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碰撞之海纳百川

本期文明的碰撞我们说说画,首先在这里声明“本人对绘画没有任何研究,如果在那些地方表述不正确,请大家批评指正”。说绘画的目的,是想从绘画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东西方在“文化的理解、思考的方式、做事的角度”之间的差异。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下西方三大名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委拉斯开兹的《宫娥》和伦勃朗的《夜巡》。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

文明的碰撞之海纳百川

《宫娥》是文艺复兴后期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晚期的一幅重要作品,描绘了宫廷内贵族的日常生活。

文明的碰撞之海纳百川

《夜巡》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名作,描绘的人物,其实是正在巡逻的荷兰城市民兵。

文明的碰撞之海纳百川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的三幅----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千里江山图》卷,北宋,王希孟作,绢本,设色,纵51.5cm,横1191.5cm。《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此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

文明的碰撞之海纳百川

《千里江山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明上河图》卷,北宋,张择端作,绢本,淡设色,纵24.8cm,横528cm。《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

文明的碰撞之海纳百川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富春山居图》卷 元 黄公望,纸本墨笔,其中:前段《剩山图》(现为浙江省博物馆藏)纵31.8cm,横51.4cm,后段《无用师卷》(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纵33cm,横636.9cm。《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黄公望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庙山、大岭及富春江等一带的山川景致。画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冈陵起伏,山势层层叠叠,林木交错。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皴画山石皆用披麻皴法,运笔时快时慢,线条有长有短且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错组合。

文明的碰撞之海纳百川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局部) 元 黄公望, 浙江省博物馆藏

通过以上东西方两组各三幅画作的对比大家不难发现,这些画作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一一说来:

共同点:

一是都是画中珍品;

二是都可以代表当时各地绘画的最高水平;

三是都是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不同点:

西方的三幅油画都是着眼于细微之处,展现的是生活的细节。

中国的三幅画均是宏篇巨著,大处着眼一望千里,小处入手惟妙惟肖。《千里江山图》横幅近12米,有一种“妙笔丹青之处气象万千,锦绣河山之景尽藏于心”的气魄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通过上面几幅画的对比可以看出:

中国画的共同点是“天地万物了然于心,事间百态尽收眼底”。

西方油画的共同点是“细微处生动形象、光影间若隐若现”。

这两种结果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各自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胸怀不同造成的。如果这样说,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说以上几幅油画都是人物画,而几幅中国画则是以山水画为主。这样对比不科学,下面我们再拿出两幅内容大体相近的画作进行对比。

文明的碰撞之海纳百川

莫奈《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于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创作的一幅油画。该画描绘了晨雾笼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用美妙的光的变幻与运动展现了迷人景色,以及画家用轻快跳跃的笔触刻画了光在宽阔的海面上反射与颤动的生动景象。

文明的碰撞之海纳百川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如此多娇》是傅抱石、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一幅巨制,专门为迎接建国10周年所绘,毛主席为画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字。这是毛主席一生唯一为绘画作的题字。

通过这两幅内容大体相近画作的对比,我们能看出东西方在观察事物的角度上的不同,在文化的理解、思考的方式、做事的角度之间的差异。

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笔者认是主要是东西方文化的上差异造成的。

中国人自古都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自然是心怀天下。不论是看问题还是处理事情,都是以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为重。《孟子·尽心章句下》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杜甫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其中的气魄、格局和胸怀是西方人不能想象的。

欧洲人自古以来基本上是以游牧、渔猎为主(农业耕种比较少),由于生活方式影响到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结果就是“掠夺”(我们举一个身边的例子说明一下,中国北方的匈奴、突厥这些游牧民族,每次南下都是烧杀劫掠)。从各部族间的相互掠夺,到大航海时代对亚非拉各国的殖民掠夺,再到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军事、经济、技术优势对全世界的掠夺。这些国家和人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金钱、财富和物质上。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关注的点物质,我们关注的是天下。东西方在文化的理解、思考的方式、做事的角度之间差了一个“海纳百川”的胸怀。最后用毛主席《沁园春·雪》中的一句作为结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天的文明的碰撞先说到这里,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