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究竟有沒有篡位?

歷史一書生


一直以來,人們對雍正皇帝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殘害兄弟,陰險、殘暴、狡詐到了極點,有人則認為他勤於政業,體恤民情,是一位難得的有道之君,若沒有他便難有後來的乾隆盛世。

且不論歷史評價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雍正的情商是極高的。在清初矛盾錯綜複雜的環境中,他能夠巧妙地周旋於父子兄弟之間,不但保得了自身周全,又不動聲色、不露痕跡地逐一擊敗對手,最終贏得了天下,足見其卓爾不群的一面。

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對於皇位的競爭是異常慘烈的。以皇長子胤提為首的“大千歲黨”、以皇太子胤礽為首的“太子黨”、以八阿哥胤為首的“八爺黨”均對皇儲之位虎視眈眈。胤禛最初只是“太子黨”中的一員,與皇十三子胤祥共為胤礽的左膀右臂。論勢力他不及廣交朝臣的皇八子胤禩,論受寵程度,他因“喜怒不定”,又母親烏雅氏德妃生他時只是一名宮女,遠不及子憑母貴、集萬千寵愛與一身的太子胤初。那麼,胤禛又何以在險灘密佈、步步暗礁的儲位之爭中保住自己,最終脫穎而出、君臨天下呢?

其原因就在於,胤禛深韜晦之邃,深藏爭權之心,以不爭為爭、以退為進,最終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睞,得以得償所願,繼承大統。

在眾皇子為爭奪皇太子之位鬧得不可開交時,胤禛卻似乎悠閒於局外,沒有明火執仗地參與其中,而且還替眾兄弟仗義執言,這些都被康熙看在眼中,特傳諭旨表彰:

前拘禁胤礽時,並無一人為之陳奏,惟四阿哥性量過人,深知大義,屢在朕前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真是偉人。

胤禛在這場諸皇子爭奪皇太子之爭中不顯山、不露水,以不爭之爭的鬥爭策略取得了成功。

一方面,胤禛贏得了康熙的信任,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密切了和康熙的私人感情。康熙一高興,把離暢春園很近的園苑賜給了胤禛,這就是後世享有盛名的圓明園,康熙秋獵熱河,建避暑山莊,將其近側的獅子園也賞給胤禛。

另一方面,胤禛在爭奪儲位的諸皇子之爭中,使其他皇子們認為他實力不夠,對他不以為意,不集中力量對付他,使他有機會發展自己的勢力。籠絡了年羹堯、鄔思道、戴鐸等一班謀士武將,實力大增。結果,康熙在病重之際,把權力交給了胤禛,胤禛後來居上,脫穎而出成為雍正皇帝。雍正的不爭,並不是什麼也不爭,而是棄其小者,爭其大者;棄其近者,爭其遠者。所以,不爭是相對的,爭則是絕對的。所謂“不爭”,是指小處不爭,小名不爭,小利不爭;倘若是大處、大名、大利,也許就另當別論了。

從“九王奪嫡”這一歷史事件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雍正在“不爭而爭”的過程中,主要運用了以下策略:

1.剋制自己

康熙評價雍正“喜怒無常,脾氣暴躁”,很顯然,這不是讚揚之詞,而是父親對於兒子的一種批評。雍正知道若想得到父親的進一步信任,首先就要改掉自己的毛病。於是,他一直剋制自己,“潛心禮佛”,從而使康熙對他有了極大的改觀。

2.反其道行之

太子首度被廢,眾阿哥紛紛落井下石,唯有雍正反其道而行之,努力疏通廢太子與康熙的感情。於是,康熙對雍正頗為讚賞惟四阿哥性量過人,深知大義,屢在朕前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真是偉人。

3.示敵以弱

雍正一直給對手一個假象—自己起初只是太子的一名擁護者,而後不過是一個旁觀者,因為實力相差懸殊,根本無法參與皇儲之位的爭奪。從而使對手放鬆對他的警惕。而另一方面,他則在培植自己的黨羽,十三阿哥、隆科多、年羹堯、戴鐸都在雍正登基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人以詩描繪農家插秧時的情景—“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剖其深意,這儼然是對雍正“以退為進”這一策略的妙筆詮釋。

“不爭”似乎有悖進化規律,然而其背後有更深層的道理。“爭與不爭”的辯證法,透露著一個天機:不爭而爭、無為而無不為、不爭而善勝,乃是人類社會進化的公理。表面謙退與世無爭,實則靜觀其變,以靜制動,這正是雍正的過人之處。


天天開心歷史


討論雍正是否正篡位的問題,其實焦點就在於康熙“傳位遺詔”上。究竟有無遺詔,遺詔是真是假,直接關係到雍正究竟通過何種途徑登基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本人頭條號原創文章 )


作為發明恐怖暗器“血滴子”的嫌疑人,雍正身上髒水太多,一貫被懷疑是篡改康熙遺詔的黑手。比如將“傳位十四子”篡改為“傳位於四子”,還有就是“傳位於胤禎”改成“傳位於胤禛”等等。由於遺詔除了漢文版本外,還需同時有滿文版本,因此這樣的篡改純屬無稽之談。


第一個問題,康熙傳位之時,究竟有無遺詔?答案是沒有。這一點,是雍正自己提出來、並且他兒子乾隆也認可的。

根據《雍正實錄》的記載,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八月十七日,雍正召集大清國中央領導班子全體成員開會,說了這麼一段話:“我聖祖仁皇帝(康熙)為宗社臣民計,慎選於諸子之中,命朕纘承統緒。於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倉猝之間,一言而定大計。” 這段話明面上有兩層含義:第一,康熙確實傳位於雍正;第二,是在“倉猝之間”,通過“一言”(口詔)完成了傳位的流程。 由此可以推斷出第三層含義,就是雍正即位之時,現場並未出現康熙傳位遺詔。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來了,如今清宮檔案中的那份“傳位遺詔”,究竟是何來歷呢?

一般存在以下四種可能:

1、此遺詔確實由康熙親自準備,並且確實傳位雍正,但由於康熙藏東西的能力太過逆天,“倉猝之間”找不到了,事後才被發現;

2、康熙確實準備了傳位遺詔,但並非傳位雍正,“倉猝之間”被雍正先派人取走,事後將之銷燬,並置換成如今這份遺詔;



3、康熙並未準備傳位遺詔,但確實傳位雍正,“倉猝之間”已經無法親自書寫,只能口詔,事後雍正補寫了這份遺詔;

4、康熙並未準備傳位遺詔,也非傳位雍正,“倉猝之間”雍正通過某些手段控制了大局,強行篡位,事後補寫。

第1、3兩種情況對雍正有利,第2、4則對他不利,小編個人觀點,先排除1跟2,因為實在太過扯淡。


根據史書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丑時(1-3點)康熙病危,到戌時(19-21點)賓天,中間相隔長達十多個小時,哪怕是胤禛尚未從南郊趕回來之前的寅時(3-5點),康熙宣佈了口詔,當中也有足足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事先真的備有遺詔,那麼康熙既然能夠口詔,就完全可以多說一句,遺詔藏在哪裡,然後命人去取就行了。至於胤禛提前掉包,好吧,如果他真的像影視劇演的那樣有此等通天本領,又何必多費周章,乾脆早點暗殺康熙得了。



基本上可以判定,康熙並未準備或者說來不及準備傳位遺詔,如今清宮檔案中的“遺詔”,屬於雍正事後補寫。

那麼問題只剩下最後一個,康熙的口詔是否真的傳位雍正。

剛才已經說過了,從康熙病重到賓天,中間差不多有將近18個小時的時間。而康熙的口詔是在最初的兩個小時內就宣佈的。當時在場的人員有參與了奪嫡的幾乎所有皇子(除了被禁錮的大阿哥、廢太子以及領兵在外的十四阿哥胤禵),以及見證人國舅爺隆科多。


由於隆科多是九門提督,手握重兵,支持第4點看法的人往往認為是通過他武力包圍暢春園,迫使在場眾人接受雍正繼位的結局。其實,九門提督的職責主要是守城門與緝捕犯罪分子,在未經皇帝許可的前提下,根本無法帶一兵一卒到內宮之中。因此,隆科多的主要作用是維持京城穩定。而且,如果他真的是所謂“託孤大臣”,只要託的對象是康熙的親兒子就行了,後來也能得到豐厚的回報,沒必要一定是擁戴胤禛。


真正能掌控禁宮武力的關鍵人物是“領侍衛內大臣”,此職務除非是權臣專政,否則在正常情況下必定由皇帝最心腹之人擔任。那麼康熙晚年擔任這一職務的人是誰呢?不是別人,正是皇四子胤禛。


再結合康熙臨終前一年內,將一般需要由皇帝親自主持或者太子代為主持的祭天、祭祖大典都交由胤禛去主持這件事來看,儲君的身份已然呼之欲出。

試想一下,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身邊兒子眾多,個個心懷叵測。老人選擇將最重要的生命安全問題託付給其中一個兒子,然後把代表皇帝身份的重要活動也交給這個兒子來主持,然後卻決定將繼承權交給遠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個兒子,這合理嗎?


如果康熙只是需要胤禛替胤禵控制局面的話,那麼他必然會提前召回胤禵。當時青藏局勢已經穩定,根本不需要胤禵坐鎮,換年羹堯過去同樣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康熙傳位胤禵是不可能的。其實在最後那一年多的時間裡,朝野對於胤禛將要繼位早已心知肚明。

除了在場親自聆聽康熙的口詔外,解釋雍正合法繼位的唯一路徑,只剩下四個字——秘密立儲。


在兩廢太子之後,康熙實際上已經拋棄了自己最初的兩條原則,即“立嫡不立賢”與“公開立儲”。 如何能確保胤礽故事不再重演,那麼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公開立儲,即實行秘密立儲。

只可惜,由於過分自信或是不敢相信他人,康熙在保密尺度上把控過嚴,導致在其生命最後時刻,這項工作意外脫軌了。最終雍正雖然得以登基,卻從此飽受困擾,這也是近三百來這樁滿清第一謎案的根源所在。


故而,雍正在繼位之初,就迫不及待地頒佈了正式的“秘密立儲”制度。其目的除了消弭將來可能面臨的隱患外,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要告訴大家,康熙生前已經在“秘密立儲”,而“人品貴重”的皇四子雍親王胤禛,正是被“秘密”了的那個人。


呼嚕讀史


在影視劇裡,重複再現最多次數的歷史時期,莫過於清朝了,而反覆播重複演的清宮大戲又以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為主,也最為熟知,主要是因為這個時期“康乾盛世”經濟比較發達,人民生活相對安定,相關的野史、軼事層出不窮,尤其是雍正繼位的合法性問題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康熙後期出現“九子奪嫡”,在繼承人問題上康熙一直搖擺不定,從二阿哥胤礽到八阿哥胤禩,再到十四阿哥胤禵,都曾是康熙中意的對象,而四阿哥胤禛在諸位皇子中並不起眼,他似乎並未得到康熙的寵愛,可最後偏偏是不得寵的四阿哥胤禛登上了皇位,而最看好的十四阿哥胤禵卻失之交臂,因此人們才會懷疑他的合法性。


要知道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我們先要知道的就是“篡位”到底如何來理解,所謂的“篡位”是指封建時期臣子用非正常手段來謀奪君主帝位的行為,可是根據歷史的記載雍正是根據康熙的遺詔詔書繼承皇位的,應該是名正言順的,至於野史所說的雍正篡改康熙遺詔,將: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更是荒謬而經不起推敲的。


首先這種篡改內容根本不符合任何遺詔和聖旨的書寫方式和習慣,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這種簡陋到極點的遺詔;其次在滿清時代,任何的聖旨和詔書包括遺詔在內都會有滿漢兩種文字同時來書寫,並且是以滿文為主,而滿文中的“十”“於”的書寫存在很大的差別,不可能修改,所以說雍正篡改詔書的說法是不靠譜的。 也有人說康熙本來是把皇位傳給十四阿哥胤禵的,但康熙在年老多病的時候,卻把胤禵派到西北,若說真要傳位給他,更加立不住腳,而且胤禵以前也是八爺黨的,這點康熙很清楚,而康熙對朋黨是深惡痛絕的,如果真的要傳位胤禵,那不就等於認同了當年的八爺黨了嗎,康熙封了胤禵“大將軍王”臨行前舉行的儀式規格也相當高,這讓很多人認定康熙要把皇位傳給十四阿哥胤禵了,可仔細想想,康熙多年來刻意的從不表示要把皇位傳給誰如今卻這般明顯的器重胤禵,這不是等於告訴別人皇位的繼承人是誰了嗎?所以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轉移視線,胤禵當時還只是個貝子,沒有正式郡王或親王的封號,封了這麼一個“大將軍王”其實也是對不把皇位傳給他的一種補償。

所以康熙真正要傳位的人絕不是十四阿哥胤禵,而是雍親王胤禛。


至於說雍正在最後傳位的過程中有沒有耍什麼陰謀就不好說了,在封建社會中,即使一個英明的君主也往往要用陰謀手段和殘酷鬥爭來奪取和鞏固統治,在殘酷的歷史變革和王朝更替中,雍正即使有這種做法也無可厚非。


那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謠言來惡意中傷、抹黑雍正呢?主要是雍正繼位後對貴族加以懲治,推行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制度觸動了這些人的利益,引起了很多皇族、官僚的不滿,樹敵太多,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為了發洩對雍正的不滿,就大肆散佈謠言,說雍正篡改詔書、毒死康熙等等,往雍正頭上大潑髒水,因此民間也好,上層社會也好,都在謠傳雍正的皇位來歷不明。

無論雍正是傳位還是奪嫡,他都沒有辜負康熙晚年期望,他鐵腕手段整飭吏治,力排眾議銳意改革,設軍機處加強中央集權,改土歸元,攤丁入畝,安定邊塞,治理朝政,夙興夜寐,嘔心瀝血,終使大清國富民強,府庫充盈,四夷臣服,萬國來朝,終成乾隆時期“康乾盛世”之局面,從心而論,無論其帝位來源如何,雍正無疑都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君主,為中國歷史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遺產君


雍正皇帝雖然是一位勤政、熱愛工作的好皇帝,但是,雍正皇帝身上最大的汙點,是他當上皇帝,是因為他篡位。流傳最廣的說法是雍正更改了康熙的傳位詔書,從而取代了皇十四子胤禵,坐上了皇帝的位子。

由於受到清宮劇的影響,以及一些民間野史的影響,很多人都覺得雍正是篡位的,其實,真相不是這樣的。

一、


在現如今公佈的《康熙皇帝遺詔》中,明確規定康熙死後,把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康熙遺詔中原句如下:“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

康熙皇帝遺詔

另外,根據相關資料,以及汗語、滿語、蒙語寫就的康熙遺詔,很多人都一致認為雍正皇帝並沒有篡位的。這部分,小冷就不在這裡多說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蒐集相關資料查看。

二、

今天,小冷要給大家說的是雍正並沒有篡位,為什麼清朝時期的人,那麼多的人黑、汙衊雍正皇帝呢?

我們先來看看清朝民間野史上編纂的關於雍正篡位的說法:皇四子胤禛把康熙的遺照給改了,把“傳位十四子”改為了“傳位於四子”;隆科多更改遺詔;年羹堯更改遺詔;胤禛毒死康熙篡位。當然,上面這幾種說法是流傳最廣的雍正篡位說。

三、

在清朝的民間野史上記載的汙衊雍正的更多,尤其是胤禛當了皇帝以後。下面這則記載在《清朝野史大觀》上的汙衊雍正的故事更為荒誕。

雍正寵信的一位太監,把他的一位親戚偷偷的帶入了皇宮,並讓他在自己的房子裡參觀,正在這時候,雍正皇帝和兩個貼身侍衛綁著一個人進入了太監的住處。沒辦法,太監只得讓他的親戚藏在了櫃子裡。

那人憤怒的對雍正皇帝說:你難道不念及兄弟手足之情嗎?你用陰謀的手段篡位,還要把你的兄弟們趕盡殺絕,史官和百姓都不會饒恕你的。還沒有等此人說完,雍正皇帝就讓人把他毒死了。

四、

這個太監的親戚是一位秀才,秀才出宮以後,把他的所見所謂記在了一張紙上。沒過多久,太監來告訴他,皇帝發現了你,現在要殺你滅口,你是難逃一死了?與其被斬首,不如留個全屍,喝了我給你的毒藥,我送你回老家。於是,秀才便喝藥自殺,屍首被送到了老家,他的家人在秀才身上發現了字條。


正喜百家姓


有關雍正繼位真相現今學術界關於雍正繼位的研究觀點大體為三種:篡位說、合法繼位說以及自立說,哪一種都有自己的論點論據,而哪一方又都缺少足以定案的歷史鐵證,到底歷史的真相如何,還須各位朋友細細體會,而這也正是我為什麼不將此博文起名叫[雍正繼位真相]的原因所在。寫作與研究爭論紛呈的歷史疑案應秉承端正嚴肅的科學態度,不能‘想當然耳’,尤其忌諱先入為主和對歷史人物帶有個人感情色彩,這樣才能將歷史客觀地一代代傳承下去。有關雍正繼位的真相到目前為止一直都還是謎,而在目前所能見到的證據條件下,任何‘真相說’都是不負責任的,也是不科學的,真相還有待世人繼續深入地研究下去。

  一、康熙與雍正其人

  康熙傳位、雍正嗣統,對於這兩位君主和兩朝政治都是重大的事情,對其後的清史發展更是產生了深邃的影響,在這裡我想有必要先介紹一下這兩位君主生平。

  康熙生於清順治十一年(1654)正月,名愛新覺羅-玄燁,是順治第三子,八歲繼位,十四歲親政,十六歲時初露鋒芒一舉剷除螯拜奸黨,鞏固了皇權,而後勵精圖治,畢其一生共對清朝發展做出了八大貢獻:

  第一、削平三藩,鞏固統一。

  第二、統一臺灣,開府設縣。

  明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侵佔臺灣。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奉南明正朔(即承認南明的正統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抓住鄭經死後,其子鄭克塽年幼、部屬內訌、臺灣政局不穩的時機,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率軍統一了臺灣。設臺灣府,隸屬於福建。臺灣府下設三縣——臺灣縣(今臺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派總兵官一員、率官兵八千,駐防颱灣。從而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第三、抵禦外侵,締結和約。

  黑龍江地域在皇太極時已經歸屬清朝。清軍入關後,沙俄東進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地區,佔領雅克薩(今阿爾巴津)、尼布楚(今涅爾琴斯克)、呼瑪爾(今呼瑪)等城。康熙統一臺灣後,調派軍隊進行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國在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了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從法律上劃定了以額爾古納河、格爾畢齊河和外興安嶺為界,整個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都是中國的領土。這是中國歷史上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表明康熙帝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

  第四、親征朔漠,善治蒙古。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解決了漠南蒙古問題,康熙則進一步解決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問題。從秦漢匈奴到明朝蒙古的民族難題,到康熙時才算得解。康熙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蒙古成為清朝北部堅固的長城。

  第五、重農治河,興修水利。

  清軍入關後,最大的弊政莫過於圈佔土地,跑馬佔田,任意圈奪。順治帝曾諭令禁止圈地,但禁而不止。康熙帝頒令,停止圈地,招徠墾荒,恢復生產。

  為促進農業生產,康熙帝六次南巡,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永定河,並興修水利,取得很大成績。

  第六、移天縮地,興建園林。

  康熙先後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在此基礎上乾隆又大興“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圓、萬壽山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和圓明園等,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推向高峰。

  第七、興文重教,編纂典籍。

  康熙重視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全唐詩》、《清文鑑》、《皇輿全覽圖》等,總計60餘種,2萬餘卷。

  第八、吸納西學,學習科技。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康熙時的大清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遼闊、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庶、文化最繁榮、國力最強盛的大帝國。那時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達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里。康熙大帝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

  康熙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立嫡長子允礽(原名胤礽,雍正繼位後為避其名諱,將眾兄弟的‘胤’字一律改為‘允’字,故在此稱之為允礽,其他皇子亦同此例)為皇太子,十六年(1677年)生第三子允祉,次年(1678年)十月生第四子胤禛,二十七年(1688年)生第十四子允禵。自四十七年(1708年)第一次廢黜皇太子允礽始圍繞嗣統所引發的一系列黨爭使康熙身心疲憊,無限煩惱,直到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撒手塵寰才自行解脫,享年六十九歲,諡號仁皇帝,廟號聖祖,葬於清東陵(今河北遵化),名景陵。

  胤禛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為貝勒,四十八年(1709年)加封為雍親王,康熙殯天當日於暢春園即皇帝位,年號雍正。


AG丨未遂丶


康熙皇帝晚年的時候,關於帝位之爭十分激烈。康熙六十一年 ,統治大清朝一個甲子的康熙駕崩了,隨即皇四子胤禛登基即位,年號雍正。關於雍正帝是否篡位,歷史上一直有爭議。

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聖旨上寫的是“傳位十四阿哥”,後被雍正帝改為“傳位於四阿哥”。其實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清朝的遺詔是用滿文寫的,也是用滿文宣讀的,在這點上應該是沒辦法篡改聖旨的。另外在清朝於字應該寫“於”,就算有簡化字,在聖旨這麼重要的文件上也不會用於字。雍正帝不會這麼缺心眼。

康熙五十七年,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出征西北,於康熙五十八年九月平定了西藏叛亂,只剩下準格爾殘餘部隊。康熙六十年十一月,胤禵回京述職。如果康熙帝有意傳位於胤禵,此時他年事已高,儲君之爭那麼激烈,應該不會放胤禵再回西北。

另外胤禛自被封為親王后,地位是逐步在提高的, 一些重大祭祀活動康熙都是交由四阿哥胤禛操辦,並讓他參與政務,可見胤禛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地位。另外康熙晚年十分看重胤禛兒子弘曆,經常接進宮,並親自指導他讀書,這是其他皇孫沒有的待遇。對此,乾隆自己也頗為得意,其曾說:“(皇祖)仰惟付託之重,默契聖心,投艱遺大,似即肇基於此。”

康熙一生英明果斷,開創了“康熙盛世”,號稱“千古一帝”,在儲君的選擇上應該是睿智的,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雍正的上位應該是康熙的本意,根本不存在雍正篡位一說。

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區討論。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花木童說史。


花木童說史


這個問題問得好。眾所周知,愛新覺羅.胤禛之前是貝勒身份,後晉級為雍親王。康熙皇帝駕崩後,胤禛繼位,史稱雍正皇帝。坊間傳聞說雍正帝是篡改遺詔,將“傳位十四阿哥”改為“傳位於四阿哥”,這純屬謠傳,據故宮博物院的考古學家查看,康熙遺詔上是由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想篡改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遺詔內容為:皇子胤禎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這一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檔案說明,雍正暗中加筆篡改康熙傳位遺詔實是民間傳聞。至於一些影視作品例如:《呂四娘刺雍正》,《甄嬛傳》,單田芳先生的評書《童林傳》中描寫的雍正皇帝形象,都是屬於藝術加工的描寫,根本不可以當成歷史去看待的。雍正皇帝是個勤政的皇帝,在位十四年,對於朝政親力親為,事必躬親。為後來的寶親王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打下了堅實的經濟政治軍事基礎。世人只知道“康乾盛世”,豈不知真正的叫法應該是“康雍乾盛世”。


摸金校尉陳


這樣的事情有的時候真不好回答,畢竟在封建社會,天下都是皇帝一家的,至於皇帝死了,家產給誰,給哪個兒子那是人家的私事,讓哪個兒子接班幹工作更是天經地義的,可這放在尋常百姓家可以,可是如果放在帝王家就不可以,因為成與敗可關乎著百姓的幸福指數。話說回來,無論雍正改沒改聖旨,對於咱老百姓來說,那也是康熙的親兒子,是愛新覺羅的純正血統,這與西漢王莽不一樣,所以我認為,雍正當皇帝跟篡政沒關係。


我心動不亂浮生


胤禛肯定沒篡位!以雍正當時的勢力他架不住八爺的,要不是康熙幫著他他早就翻船了。康熙臨死前把所有兒子全部叫到暢春園看管起來,使得八爺黨無法在外面調兵篡權,這是雍正能夠順利即位的根本,否則雍正根本無法順利接手豐臺大營與西山銳鍵營的兵權。

當時的雍正不是康熙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康熙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是二皇子胤礽,胤禛跟著胤礽混了二三十年,所以當時康熙對待胤禛的態度就跟後來對待胤祥的態度一樣,嚴格限制胤禛接觸權力這是害怕他做大做強後尾大不掉威脅胤礽的地位;二是害怕他惹事後牽扯到胤礽。所以呢,一直到胤礽被廢之時,胤禛都沒有多少權力。在這方面上面八爺反而自由的多,他利用掌管內務府的機會大肆網羅朝中大臣。

其次,胤礽被廢的時候曾鋌而走險發動兵變準備奪權,雖然最終被鎮壓了但是卻讓康熙很不舒服,康熙這時候很怕死了,害怕一下子管不住被他們兵變成功,所以嚴嚴的攥住大權,他不再設立太子也是出於這個考慮。因此,在康熙臨死前是沒有人能夠威脅到康熙的,除非康熙自願,雍正根本沒法篡權。


優己


雍正,應該沒有。當有想做點事,正義點,做好人點,善點,老是說別人,別有用心,說人用心不良,懷疑人的善良,善意,善心,讓人付出,得不到謝謝,還要抹黑,說人別有用心。雍正,兄弟多,加上又是少數派,對於士大夫來說,是不喜歡的,如果他做皇帝,他們就沒有好日子過,圍獵不了皇帝,等於士大夫們,不好玩了,不好忽悠皇帝,坑百姓,兩頭吃,士大夫中間收利益呀?所以抹黑四爺,就是來路不正,改召書,但是遺召,召書,是滿漢兩用文字,相互印證留底的,所以忽悠人,是忽悠百姓,滿,漢文字不同,只能在民間吹風,抹黑。什麼傳位於十四爺,變成傳於四爺!十字變於字,多大忽悠!可能這樣,更有欺騙性。成王敗寇,千古不變道理,不能用光明正大,可以用陰謀詭計,抹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