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餘秋雨的《抱愧山西》一文中,他主要覺得對山西有愧在什麼地方?

太原晚報


餘秋雨寫過一篇關於山西的散文題目是《抱愧山西》,從題目中就可以看得出餘秋雨認為自己對山西有愧,而這種愧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曾經對山西有非常厚重的"地域歧視"的濾鏡。

餘秋雨倒也是個坦蕩蕩的學者,在文章的開始就直言:"長期以來,我居然把山西看成是我國特別貧困的省份之一,而且從來沒有對這種看法產生過懷疑。",是什麼讓他產生這種潛意識的印象呢?

首先就是民歌《走西口》的淒涼悲傷的民歌,這是餘秋雨對於那種貧窮的印象的初始點,而後再加上趙樹理為代表的"山藥蛋派"中那種對貧窮驚心動魄的反抗,一方面讓餘秋雨對於那種三晉大地農民的精神的震撼,也進一步加劇了對山西貧窮印象的感受。而處於歷史操作下的大寨,以貧窮的標籤代表了山西,這是山西極其貧窮的印象在餘秋雨腦海中形成的"最後一腳"。因此餘秋雨對於山西只剩下貧窮的這一"地域歧視",但是細細追究起來看,餘秋雨對於山西最大的"歧視"就是源於對貧窮的戰慄。

是這樣的,因為餘秋雨基於對貧窮的恐懼而讓自己忽略掉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而選擇將經過文學等外在手段二次加工過的山西當成真實,從而產生山西極其貧窮的"地域歧視"。用原文中的一段話來解釋餘秋雨的恐懼,那就是"大家並不喜歡貧困,卻又十分擔心富裕。大家花費幾十年時間參與過的那場社會革命,是以改變貧困為號召的,改變貧困的革命方法是剝奪富裕為了說明這種剝奪的合理性,又必須在邏輯上把富裕和罪惡劃上等號。結果,既要改變貧困又不敢問津貧困的反面,只好堵塞一切致富的可能,消除任何利益的差別,以整齊劃一的艱苦勞動維持住整齊劃一的艱苦生活。因為不存在富裕,也就不存在貧困的感受,與以前更貧困的日子相比還能獲得某種安慰。"

很快再在讀到更廣實的材料時,餘秋雨開始對自己的想法產生了懷疑,然後他就在有意識得抵抗這種幾乎基於本能的"地域歧視"中留意和搜尋更多的關於山西的模樣。在一篇篇一本本的真實詳盡的史料當中,曾經讓中國財政抖三抖的晉商的樣子也就逐漸在貧窮這"地域歧視"的殘骸當中建立起來。

而後隨著一次山西之旅,實地的考察,對山西很窮的"地域歧視"徹底宣判死亡。無論是氣勢恢宏的喬家大院,還是更為厚實的賬簿記錄,已經平遙等山西更多的地方。面對晉商財雄們曾經打拼下的江山遺蹟,追回在入蘇州"三晉會所"等曾不曾注意的細節。餘秋雨邊發出對山西有愧的感嘆。

餘秋雨對山西的愧疚乍看是因為對這曾經的"中國華爾街"產生的偏見的慚愧,從更深的層次來講,還是由於對貧窮的恐懼,一旦有了一個地域形象和貧窮產生了聯繫,恐懼就順著意識將這個地域符號化直至將它等於貧窮。這種愧疚不應該只是餘秋雨的,也應該是每一個基於恐懼而對一個地域符號化產生偏見的人們。


一往文學


沒有看過餘秋雨的《抱愧山西》,但國家抱愧山西是真的應該的。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山西兒女的犧牲付出,到建國後幾十年山西作為重工業基地特別是煤炭資源大省,對全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尤其突出。地下空了,地上黑了,兜裡卻沒錢,因為計劃經濟和全國一盤棋考慮。但中央對山西的回報呢?前些年搞東西部發展規劃時,山西都不在內,山西人只好自嘲地說自己不東不西不是東西。胡富國的前幾任均是非山西人,只為政績積累,不顧自身利益,據說有人大代表向中央提出要求,回答是戰爭年代山西做出了犧牲,要發揚革命傳統繼續做出犧牲。當官的沒辦法,老百姓倒黴了。看看近些年山西的經濟發展數據和城鎮居民收入,均是倒數。實在與民國時期山西在全國的排位不能相比。


手機用戶51995361522


因為餘秋雨對山西的歷史沒有過專門的研究,長期以來,餘秋雨認為山西省很貧困,並且在歷史上也乏善可陳,沒有亮點。他把山西看成是我國特別貧困的省份之一,而且從來沒有對這種看法產生過懷疑。餘秋雨說,也許與那首動人的民歌《走西口》有關吧。最具有決定性影響的還是山西東部那個叫做大寨的著名村莊,它一度被當做中國農村的縮影。如果不是自然條件差,不奮鬥就沒法生存,就不會有大寨。

後來,餘秋雨轉變了看法,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聞。為了寫東西,一個偶然間的機會餘秋雨閱讀了大量有關山西的歷史文獻和各種考據。結果讓他非常震驚。經過夜以繼日的鑽研和考證,餘秋雨才發現,在上一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北上廣,不是浙江,而是山西。直到本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堂而皇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裡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這段鑽研山西曆史經濟地位的經歷讓餘秋雨茅塞頓開,拋棄了自己以前的偏見,打算長期致力於山西曆史的研究。

接著,餘秋雨瞭解了山西的很多牛逼之處。他在《抱愧山西》中這樣描述:現在蘇州有一個“中國戲曲博物館”,餘秋雨每次陪同外國友人,都要請他們去那個博物館,顯示中國建築文化的博大精深。餘說,連貝聿銘這樣的國際建築大師都視為奇蹟,但整個博物館的原址卻是“三晉會館”,即山西人到蘇州來做生意時的一個聚會場所。可見,當時山西的經濟,文化,建築技巧均走在世界前列。


太原晚報


餘秋雨的散文〈抱愧山西〉,出自他的散文集〈山居筆記〉,筆者20年前曾讀過。在文中,餘秋雨對山西不是一無所知才“愧”的,而是他“愧”在對過去山西貧窮的偏見。在餘秋雨的記憶裡,山西,地上有歷史悠久的古城古鎮古建築,地下有茫茫煤海。如果發生戰亂,山西人逃生的希望只能寄託於離鄉別井〈走西口〉。剩下的,也許只有“窮”了。到了寫該文時,餘秋雨重新找回記憶,調整了視角,不經意間他發現山西一個小地方藏龍臥虎,那就是自太原南下的太谷、祁縣、平遙。這地方,倒成了文中的主角。曽記否?為何民國財政部長孔祥熙發家於太谷?為何一條不起眼的街上會有百家金融機構?為何散落全國的三晉會館何其多?原來,這裡曾是“中國的華爾街”,掌控中國金融命脈若干年。餘秋雨對山西的認識發生質變的緣由發端於此。山西,歷史上也曾輝煌富有過。





王榮聯1


最愛的山西版塊,簡直是一言難盡。

很多年前,讀到《抱愧山西》,在餘秋雨煽情的筆觸下,讓我們有一種被可憐的感覺,我不想要這樣的可憐,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守望著東邊唱著《人說山西好風光》,是一種悲哀。

餘秋雨的抱愧有兩層意思,一個是主流文人對山西的無意的遺忘,遺忘山西的輝煌,遺忘山西的歷史,遺忘山西的貢獻;另一層是看著一鍋麵湯煮八戶的貧瘠那種唏噓感。

山西的貢獻毋容置疑,但是這麼多年下來,為什麼我們依然是整個國家中存在感最低的那個?

爹不疼,娘不愛。除了考慮歷史,考慮文化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管什麼抱愧不抱愧,只有雄起,只有奮鬥才能真正的從中部,從這麼多的省份中殺出來。

我們不要抱愧,我們要發展,我們要雄起


一枝研學


其實山西在每個歷史時期都很重要的,晉商,洪洞大槐樹人口大遷移,走西口,只不過改革開放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山西的任務就是輸出資源。在山西煤老闆之前,山西的名片有很多晉商,五臺山,老陳醋,洪洞大槐樹,雲岡石窟等等,近代名人也有不少徐向前,閻錫山,華國鋒,博一波,孔祥熙等等。我想山西人最應該狠的就是煤,如果山西沒有煤的話,我想現在的人們談起山西的時候也會像談陝西,河南一樣說說哪裡的歷史,人文吧。都說陝西是地下文物最多的省,山西是地上文物最多的省可是在外人眼裡,一談山西除了煤老闆,就是窮落後。別的省都有幾朝古都,文化名城,可又有誰知道中華五千年文明要看山西呢?一說到山西永遠是那麼幾個地方什麼平遙古城,喬家大院,雲岡石窟,洪洞大槐樹,五臺山,大峽谷。我們是地上文物最多的省可是我們的旅遊業呢?我們把大量的財力,人力,精力都放在了煤炭上對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真正瑰寶卻視而不見。


瘋狂妖


不僅是個人也是大多數人的心理

山西在煤炭產業發展時代,大多數人眼裡就是煤炭,煤老闆,又黑又土豪,土豪還是暴發戶的那種。

事實上,山西在明清兩代是非常重要的。

明朝大槐樹的移民遷徙,讓很多人的腳趾有了移民的標誌,傳說是為了有鄉土記憶,用斧頭劈了左腳的小腳趾,造成了移民的小腳趾分開。

清朝的票號,匯通天下,這種商業的成功是在貧瘠的山西最後匯通天下,連山西的很多人都不瞭解,餘秋雨的書讓很多人瞭解了山西商業的巔峰,讓更多人瞭解了山西票號,後來的《喬家大院》《走西口》影視劇讓山西的印象得以改觀。

餘秋雨不僅是代表他自己,還代表了大多數人。

抱愧在於不瞭解。沒有人去關注山西的歷史,都說5000年曆史看山西,可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更不要說一個已經消亡的票號。

一個在社會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省份,被遺忘很久,一直到現在都是被遺忘,原來的 商業奇蹟到現在只剩下了煤老闆這個沒落的標籤。

或許大家都是看現在的結果,哪裡富有,哪裡才有商業,歷史過程總是被無意間忽視。


大學專業深一度


山西經濟跟不上,地域限制、缺一個幹事的領導!大同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兩任領導,把大同推向了一個新高度!山西需要這樣的人,大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山西變得更好!大同歡迎你!



濤165400850


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直到大學圖書館偶然間看到便細細讀來,讀後一方面為山西曆史的厚重所引以為豪,另一方面對如今山西所面臨的經濟,人才等各方面的問題所感傷。

中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經濟的騰飛日新月異,物質文明的不斷加深讓大家更多的關注的是東南沿海,西部開發,東北振興,西南連接東南亞,中原崛起等等,缺慢慢忽視了藏在太行呂梁中的山西,黃土高原風漫漫,遮住了山西能源運輸的通道,更遮住了山西厚重的歷史文化。

山西的史前文化,古代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及文化名人都是令世人矚目的。一位散文家曾形象地說,山西就像一部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可以打開,每一頁都可以看到昔日的輝煌,其中沒有缺頁和殘頁。且不說山西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第一,就是很多散落鄉間的寺廟,戲臺,墓葬放在別的省都會精精細細的保護修繕,而在山西有的卻得不到更多的重視,一方面需要保護的文物太多了,另一方面經濟不夠強盛,相對的財政就不能更加充沛的用於文物更好的保護。除了這些可移動與不可移動文物值得山西人驕傲,抗戰時山西這片土地作為根據地也展現了太行呂梁兒女的報國情懷,新中國成立,山西的能源更是為祖國的建設增添了無窮的動力。

可是,現在的山西由於過於依賴煤炭開發,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排名在各省區中處於下游徘徊,曾經的光鮮亮麗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黯淡下來,我想餘秋雨先生報愧山西更多的是大家對山西曾經的忽視,當然也感謝餘秋雨先生,通過《報愧山西》讓更多人知道山西曾經的輝煌,山西的過去屬於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部分,這是中國兒女對祖國5000年曆史的認同,也是每個山西人的驕傲。

隨著經濟發展,山西目前的轉型雖然任很困難,但一直在進步,作為山西人對家鄉的變化很是欣喜,作為中國人對於祖國的騰飛更感自豪。各省就像是一個母親的孩子一樣,每個歷史階段承受不同的壓力,承擔不同的責任,創造不同的價值。與其說先生的《報愧山西》是一種報愧,我覺得更是一種提醒,提醒每一位中華兒女認識到每個省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正是每個省在各階段的經歷與創造,才為世界展現出這樣一個有血有肉,堅強無畏的母親——中國!


大話張三


山西多年以來,以煤炭文明全國,又以煤炭衰敗。作為山西人,我們又見證了多少山西企業家的興盛?百度、融創、樂視等等,雖然賈躍亭還揹著騙子的名稱,但是作為山西同鄉,誰不希望老賈能為山西人證明:山西人不差!山西人不落後!山西人不只是會挖煤!!!而且老賈的互聯網生態的概念提出的時候,全世界誰誰想到過?哪怕老賈被冠以騙子的名義,全球網絡巨頭誰不是在做互聯網生態以及等同的事情。

鄙人有幸2017年發起並策劃了一場燈光節,甲方共投入500萬,總歷經20余天總盈餘2000餘萬堪稱震驚全國,其後國內某知名數據評測機構對該項目評估5億,當時鄙人對其一笑抿之,但是在2018年春節終於看到了其價值以遠遠超越了5個億,整個山西成為了燈光的海洋,不論從上游到下游,5個億的估值已經遠遠低於了市場的供需關係。

鄙人也有幸受邀參加2017年廣州國際燈光節,在其論壇上,面對國內所謂頂尖的燈光藝術設計師,推翻其設計理念的同時提出自身的藝術概念及作品設想,會後與多家北上廣企業建立雙向合作關係,並說:你們是不是以為山西窮?以為山西只有煤炭?以為山西比你們落後?哪怕十幾年前是這樣,哪怕幾十年前是這樣,但是,在現今這個信息大爆炸得時代,你們能見到得,我們山西人也能看到,而我們山西人能看到得,你們不一定能見到!我相信,你們也一定看著,我們山西人一定會重新回到時代的浪尖,我們一定會把山西人最驕傲的一面再次展現到世人面前!

以上內容無杜撰,且鄙人專業從文化、旅遊行業。山西先正處經濟轉型關鍵節點,希望山西老鄉挺直脊樑,希望山西老鄉抬起頭顱,希望山西老鄉能夠回到家鄉,山西的明天就在我們心中,就在我們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