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如今,在九江說起八里湖,大家都不會陌生。

2009年初九江提出了“中心城區從甘棠湖、南湖時代走向八里湖時代”的口號。2011年9月5日,八里湖新區管委會正式揭牌成立,這個以湖命名的新區環八里湖而建,以生態新區為目標,2015年更是晉升為4A級旅遊景區,風景宜人。

由此,這個曾經位於九江市郊的八里湖名聲大噪,和市區的甘棠湖、南門湖齊名,甚至大有趕超之勢。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八里湖

然而,搜索九江公交的站牌,大家可以看到,在開發區潯陽西路上也有一個八里湖公交站,16路、30路、36路和53路都途徑此站,和八里湖新區相隔甚遠。不僅如此,在周邊有一條路,也叫八里湖路。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潯陽西路上的八里湖站

為什麼在九江會有兩個八里湖呢?

其實,筆者小時候就住在開發區的八里湖旁,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前,開發區的確存在著一個實實在在的八里湖,之後被全部填掉。而如今八里湖新區的八里湖,也有部分人稱作鶴問湖,由於離城區較遠,當時還是一片荒涼之地。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開發區的八里湖(以下討論的均為開發區的八里湖),則是從九江六中一直延伸到九江國棉一廠的一條狹長湖泊,和當時的開發區一支路平行,周邊有九江六中、九江冷凍廠、板鴨廠、九江商檢、外貿部住九江接待站、九江國棉一廠等單位。

前兩天我搜尋資料的時候,找到了一張日軍侵華期間,吉田初三郎做的九江景觀圖(1939年出版發行),其中開發區除了濱興洲(老火車站、劉胡蘭食堂、一馬路、二馬路、三馬路等地),其他地方荒無人煙,多位河流湖泊或是淺灘、溼地,並未看到八里湖。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吉田初三郎繪製的景觀圖(開發區部分)

這幾天我持續搜尋八里湖的相關歷史,但相比於周邊的龍開河、國棉一廠等地標,八里湖的信息幾乎全部都是如今的新區裡的八里湖,難道曾經記憶裡的八里湖就沒有留下一點痕跡麼?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位名為“葉子”的專家(膜拜ORZ)寫的《九江龍開河城區故道探討》的相關文章中,找到了八里湖的蹤跡,讓思路變得清晰。


要說八里湖,就得從龍開河說起,我搜索了近代九江所有的地圖,發現八里湖似乎並沒有存在過。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地圖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地圖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地圖

在以上三張地圖中,南潯鐵路依然存在,開發區一支路依然存在,可八里湖的位置卻只標明瞭龍開河。

別急,再來看幾段文字:

“龍開河在解放後於東岸修建了堤壩,用於城內防汛,河西岸是疏浚後的新龍開河一片平緩寬闊的河灘。春秋水位低淺之際,很多人一家老小在河灘上放風箏;時常有流浪的戲班和馬戲團在河灘上搭棚唱戲,看戲的人們熙熙攘攘,熱鬧非常。河灘上也經常有交易集市。這樣,在西岸周邊形成了交易商市和流動民居的密集區,並且向河灘不斷蔓延推進,隨著60年代後人口密集爆發,河灘逐年被民居侵食。西岸的堤壩大約是在70年代修建。堤壩建成之後,形成了沿堤壩環居的密集的平房居民地帶。”——來自龍開河集團相關介紹。

“上世紀30年代,日軍侵佔九江後,在官牌夾(九棉一廠)南邊低窪地修建飛機場,為防被龍開河和七里湖汛期水淹,在飛機場的東、南、西(北面是九棉一廠)三面築起了大壩。據說築壩的泥土還是日本人用船從他處取來的,所以此地得名“

飛機壩”。”

“為了便利八里湖的交通,先後修建了兩個閘口。一個是60年代中期初,在三馬路終端(老市委黨校後)龍開河上建了一個閘,把三馬路與八里湖東壩連起來了。又在七里湖與八里湖間的堤壩上建了一個閘。這樣龍開河這段河道基本“死亡”了!第二個閘是60年代 末70年代初,在濂溪河與龍開河匯合處上方(老馬渡附近)建了一個“向陽閘”。”

“當初,在修築八里湖北堤時,堤外留了幾百米寬的灘塗地,隨著城市人口增長,為了充分利用這塊地,又先後在濱興洲中緯路南端和春安裡東,分別建了一條下鋪涵管的跨河公路,先後有一些企業和學校在此落戶。如:六中、十中、鐵小、鐵中,板鴨廠、河西水廠,以及一些單位宿舍等等。好好的一條河,被分成幾段,城市建築垃圾、居民生活垃圾毫無顧忌地往河裡倒,路下埋的涵管,又沒有人疏通,慢慢地就淤塞了,幾個河段變成了幾個水潭,有一個還叫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月亮灣”!”——《九江龍開河城區故道探討》作者“葉子”

我們從其中幾段文字加上之前的圖片中,不難看出,八里湖就是曾經的龍開河某段,只是被人為的切斷了,形成了獨立的湖泊。於是,有了上世紀90年代的地圖。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八里湖出現了 在紅圈內

接著我又搜索了我的母校九江六中,發現它是一九七一年才建校的。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按照之前引用的幾段文字的敘述,我們不難看出,龍開河被分為幾段之後,依然被不停地蠶食,人進一步,湖(河)退一步。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仔細看可以發現 只剩八里湖了 其他河段消失了

這地圖的時間按我的記憶,大概是上世紀90年代,那時候我已經十多歲, 家住開發區八里湖邊,外婆家住鐵橋頭旁的

明德里,所以對於這兩條河流都很熟悉。

可惜好景不長,在90年代八里湖和龍開河先後被填。八里湖先於龍開河,據朋友回憶,大概是九十年代初期就開始填,填了三四年才填完。剛填的時候,小孩子們都很好奇,經常跑到土堆上去玩,每次都被大人呵斥。填完之後,就是一條坑窪不平的土路,偶爾還會有泥潭,身邊的朋友還曾陷到泥潭的淤泥裡,成了我童年的陰影之一。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背後就是八里湖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被填之後荒了好多年

1997年,為了提升城市開發水平,當時的政府批准了房地產開發商填埋龍開河的計劃,至此,龍開河成了一條路。千年湓水走向盡頭。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最後的龍開河(新橋頭)

九江有兩個八里湖 你知道嗎?

最後的龍開河(鐵橋頭)

找了不少資料,查了很多天,能從網絡中找到八里湖已經是很不易,它的前世是龍開河的一部分,最終和龍開河一起消失。九江的滄桑鉅變伴隨著時間一步步走來,又滾滾而去。能記住,已是不易。

如果您曾經也生活在八里湖周邊,有對它的印象,有相關的影視或圖片資料請留言,講述它的點滴過往。

(文中圖片大部分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