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依托社会共治,打造市场监管升级版

四两拨千斤,依托社会共治,

打造市场监管升级版

——访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宗胜

本刊记者 雷光程 于成龙

“单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开展监管工作,三头六臂都不够用。我们必须依靠社会共治的理念,让我们监管的手臂、眼界、触觉延展出去。”暮春时间,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宗胜在福州市局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这样强调,“如果全社会都来参与,就多出了千千万万双监督检查的眼睛,让违法事件难以藏身!”

在去年的首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高峰论坛上,福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有两个案例分别斩获十大社会共治案例优秀奖和提名奖,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殊为少见。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社会共治理念已经成为福州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指引。在共治共享的理念引领下,福州市场监管部门同心图治、唯实创新,不断打造市场监管的升级版。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我们了解到,近期福州局在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方面又推出了一个新的创举,正式启动了外卖送餐领域“吹哨人”制度,请问推出这一创新举措是出于什么考虑?

陈宗胜局长答(以下简称答):这项工作其实是我们在推进食品安全监管社会共治的一个延伸。目前在机构改革背景下,市场监管部门事权增加,任务加重,但执法监管人员却没有相应的增长。在执法力量还难以做到对市场进行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巡查的现实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常规检查手段,很难察觉这些监管死角。

总局张茅局长在多个场合谈及要建立内部举报人奖励制度,强调监管要借鉴国外的吹哨人制度。以网络外卖餐饮为例,纵然各方加强监管治理,但网络餐饮行业规模巨大,而且违法违规行为由线下向线上或幕后转移,隐蔽性极强。

我们最早的想法是发挥送快餐小哥的作用,小哥去哪儿就会看到那个经营场所到底怎么样,是不是规范。后面越想越深,认为包括餐馆里面的厨师、服务员也可以作为吹哨人,包括平台的市场发展、食品安全管理等相关人员也可以作为吹哨人。这样就把线上跟线下,包括外卖小哥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完整吹哨人体系。

问:构建社会共治体系,需要的不仅是让不同的利益主体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福州局是如何充分调动积极性,让大家更好地参与共治的呢?

答:是的,只有唱响社会各界的“大合唱”,才能形成协同共管、社会共治的良好监管局面。共治需要我们从各方的利益诉求出发,同时要创造各种便利条件支持他们参与。比如说,之前我们在福州大学等高校,专门指导成立学生膳食共治委员会,派学生代表检查食堂卫生。学生可以根据指导,从环境卫生、原料控制、加工制作等10个方面26个要点来进行一一评定。局里还给他们配备了“甲醛快速抽检管”和“农药残留检测试纸”,教他们对食材进行快速检测。这种模式还可以推广到企业食堂、机关食堂,乃至社会上的餐饮店,让人人都来为食品安全站岗放哨。

回到网络餐饮“吹哨人”的例子上,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主要考虑了这样几点,一是突出内部举报人,专门针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平台市场发展相关人员、平台自营配送人员及平台内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即商户)和从业人员,因为他们最熟悉行业潜规则。其次,忽略举报人的举报动机。我们明确了包括经营场所不一致、在户外生产加工餐食、食品生产加工场所环境存在脏、乱、差等十种具体违法情形,只要举报的内容属实,处理结果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大众,有利于社会公正,该举报就应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举报必须第一时间得到回应。这种及时的回应不仅包括真实的举报能够得到监管部门的迅速查处,同时也包括让举报人第一时间快捷、安全地拿到奖金。目前我们的奖励标准最高可获奖励50万,只要查实举报属实最低也可获得400元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向激励,鼓励更多企业内部员工勇当“吹哨人”。

问:之前我们就了解到,福州市局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开展社会共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餐饮环节的监管,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有什么经验可供分享?

答:从我们的监管实践来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更需要推进共治理念。在目前的监管形势下,再搞人海战术已经不能奏效了,必须要靠创新实现四两拨千斤。这两年我们福州局比较注重“互联网+监管”,“大数据+监管”。在流通环节,我们去年上半年建设了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可追溯系统。系统通过获取源头种养殖部门赋予的农产品“源头码”,(福建省内的农产品上市一个批次产品统一赋一个码),实现对该产品的全过程可追溯。例如同一车黄瓜上市前就会被赋予同一个二维码。老百姓去买菜时,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扫一下销售小票上的二维码。这个菜、蛋、肉的源头追溯码信息,产地是哪里?上一家是谁提供给他的?产品是否合格?商户有没有相关经营资质,全部都能展示出来。

现在福州改造后的“农+超”农贸市场里,商户使用的都是电子追溯秤,老百姓要一根葱一把菜,秤上一盛,按一下按键条形码马上就出来了。老百姓如果发现商户未提供二维码小票,可以向监管部门举报,从而实现倒逼机制。

从源头上来讲,福州的三大批发市场都已经全面覆盖。仅这三家市场就相当于进入福州的蔬菜、水果和水产品80%左右都进入了“一品一码”系统。因为借用了共治的理念,请老百姓参与进来,纳入“一品一码”追溯体系监管的农产品,基本可以做到快速追溯、去向可追、安全可控。

四两拨千斤,依托社会共治,打造市场监管升级版

问: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在科技投入上力度很大,您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科技可以为监管赋能,只有积极拥抱新技术,才能有效破解目前监管难题。还是以餐饮监管为例,像我们去年全力推进了“明厨亮灶”服务平台建设,这个平台应用了“VR网格+物联网+数据共享+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实现了食安监管“一张图-动起来、一张网-活起来、一站式-用起来”创新食安监管“N-1-N”的新模式。

这个服务平台既可以通过福州市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查看,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计算机网站等端口进入。监管部门可在办公室随时查看任意商家的服务状况。可以远程监督后厨加工制作食品全过程,对证照信息是否到期、从业人员操作是否规范、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消费者通过登录“明厨亮灶”社会服务共治平台,就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后厨加工、清洗消毒等情况,做到每一口汤饭都“明明白白”入肚。用餐后,还可以作出评价并留言建议。监管部门可利用平台的评分机制,通过消费者的投诉建议,对餐饮商家进行食品安全年度风险分级、动态量化分级。VR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技术的利用,让我们监管效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两拨千斤,依托社会共治,打造市场监管升级版

问:您认为,除食品安全监管外,社会共治的理念在市场监管哪些领域发挥作用还比较广?

答:我们认为在市场监管各个领域,社会共治的理念都值得推广。特别是在食品药品安全和特种设备监管等民生领域,社会共治的意义更加凸显。像我们推出的96196微信公众号便民平台,将全福州近6万台电梯全部覆盖进来。这个平台借助老百姓最常用的手机微信来实现监管。居民只要用手机扫一下自己家电梯里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这一部电梯有没有保证每半个月维保一次,是否更换零件,更换了什么零件。老百姓打开界面,还可以对维修状况进行点评。

我们去年做完这个平台以后,不光是监管,服务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例如如果电梯故障,出现有人困在电梯里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三级应急响应。只要拨打96196服务热线,后台接听的同时就实现自动定位,马上就会与最近的维保单位取得联系,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救援。解救人员困梯国家允许是30分钟,我们福州目前平均时间在14分钟。

问:目前特种设备监管也是基层市场监管工作的中心,在监管中,还有哪些创新?

答:我们常说,实现社会共治的关键是权责统一、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领域,我们社会共治的意义更加重大。举个例子,目前各种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餐饮服务、汽车加气等各个领域,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全福州市共有气瓶122多万只。由于数量多、分布广、规模零散、流动性大,这些气瓶如果管理不善就是122多万个炸弹。我们突破监管难题的思路也是依托社会共治的理念,通过建设让多方参与的“福州市气瓶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来提升管理效能。

我们现在应用现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通过“实名制评分”、“追溯评分”功能对气瓶充装销售企业的气瓶销售行为进行“实名制评分”,对气瓶流转全过程进行“追溯评分”,以达到对企业进行动态监管的目的。同时,我们开发了“气瓶安全APP”, 执法人员在餐饮店等用气场所对气瓶进行扫码查验,可实现“在线扣瓶”,并通知被扣瓶相关企业在限定时间内将“问题气瓶”召回,达到促使企业有效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目的。另外,公众可通过“气瓶安全监督”微信公众号对所购气瓶进行在线验证,对可疑或不合格气瓶在线发起投诉,如发现“气瓶销售企业名称与查询的结果不符”、“现场送气工与微信扫码的送气工信息不符”、“气瓶年检时间超期”等情况,均可在线投诉,以充分发动社会公众全员参与气瓶安全监督的目的,使“黑气”无处藏身,让百姓放心用“气”。

四两拨千斤,依托社会共治,打造市场监管升级版

总体而言,可以说这几年,我们始终围绕社会共治殚精竭虑,始终不懈地在探索管用、实效的创新上做文章。像我们局完成的“福州市电动自行车目录管理系统”,面向市、县两级政府多部门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平台、“市场监管预警平台”“广告监测平台”“福州市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云平台”等也都是依托共治理念,借助技术力量,激励广大干部结合市场监管新形势新业态,实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不断打造市场监管的升级版。

本文刊发于《市场监督管理》半月刊2019年第九期

发布单位:中国工商出版社 数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执法经验

关注消费维权动态

同护市场公平正义

共观市场经济大潮

权威●专业

①复制“微信号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微信号:banyuekan 公众账号搜索“市场监管半月沙龙”

编读交流QQ群: 30415837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