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宴:天皇退位以后权力更大,日本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时代

作者|陈路

随着昨日退位仪式的结束,平成天皇终于能够从繁重的国务中解脱出来,能够与其他老人一样安享晚年。然而当他于三年前表露退位意向之时,却一度在日本掀起轩然大波。由于皇室典范上并未记载天皇退位的相关条文,故而围绕着天皇退位问题,引发了种种议论。最终,宫内厅以颁布特例法的形式,满足了老人的心愿,并一再表示下不为例。

宫内厅官僚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固执,可谓将科层制官僚机构的讨厌变化的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实际上,早在旧皇室典范制定之时,围绕着天皇退位,井上毅与伊藤博文之间便发生过争执。最终伊藤博文执意削除天皇退位的相关条文,才出现后来的种种问题。

实际上,无论是现在的宫内厅官僚,还是过去的伊藤博文,他们的坚持多少都缺乏充分的理由。因为与中国乃至其他文明不同,明治国家成立之前的日本,天皇退位似乎并非一件非常稀奇的事。在至平成天皇为止的125位天皇中,至少有59位天皇有过退位经历,其中壮年退位者亦不在少数。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皇室退位的历史。

太上天皇缘起

1

日本皇室退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天皇这一名号出现之前,而且与女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公元641年,舒明天皇驾崩时,由于其生前未能决定作为继嗣的皇子因而引发中大兄皇子、古人大兄皇子、山背大兄王等人的皇位争夺。为避免皇位空置与混乱扩大,苏我虾夷遂拥立舒明天皇的皇后,49岁的宝皇女为帝,是为皇极女帝。

皇极女帝继位后的第四年,便发生著名的乙巳之变,中大兄皇子在女帝的默许下,诛杀权臣苏我一族。女帝也在政变后不久让位于中大兄皇子等人所推举的孝德天皇,改称皇祖母尊。这便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让位。由于皇极女帝上位时,日本尚未确立天皇这一称号,皇极天皇、齐明天皇都是后世史官追加的封号。故而皇极女帝并非日本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太上天皇。

文史宴:天皇退位以后权力更大,日本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时代

皇极女帝

值得一提的是,孝德天皇去世之后,皇极女帝在中大兄皇子等人的推举下,以62岁的高龄再次入继大统,史称齐明女帝。这也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重祚。而在日本历史上,唯有她与日后的孝谦女帝,有着毫无争议的重祚经历。而孝谦女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被册立东宫的女性。而孝谦女帝的曾祖母,便是日本第一位名副其实太上天皇:持统女帝。

持统女帝本为天武天皇之后,其父天智天皇与天武天皇皆为皇极女帝之子。天武天皇去世时,皇太子草壁皇子病弱,故由其代替病弱的皇太子草璧皇子主持天武天皇的丧仪并临朝称制。称制三年后草璧皇子病亡。隔年,皇后正式即位史称持统天皇。

持统女帝称制11年后,让位草壁皇子之子轻皇子,称太上天皇。持统女帝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太上天皇与女太上天皇。

持统女帝之后,到孝谦女帝为止,先后有四位天皇退位为上皇,其中除孝谦女帝之父圣武天皇外,皆为女帝退位。

实际上,在孝谦女帝之父圣武天皇立藤原氏的藤原光明子为后之前,历代天皇的皇后,都默认从皇族女子中选择。

故而,遇到天皇去世,而皇位继承人又年幼或者难以决定之时,便会推举皇后继位作为过渡。当然其中也有如持统女帝一样,实际掌权者。但即便是持统,对自身的定位也是帮孙子轻皇子看守皇位。故而最初退位的天皇多为女帝。这种情况直到孝谦女帝时才发生改变。

孝谦女帝为圣武天皇与藤原光明子之女,由于其弟基王早夭,圣武天皇与藤原光明子又一直未能诞下其他男嗣。故而圣武天皇一反常例,将她立为东宫,并在不久之后让位于她。并由其母藤原光明子作为皇太后实际把持政权。天皇在位9年后,为侍奉母病而让位于淳仁天皇,称为日本历史上第4位女性太上天皇。

文史宴:天皇退位以后权力更大,日本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时代

孝谦女帝

但孝谦太上天皇让位之后,依旧在幕后影响朝政,并且与僧人道镜有染。淳仁天皇与权臣藤原仲麻吕不满上皇对朝政的干涉,意图诛杀其宠臣道镜,最终导致二人与孝谦太上天皇公开决裂,并试以军事政变彻底肃清其势力,这便是有名的藤原仲麻吕之乱。

这种军事政变的结果,最终以藤原仲麻吕败死,孝谦太上天皇重祚而收场。淳仁天皇受这次军事政变波及,被强制退位,以亲王身份迁往淡路。淳仁天皇便成为第一位被强制退位,并未为上太上天皇尊号的天皇。如淳仁天皇一样被强制退位,且未上太上天皇封号的,还有受承久之乱波及,而被镰仓幕府强制退位放逐的仲恭天皇。而在日本历史上,被强制退位并称为废帝的,也仅此二位。

由太上天皇到上皇

2

女帝时代终结后,女帝们所开创的天皇退位称太上天皇的制度并未随之终结。自孝谦天皇退位后,几乎没10位天皇中,就会出现六七位生前退位为太上天皇的。退位的理由,除了解决皇位继承方面的问题外,因病弱和出家而退位的尤其之多。而在这一时期,天皇退位制度又发生了两个新变化。

首先,自持统天皇退位以来,退位天皇不许经过任何仪式,而自动获得太上天皇称号称为成例。而太上天皇作为在位天皇的监护者,具有与天皇同等的权威与权限。但在嵯峨天皇让位于淳和天皇时,却出现了新的问题。因为嵯峨天皇与之前的天皇不同,他是淳和天皇的同父异母兄长。而其自身,又与同样是其兄长的平城上皇之前,围绕着权力分割产生过深刻对立。

故而为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嵯峨天皇在让位之时,向淳和天皇提出辞退太上天皇封号的请求。但是淳和天皇并未接受这一请求,而是以向嵯峨天皇宣下太上天皇称号的形式,解决了这一问题。由此,太上天皇从让位时自动产生,变为由新天皇赐予。日本学界便将此后的太上天皇都称为上皇,来与之前的情况相区别。

淳和天皇的举措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前退位上皇与天皇间一直存在的权力之争。但也弄出一些退位后来不及获得上皇封号便挂掉的倒霉鬼。

如淳和天皇的后继者仁明天皇,因为身患重病与公元850年3月19日让位于文德天皇。但让位两天后便驾崩,完全来不及获得上皇称号。故而,仁明天皇成为第一个主动让位却来不及获得上皇称号的天皇。

如仁明天皇这样因重病而让位,让位不久便挂掉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如醍醐天皇让位8日后驾崩、一条天皇让位10日后驾崩、后朱雀天皇让位3日后驾崩。甚至还有后一条天皇这样,来不及让位就驾崩的例子。

因此,为了尽可能出现“天皇驾崩”的情况,都是之天皇因重病进行让位手续时,便赠予上皇的尊号。而遇到后一条天皇这种极端情况,便秘不发丧,举行完让位的手续之后,在发表“上皇驾崩”而不是天皇驾崩的消息。

这种天皇让位的情况,一直到平安后期才发生新的变化。

治天之君的迷梦

3

一直以来,平安时代便被认为是藤原摄关家一手遮天的时代。然而,正如之前所看到的那样,就理论上而言,退位的上皇具有与天皇同等的权威和权限。而上皇以天皇监护人的身份,干预朝政的例子并不罕见。即便是摄关政治如日中天的时代,也有如宇多上皇、円融上皇这样通过各种途径,发挥自己影响力的存在。

到了白河天皇时期,为从摄关家手中回收权力,其继位后不久就找着退位,让位于堀河天皇。而其以上皇之身作为年幼天皇的监护人,开创院厅,意图与摄关家分庭抗礼。

而恰逢此时摄关家的家督藤原师通急逝,继任家督的藤原忠实年方22岁,毫无政治经验。白河遂通过院厅发布院宣,以剥夺摄关家所控制的太政官的权力。由此确立起天皇退位后作为为天皇家家长,总揽政务的院政时代。

作为凌驾于天皇与摄关家之上的上皇·法皇,一度成为朝政的实际操纵者,其通过院厅所发布的院宣,甚至高于朝廷最高官僚机构太政官所发布的太政官符。故而这些上皇·法皇骄傲的自称为治天之君,与上古诸神及大王比肩。

特别是初代治天之君白河法皇更是风头无两,打压摄关家、决定天皇的退位与继承、操纵朝中官位任免、连以源、平为首的武士们,也被其玩弄在鼓掌之中。在大河剧平清盛中,白河法皇志得意满的说出“此世即我世”的豪言。

文史宴:天皇退位以后权力更大,日本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时代

志得意满的白河法皇

然而盛者必衰,在白河法皇如日中天之时,中央朝廷的权威却开始一落千丈。自宇多天皇以来所推行的中央集权政策,使得各地凶徒遍地,袭击国衙、官人的事件层出不穷。曾经作为镇护国家存在的南都、北岭,也公然向朝廷的叫板。

不仅庇护那些袭击国衙、官人的凶徒,甚至屡屡进京武装上访。甚至连不可一世的白河法皇,也哀叹贺茂川的水、双六筛子、山法师为天下三不如意。而那些被用来镇压凶徒、山法师的武士们,最终将剥夺朝廷的重犯检断权,成为凌驾于朝廷与治天之君之上的存在。

白河法皇去世之后,平安朝廷在山法师与武士的冲击与内部的权力纷争中,陷入风雨飘渺之中。尽管其后继者鸟羽法皇与后白河法皇勉力维持局势。最终到后鸟羽上皇之时,终于武家政权爆发全面冲突。尽管后鸟羽上皇获得京都及西国武士的支持,但最终依旧无法抵挡东国武士的兵锋。最终,后鸟羽上皇与顺德上皇及之前提到仲恭天皇,皆被镰仓幕府放逐。

自此之后,治天之君虽然依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自己的统治,但是已经完全不能控制寺社与武家。13世纪中期以后,甚至于连皇位继承也得依赖镰仓幕府的仲裁。

最终在幕府的操纵下,弄出大德寺统与持明院统轮流上位执政的局面,史称両統迭立。在両統迭立时期,不仅天皇轮流坐,甚至于连治天之君也跟着天皇的变更而变更。从而使得朝政陷入不断的混乱中。

为了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治天之君们并非没有努力。如后醍醐天皇,便试图打破両統迭立的局面,从镰仓幕府手中夺回主导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纷争。

后醍醐天皇的行动很快便引发镰仓幕府的反弹,其很快便因为阴谋反对幕府,而被废位并放逐。但是,与此前被废的天皇们不同,后醍醐天皇是一位非常具有中国式明君气质的雄主。不仅能够打破门户之见选拔贤能,具有笼络人心与策划阴谋诡计的才能,而且对于自己认定的目标能够不折不挠的坚持到底。

故而他虽然被废位放逐,绝不承认自己事实上已经退位事实。反而在流放地频频联络天下武士、寺社参与他的倒幕大业。

文史宴:天皇退位以后权力更大,日本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时代

后醍醐天皇

有道是苦心人、天不负,镰仓幕府的一系列集权行为,早已引起日本各地豪族、寺社的不满。只不过碍于幕府的威势,而迟迟不敢公开反抗。以后醍醐天皇倒幕为契机,一些地方豪族与寺社也开始鼓起勇气对幕府举起叛旗。在这些人中,便有楠木正成这样的名将。

在这些人的奋战下,拥有绝对的幕府,竟然迟迟无法平定叛乱。特别是楠木正成所据守的金刚山,居然在数万幕府军的围攻下,坚持了数月有余,几乎抽空了幕府所有的后备军力。

在日语中有一个单词叫“横並び”,用来指日本人喜欢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或者潮流,来决定自己行动的倾向。镰仓幕府之所以激起公愤,依旧能够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的统治,归根到底是由于在没有人出头之前,谁也不愿去调整幕府的权威。

然而,楠木正成的奋战,使得全日本都看到幕府的无能。于是,播磨赤松円心、九州少贰、大友、岛津等御三家、关东的新田义贞等人纷纷对幕府掀起叛旗。甚至于连幕府核心御家人足利高氏与佐佐木道誉,皆反水与幕府为敌。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镰仓幕府就被淹没下风起云涌的反叛狂潮之中。后醍醐天皇,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风风光光的回到京都,重登帝位。

由于其坚持自己从未退位,所以与皇极女帝、孝谦女帝不同,并不被世人视为重祚。而因后醍醐天皇复位而被夺取皇位的光严天皇,也亲自否定了自己曾一度继位的事实。作为交换,以辞退皇太子的褒奖为由,作为特例赐予其上皇称号。

后醍醐天皇复位之后,改元建武,在天皇亲政下,确立以朝廷为中心的政治体制。并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建武新政。如果是在另一个神奇的国度,这个故事或许就到此为止,后醍醐天皇将作为中兴之主,而被后世颂为明君。可惜他生在日本。

无法容忍镰仓幕府专政的武士,自然也不会容忍后醍醐天皇重建中央朝廷权威的做法。而后醍醐天皇自身尽管能够选贤任能,但是他却并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而且与中国明君一样,猜疑心极重。不仅将赤松円心这样一流的武将气走,甚至于连为其打天下的亲儿子护良亲王,也被其送到对手的阵营,最后甚至连楠木正成的忠告也听不进去。

于是,在建武新政推行仅仅三年之后,他便再度被以足利尊氏为首的武士废位。尽管他依旧如同过去一样,坚持自己并未退位,并且逃出足利尊氏的控制,跑到吉野另立朝廷。但是奇迹不可能重复发生,他再也无法回到自己魂牵梦萦的京都了。随着后醍醐天皇的去世,治天之君的迷梦也随之破灭。

尾声

随着南北朝的终结,天皇彻底的远离了权力中枢。故而天皇的退位与否,在日本历史中也变得无关紧要。到了江户时代,由于幕府制定《禁中诸法度》,对于天皇的限制也越来越多。这时的天皇们甚至于将退位视为一种解脱。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