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已經不再值錢,賺錢難度卻加大

很多時候生活比我們想象中過得還要難,勞苦大眾總是在最基層無盡地折騰,就像房地產市場每一次的政策調控,都能做到精準打擊真正的購房群體。北京公積金新政安迪提到無人關注剛需的艱辛,其實應該是沒有人在意你的死活和現狀。

同時,矛盾的情形在現實裡真實地碰撞,生活消費市場似乎也沒有那麼低迷,大家對於該吃吃該喝喝該買買的熱情絲毫不減,週末裡商場中的熱鬧四川可見,說到的消費降級無影無蹤,唯有在買房居住置換改善上確實有所收斂,諸多無奈,只能妥協和接受。

錢不值錢,卻更難賺。

這是一箇中小型加工廠的老闆的感慨,他們是勞動密集型的底層生產鏈的一環,純粹就是以拼人力、拼時間來創造出的剩餘價值,而這一份價值卻脆弱得無法直視,不管是從生產過程中的損耗、預估的產能不符、誤判的複雜難度、客戶的附加要求、還有現在每個企業遇到的用工問題。

不僅僅是人口紅利消失,不再只是工人難找,而是那些在工廠做事的人們再也不是之前的工人了,他們的位置已經變得堅不可摧,他們的心情也隨時會變。正常的薪資待遇和福利早就今非昔比,經過這些年的上升和改善,這一方面的變化大家也早就逐步適應,老闆們早就認清了基本現實。

現在的工人早就不是那些年任意調配的辛勤小蜜蜂了,他們不僅僅只是要求滿足收入,更想要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稍微年輕一些的小夥伴,他們想要自由發揮的空間,想要固定的休息,不願意總是面臨加班趕貨,也不在意老闆明天是否面臨客戶的交期,或如果在預定時間內沒有完成,將要得到客戶的懲罰和扣款。

他們並不在意。

怨聲載道的老闆們。

老闆他們也不能投訴客戶這些年的定價不曾改變,各類要求卻越來越多越來越嚴,給到工廠的加工費用卻呈現下降趨勢,工人的收入和福利逐步上升,大凡是工資少了一點下個月立馬就有人不來上班,有時候連招呼也沒有。

以前的隨意的呵斥,到現在變成了小心謹慎;以前的愛來不來,到現在的連哄帶騙;鬧一點小情緒不再是任由放任,早就變成了安撫安慰講感情。

這些都已經不再是問題,如果還有經營下去的空間,哪怕利潤再低再少,那起碼還是能擁有的果實,說起來依舊還是老闆。這麼多年的工廠經營,讓他們完全習慣了工廠的節奏,也因為工廠的累積讓他們改善了生活,讓他們在同齡人裡有著不同程度的成功和認可,真的甩手不干他們根本就放不下,再者是年齡也還沒有大到安享晚年的階段。

會把他們壓垮的最後一根稻草蠢蠢欲動,不知最終是否會全面執行:所有的員工必須按照正規的方式繳納社保,一個也不能少,一分也不能少。

作為正常的理解從個人的角度看,為務工的勞苦大眾繳納正規的社保是理所當然的好事,是為基礎員工爭取正當權益的好方式,是以後老有所依的堅實保障。

但現實和夢想總是有太多的差距,高稅負下的密集型加工企業似乎沒有這塊利潤能覆蓋工人的權益,並且我們都知道即使之前有所調整削減,但可謂是九牛一毛,社保繳納比例依舊高得嚇人,很多普通勞動密集型工廠,政府如果要求全額繳納這不僅僅是聞風喪膽,幾乎等同於自尋死路。

錢已經不再值錢,賺錢難度卻加大


不同城市可能會有微弱的差別,但基本是以上面表現的方式在繳納社保,取上海稅前月收入6000元來計算,公司需要繳納的社保五險佔工資的31.2%,繳費總額為1929.62元。

個人佔比為10.5%,繳費總額為690元。

這裡還沒有說到公司與個人各自佔比1%到7%的公積金。

個人所得稅還有145元支出。

公司31.2%+個人10.5%=41.7%。

等同於如果公司給你的基礎稅前薪資是6000元,實際上公司支付的薪資為7929.62元,不含公積金,不含個人社保部分,不含個人所得稅。

如此重壓的社保和稅賦,是真正的大山。如果強制性從明年開始稅務部門接手社保繳納,從稅務機關直接收取,必然會有很多我們所說的非正規繳納公司工廠難以為繼,會選擇關門大吉。

錢已經不再值錢,賺錢難度卻加大


常州這家公司被追繳10年社保的新聞猶如晴天霹靂,讓那些目前還在艱難維持的中小企業膽戰心驚,一時間是人心惶惶傳言四起,市場中瀰漫著極度悲哀的氣息,很多猜測是關於社保的虧空,老齡化的今天讓養老保障倍感壓力。

一副秋後要算賬的氣概一覽無遺,大家心知肚明早些年的各種漏洞和默許,如果真的要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去核查,市場上十有八九或至少一半以上的企業逃不掉補繳。

就像上面老闆說的那樣,這就是最真實的刺刀,他們只能選擇遠離,不再為了一點薄利去掙扎,趁早離開這價值所剩無幾的所謂產業鏈。

要知道早些年不少的勞動務工者主動提出不需要社保,更情願老闆們能夠折現這筆社保費用,即使不全給打點折扣也能接受,這些錢他們在外鄉工作的那些年並不一定最終能帶得回去,個人的那部分經過折騰還有機會迴歸原籍。

公司繳納的那部分可就是千真萬確被所在工作城市統籌,政策並沒有給這31.2%社保費用自由遷徙的權限,一塊一毛一分也帶不走。

如此一來,那些日子老闆們和員工相安無事會心一笑,只要在這個總支出的點上找到平衡,各取所需平平安安地過好了這些年。

這些年不走這些漏洞 ,不敢輕易越過雷池,總是老老實實按照政策規定給員工交社保的公司,大部分集中在外資公司,尤其是一些在國際上有著很好聲譽的公司,他們在這一方面幾乎全部是按部就班,規規矩矩。

另外中國稅賦的佔收入比例,國際上排名看我們絕對值得驕傲,我們的中小為此企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的巨無霸企業更是當仁不讓,全世界我們排在了前三,幾乎都是在第二名徘徊。

至於福利,那當然就不能同日而語了。

錢已經不再值錢,賺錢難度卻加大


總理一心為民,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為社會各種所謂社保虧空的謠言做了闢謠,國家養老金累計結餘較多,可以確保按時足額髮放,大家不需要擔心。

“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已定部署,無論如何不能增加企業負擔,影響企業和市場的預期,對於那些歷史形成的社保費徵繳參差不齊的問題,嚴謹自行集中清繳。

一錘定音!

高層為中小企業、為那些還苦苦在為實體經濟做貢獻的大小老闆們吃下了定心丸,讓他們還有機會在市場生繼續生存,在相對惡劣的環境裡匍匐前行。

總體上要為企業減輕負擔,要保證稅賦比例降低,要為中小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用各種方式、方法去緩和嚴厲執行中的陣痛,讓大家能夠逐步接受併為之感到動力。

老闆說了一句很簡單很樸實也很無奈的話,這些年他們想要的利潤就是有朝一日能超過每年納稅的總額,這一塊強制性的支出從未有過改變,不管是他們的工廠賺錢與否,每一張增值稅發票都像緊箍咒一樣生生生根。

他們的利潤從未超過,他們的夢想很難實現。

而這又是多少中小企業面臨的現實,他們作為最基層的實體服務群體,解決了絕大多數的就業人群,付出的艱辛很多比大企業多,遭受的壓力也從不來不小,相比較政策扶持和貸款操作,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於難上青天。

就更不要和那些壟斷性的國企、事業單位相比了,那在他們眼裡是真正的大山,是永無可能的對比。

錢太難賺了,不僅僅是對於中小企業。

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也是完全一樣的感覺。

相比較10年前的薪資收入,明顯能看到增幅並不低,但卻並沒有讓大家覺得富裕了,生活雖然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消費成本也急劇上漲,那時5元錢能吃到的兩葷一素,現在就只能下一碗清湯麵。

想要保持當年5元的標準,現在可能需要25元或更多。

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錢也變得越來越難掙。

就更不要談房價這些年的漲幅狀態了,很多城市房價這10年遠超了兩葷一素的增長比例,房子可以不買可以租可以合租,可以租小一點遠一點、租郊區租更遠郊外,總能找到合適的居住可能。

上海政府統計的數據是每年薪資增幅在9%左右,這個不到10%的百分比讓很多人為難,也是很多人的追求,想著要跑贏通脹打敗CPI是想達到的目標。

別忘了上海2017年平均薪資是7132元,而如果統計屬實的話上海的平均工資全國排在第二位,第一是 北京。

原本想要的標題寫到後面文字會慢慢流轉,這大概就是我們常說到寫作的魅力和無奈,他們總會找到不同的分叉口和出路。錢不值錢在這篇文章裡並沒有完全體現,著重說到了中小企業賺錢的不易和麵臨的生存危機,以及普通人現實生活裡難以言喻的艱辛和不易。

錢不值錢這個主題會表現在其他篇章中,到時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