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弱宋:明明文藝發展兩開花,大宋到底哪裡弱?

所謂弱宋:明明文藝發展兩開花,大宋到底哪裡弱?

史學家喜歡嘲諷髒唐弱宋,主角之一唐代主要是生活水平高,開元時期甚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所以生活比較開放,不那麼閉塞保守。並且魏晉南北朝後隋唐緊接而至,頗有一些瀟灑遺風,唐朝皇室私人生活只是盛世的花邊罷了。而宋朝能夠馬上得到天下,也頗重文治,怎麼就弱了呢?

所謂弱宋:明明文藝發展兩開花,大宋到底哪裡弱?

大宋是個文藝復興的好時代,文學上出現了宋詞,徽宗書法上創造了瘦金體,繪畫上有《清明上河圖》作為扛把子。這個時期也是宋明理學的濫觴。文人們尊王攘夷,當時的文壇一片大好情景。然而統治者大概是為了避免唐代的帝國主義苗頭,消極了一些,對用兵一道是不大關心的,只注重削減用兵者的軍權。這就是為了完成一個小目標,非要十幾個領導簽名,又能幹成什麼事呢?

所謂弱宋:明明文藝發展兩開花,大宋到底哪裡弱?

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是史上少見的君王之恥,畢竟兵力不少,但又發揮不出什麼作用。這就好比銀行裡存了死期的大額存款,看著多,該用的時候都用不了。武將並沒有什麼兵權,怕軍人之禍,索性讓文官來管束武將。所謂積貧積弱,是真的窮嗎?宋朝養兵的支出是不少的,然而用兵的領導彷彿請的是臨時工。此外因為福利太好,走投無路的老弱病殘投軍當做養老,所以軍隊質量是不高的。

所謂弱宋:明明文藝發展兩開花,大宋到底哪裡弱?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戰場上軍事物資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宋開國的時候,就沒有佔據好有力的資源地段。並且宋代與遼金和西夏同期,蒙古戰力又剽悍,越發把大宋襯托成一隻披著狼皮的羊。高寒地帶出好馬,東北與西北谷地氣候和食物適宜,但早已是遼國和西夏的地盤,可以說他們佔據了非常有利的地理資源,這方面的有利地位讓他們能夠更輕易地給宋朝帶來強力威脅。

所謂弱宋:明明文藝發展兩開花,大宋到底哪裡弱?

再說戰略上,宋朝消極被動防守,挨一下揍講一下和,全然沒有一點大國氣勢。秦皇漢武不說,太祖也是要鄙夷自己的子孫的。重文輕武至此也是罕見,士大夫不殺,兢兢業業為國獻身的將軍們,比如岳飛抗金卻不能一鼓作氣殺殺敵人威風,管理階級非要以權力鬥爭為綱,枉送一條好男兒性命。

所謂弱宋:明明文藝發展兩開花,大宋到底哪裡弱?

狄青苦戰西夏,從一個小兵戰至將領,按理說這要擱在漢朝,大概得是霍去病的地位,漢武帝也該倒履相迎。可惜生不逢時,史書說他是抑鬱而終。這樣的王朝,作為前線將領,難道不明白自己的處境和皇帝的心思嗎?多次立大功又不見重用,不痛不癢。正因為看到了不可避免的未來,又無法以一己之力去改變,抑鬱而終似乎也可以理解了,死後的殊榮又有誰來享受呢?

所謂弱宋:明明文藝發展兩開花,大宋到底哪裡弱?

十分有錢的宋朝因為太慫,養兵而死,讓蒙古的鐵蹄最終踏碎了雕樑畫棟和大好山河。宋朝留下的文化遺產和文化發展的地位是非常重要且崇高的,這代文人也不乏有識之士,范仲淹和狄青更是好友。但因為害怕窮兵黷武就退讓三舍實在過猶不及,可惜。但歷史的齒輪滾滾,永遠都會有新的盛世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