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產業新城:上海都市圈的價值窪地

大多數人對於南潯的印象,

應該是仿若世外桃源般,

有水有船有石橋,

有如煙的綠柳,

有清新雋永的蓮花,

有細聲細語的人家。

南潯產業新城:上海都市圈的價值窪地

南潯古鎮

其實,南潯不僅是個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也是一個有著各種高科技、創新產業集聚的科技之都。自從2016年12月南潯區人民政府與華夏幸福簽訂PPP合作協議以來,南潯堅持以產興城,緊緊圍繞南潯區打造湖州“開放東大門 創業新高地”的戰略定位,一座勢要成為長三角區域標誌性城市的南潯產業新城應運而生。

南潯產業新城:上海都市圈的價值窪地

南潯產業新城鳥瞰圖

巨大發展潛力

2018年11月,首屆“進博會”上宣佈了一個重磅消息:為了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將為浙江及其周邊地區發展提供新動力、新平臺、新機制。

南潯產業新城:上海都市圈的價值窪地

而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的南潯產業新城,是江浙滬兩省一市、蘇嘉湖三市的交匯點,距上海、杭州、蘇州等大城市均為100公里左右,是融入長三角核心區域的黃金節點和重要樞紐。在此區位優勢下,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推進,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無疑會為南潯產業新城的發展提供重大歷史性機遇

1:長三角一體化下的地利紅利

謀劃一體化示範區

南潯產業新城:上海都市圈的價值窪地

目前,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已基本明確定位於滬蘇浙兩省一市的交匯處,包括蘇州吳江區的黎裡鎮(含汾湖開發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姚莊鎮和西塘鎮、上海市青浦區的朱家角鎮、練塘鎮和金澤鎮,佔地約362平方公里。“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將嘗試高標準的一體化,稅收分成等創新將在示範區率先探索

滬蘇湖鐵路全線開工

2018年10月,國家發改委同意新建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鐵路(簡稱滬蘇湖鐵路)。滬蘇湖鐵路規劃經過汾湖高新區,蘇州段約52.4 公里,並將一個站點設在汾湖。專家認為,示範區這一中心區域,恰是實現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的最佳空間位置,應該建成類似虹橋商務區擁有的航空、高鐵、公路交通樞紐站點。

南潯產業新城:上海都市圈的價值窪地

目前,城際高速鐵路蘇州南站已經在黎裡鎮開工建設。南北走向線(南通—蘇州南站—寧波)與東西走向線滬蘇湖鐵路(上海虹橋—蘇州南站—湖州)在此交匯。

G60科創走廊

4月12日,上海市松江區副區長、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高奕奕透露,國家發改委已經將G60科創走廊納入正在編制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G60科創走廊將成為這項國家戰略的一部分。

南潯產業新城:上海都市圈的價值窪地

G60科創走廊包括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9個城市,正在通過規劃對接、戰略協同、專題合作等舉措,打造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引擎。

南潯產業新城以其緊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江蘇蘇州和浙江嘉興的良好區位優勢,依託G60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滬蘇湖高鐵這兩個交通大通道,南潯產業新城加快新型城鎮化,加快形成新增長極和經濟帶。極大地拉近了南潯產業新城與浙江、上海、江蘇的時空距離,未來,“同城效應”也將越來越明顯。

2:都市圈模式下的價值平臺

2018年,上海市連同江蘇、浙江兩省醞釀出臺《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方案初步擬定將覆蓋上海與蘇州、無錫、南通、嘉興、寧波、舟山、湖州等“1+ 7”市,陸域面積4.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500萬人。


南潯產業新城:上海都市圈的價值窪地



而南潯以其創新的發展模式——產業新城融入上海都市圈,對上海都市圈的發展而言,南潯產業新城的角色扮演和綜合價值值得深入研究分析。


南潯產業新城:上海都市圈的價值窪地

高鐵片區鳥瞰圖

南潯產業新城本身作為一座新城和其固有的產業屬性,在空間圈層構建、產業分工佈局、要素自由流動等方面都能為都市圈發展提供強大的動能與支撐。可以預見的是,上海都市圈的發展建設將為南潯產業新城模式的發展與不斷落地提供肥沃的土壤,而南潯產業新城也將成為上海都市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3:南潯高速免費新政

2019年4月18日,湖州市召開加快打造樞紐門戶城市大會,提出以構建“長三角綠色樞紐、南太湖開放門戶”為發展目標,結合湖州實際,提出湖州樞紐門戶城市建設發展戰略目標、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務。屆時,浙E牌照安裝ETC的小客車,通過申蘇浙皖、申嘉湖2條高速至南潯,將免費通行!湖州的每個區縣都將貫通一條高速鐵路、貫通2條以上高速公路,貫通1條以上高等級航道,建成1個現代化交通樞紐。

南潯產業新城:上海都市圈的價值窪地

這無疑是為南潯產業新城完善城市配套設施,吸引品牌實力投資商的進駐提供了強有力的條件與基礎,有利於未來全力推進南潯產業新城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直連直通”城際交通網絡,承接上海產業、人口、資本、技術等要素外溢;向西構建“輻射內陸”通道樞紐,擴大產業經濟腹地;向南實現與杭州都市圈同城化。

新時代 新目標

為了更好的擁抱即將來臨的高鐵時代,南潯產業新城蓄勢待發,以高質量高標準趕超發展,抓住這次歷史性機遇。

新的一年,

新的要求,

南潯設立了一系列目標

為質的飛躍做足功課:

1.長三角、珠三角、北京等重點區域強化駐點招商,突出大項目帶動、產業鏈拓展、產業基金助推,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00個以上,力爭五十億元以上製造業項目取得實質性突破,新增“大好高”項目40個。

2.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實施接蘇融滬“1152”工程(即通過3年時間謀劃南潯—嘉興—上海城際軌道交通;規劃建設4個千畝“滬蘇產業園”,引進滬蘇“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以上;通過全域整治,開發“田野牧歌”式康養住區,吸引5萬上海康養人群;建設高鐵新城,引進創業科技型人才2萬人)。其中,2019年規劃建設千畝級滬蘇綠色智造產業園4個,引進“專精特新”企業200家以上。

3.實施千名幹部服務千企衝刺千億工程,深入開展“鳳凰行動”“雄鷹計劃”,完善“新象新牛”“兩個百強”工業企業評選機制,培育產值超10億元企業12家以上、超50億元企業2家以上,新增股份制公司20家、掛牌企業10家以上。

4.抱高鐵時代為契機,提升城市品質。突出規劃引領,加強高新園區、高鐵片區、頔塘北岸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促進“多規合一”“產城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