多年的试射,美国甚至在中途岛号航母上进行了一次V2导弹发射,成为最早的海上弹道导弹测试,美苏的第一代战略导弹都受到德国技术的明显影响,可见V2的地位。


而开辟喷气式战斗机时代的ME262战斗机更是已经在二战中投入了实战,性能非常先进,最高速度甚至超过了1马赫,两台容克JUMO003发动机动力强大,在当时,一台这样的发动机动力输出为0.9吨,飞机搭载有大口径的航炮,曾经以6架ME262击落了15架B17轰炸机,完全粉碎了一次战略空袭,震动了世界,战后也被其他各国抢占研究,对战后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直接让人类空战进入喷气式时代。


以上只是部分而已,实际上,包括德国的M1935型钢盔都对世界影响深远,他独特的耳廓保护造型,引领了战后军盔设计的潮流,头部防御面积越来越大,不得不说,二战德国确实是一个创新的战争大国,只可惜这些技术最终没有转化为对人类发展的推动力,却上了战场成为战争机器,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了。


海事先锋


德军主要是在导弹、轻武器等这些兵器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MP44突击步枪。虽然早在此前的一战中就有早期自动步枪,但是在设计上还是比较原始,比如使用全威力弹的M1918自动步枪,使用中间威力弹但是设计落后的利贝罗勒自动步枪,而德国人的MP44算是终于走出了走向突击步枪的关键一步,后来各国都开始装备突击步枪,当然,像美国等则是绕了一个弯路,但是最终也走向了突击步枪的道路。

MG34/42通用机枪。此前的机枪一直是轻重分明的,轻机枪伴随步兵部队作战,重机枪用于阵地防御等作战。但是MG34/42实现了两用,常规形态可以作为轻机枪伴随步兵作战,而通过加装三脚架(虽然像此前的麦德森机枪也能加装枪架,但是毕竟弹匣供弹,火力有所欠缺),可以提升射击稳定性,进而提升有效射程,后来各国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通用机枪。

导弹。纳粹德国在导弹方面的进步是很大的,发展了V1巡航导弹、V2弹道导弹、“莱因女儿”地空导弹、弗里茨X制导炸弹等武器,对于推动导弹这种兵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当然,同时期的美国等国也有自己的导弹类武器,但是由于现有的武器已经足够赢得战争,也就基本没怎么使用。


前沿阵地


二战之前的全民教育体系给德国人带来很多优秀的人才储备,优秀的科学家不胜枚举,武器其实就是科学家研究的心血,二战中的德军就有很多优秀的武器装备,如虎、豹式坦克系列、猎豹坦克歼击车系列,MG40机枪,STG44突击步枪,MP40冲锋枪,88mm高炮,U型潜艇,V-2火箭等,还有很多逆天的黑科技武器如古寺塔夫巨炮,太阳跑,飞艇,鼠式坦克,纳粹飞碟,还有即将研究成功的原子弹,要说对后来武器发展影响较大的有下面几种

V-2火箭开启了导弹攻击模式、拉开航天空间技术发展序幕

V-2火箭是世界上第一枚大型火箭导弹,也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使用的弹道导弹。

V-2火箭最早的用途是用于报复盟国的轰炸,用于攻击英国。

V-2火箭是现在导弹和火箭的鼻祖,最早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采用液体燃料。

1945年,德国投降前,400多名火箭专家向美国投降,成为美国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奠基人,苏联人则是缴获了大量的成品V2火箭和一些火箭专家,以此开始了自己的火箭和空间计划。

V-2火箭的出现,不仅拉开了新式作战的序幕,开创了新的战斗形式,超远程弹道导弹打击模式,而且还是得人类拥有了探索太空的技术,成为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同时由于火箭技术的存在,使得人类拥有了发射卫星的能力,在人类在通信、侦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飞跃。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开创单兵反坦克时代

为了应对1942年战场上的t-34危机,一种坦克杀手的反坦克火箭筒被设计出来,铁拳是一种简单有效单兵使用的反坦克武器,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单独使用的反装甲武器。只要抵住肩窝,瞄准后就可以发射,可以从正面击穿大部分盟军的坦克。

后来的美国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著名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并可以用直升机装载

苏联则是发展出了著名的RPG系列火箭弹和AT-1系列反坦克导弹

Go-229战斗轰炸机-带一点隐形效果的喷气动力飞翼机

看到这个图,朋友们会不会觉得似曾相识呢,这就是美国B2轰炸机的鼻祖,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无尾飞翼喷气式战斗轰炸机,其外形也是相当的拉轰,全世界仅生产了3架飞机,其中的最后一架就在美国国家航空博物馆中。

G0-229的意义重在他是历史上第一架实用喷气动力飞翼机

此外由于该飞机由于整个机体外部由大量胶合板构成,使得G0-229有了一点雷达隐身性。

吸血鬼-单兵红外夜视系统

装在黑豹上的主动型红外夜视仪

面对西线盟军的巨大空中优势,德国部队的行动只能转入晚上,因此红外线夜视仪就被发明了出来,德国开发出的红外线夜视仪,开创了辅助夜晚战斗新模式。

后来在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的马岛战争中,英国的所有枪支和火炮都配备了夜视仪,能够在黑夜中看清楚阿根廷军队的一举一动,阿根廷军队没有夜视仪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展现了夜视仪强大的视野优势。


最后不得不提德国没有研制成功的原子弹了,人类终极核威慑,在冷战时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终极压制力是多么恐怖


小油瓶侃历史


二战时期,除了建造中的航母未服役,原子弹未爆炸以外,可以说德国在武器装备上黑科技层出不穷,从反坦克火箭筒到防空导弹,从喷气式战斗机到V-2导道导弹等,影响了战后武器发展的进程,现以德国陆军装备为案例来加以说明之。


MP-40冲锋枪:战时的冲锋枪,大都是传统的木托结构,但德军装备的MP-40冲锋枪却让人耳目一新,全枪金属结构,外观相当简洁,短小精干,以聚合材料替代了原木,采用了折叠式金属枪托,属于德国军工首创,影响了日后的英国司登式冲锋枪,以及战后新型冲锋枪的发展,MP-40冲锋枪可谓一把设计超前的冲锋枪。

MP-44突击步枪:事实上是一把步冲合一的枪械,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既解决了5发栓动步枪发射大威力步枪弹时后坐力过大的缺陷;同时又较好的改善了冲锋枪由于发射手枪子弹,导致弹丸杀伤力过低的弊端;且30发弹匣供弹,既有冲锋枪的密集火力,又有栓动步枪的杀伤力,因此这是一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步兵枪械,深深影响了战后突击步枪的发展,战后第一把开发并大量装备的AK-47突击步枪,就有MP-44突击步枪的许多影子。

MG-34/42通用机枪:德国人巧妙地绕过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军不得装备重机枪而诞下的“瓜”,歪打正着地成了一代名枪,反正两脚架时是一挺轻机枪,三脚架状态时就是重机枪,都已被我等军迷写滥了,但此枪确实影响了战后机枪的发展,重机枪由此演变成了通用机枪,美军大名鼎鼎的M-60通用机枪就是以MG-42通用机枪为蓝本研发的。

虎式重型坦克:二战时期,当坦克流行37毫米、57毫米坦克炮,最大也不过76毫米火炮时,德国人已率先用上了88毫米坦克炮,注重厚重装甲防护虎式重型坦克,成了二战时德国坦克的象征,战后坦克的发展,就是朝注重装甲防护、重型坦克和大口径火炮方向发展,德国在坦克领域发展可谓独具慧眼。

综上,二战时期,德国军工确实有许多天才的发明,各类现代化武器装备不断涌现,尽管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德国最终战败的命运,但这些先进的武器以及发展理念,却为战后武器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经验,美俄的各类导弹就师从德国科学家的发明创造。


国平军史


德国人确实聪明,在发明武器这方面,思路超前,没有那个国家可以与之比拟的。

轻武器方面,当时很多的枪支的机匣多数是由一块整块钢材加工而成,工序繁杂,很难快速生产,典型代表就是美国汤普森冲锋枪,由于加工繁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很长时间内没有被军队采用。鉴于此,德国为了快速生产,用金属折叠枪托代替了木质枪托,用金属冲压机匣代替了整体切削机匣,使加工速度大大提高,非常适合战时生产,这就是mp 40冲锋枪。后来金属冲压机匣和金属折叠枪托被很多的枪械所采用。

于一战战败原因,条约规定德国不允许拥有重机枪,结果人家发明了通用机枪,可以当成轻机枪使用,安装三脚架后,就是重机枪。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希特勒电锯mg 42机枪,后来战败后,美国根据它仿制成了m 60机枪,依旧是一代名枪。

二战时实际双方交战距离在400米以内常规的步枪弹威力过大,,就把步枪弹缩短,制造出来了介于步枪与冲锋枪威力之间的中间威力弹,并生产与之匹配的冲锋枪mp 40,这实际是一个新枪种,就是突击步枪,这把枪也成为了突击步枪的鼻祖,后来苏联的卡拉什尼科夫借鉴了此枪,发明了大名鼎鼎的ak 47突击步枪。

德国二战时就开始研究原子弹和导弹。不过被盟军破坏导致原子弹没有制造出来,战败后,美国把技术资料和专家掳走,快速研制出来了原子弹,并且首次用于日本进行实战。德国导弹当时已经研制成功,只不过太晚了,对当时的战局已经是乏力回天了,后来,技术被苏联和美国得到,为其进入太空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当时还用很多突出的武器,像潜艇、豹式坦克,还有古斯塔夫巨炮等,当时都是领先于世界各国的。难怪希特勒敢于叫板那么多国家,确实是有很多的好牌可以打的。


人生如茶64883


比如Stg 44突击步枪开创了突击步枪的先河,也就此诞生了中口径短步枪弹这一概念,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依然有大量国家和地区在使用这种枪弹。还有V1、V2飞弹,又分别开创了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先河。


战争新视界


3564:那就是必须以德服人!!!而不能光靠枪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