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愛情時代,談戀愛不如遛狗

微信裡表白,微信裡思念,微信裡說分手。

春節前,一個90後男孩跟我說,戀愛3年的女友第三次拉黑了他。這意味著,要和他徹底分手。

他愛她,想給她在他那個年齡難以承受的歸宿和責任。女孩卻覺得,他不夠成熟、多金,冒冒失失,只會每天去她單位陪她吃晚飯,連句甜言蜜語都不會。


微信愛情時代,談戀愛不如遛狗


男孩買了車票想和女孩回家,女孩拉黑了他。

男孩問我怎麼辦,我說,以退為進,再等等看。

女孩的糾結在於,男孩不會用微信和她調情,只知道日復一日去等她下班,一起吃飯。微信上說話像公事公辦,道個晚安都沒有表情。

這顯然不符合姑娘對一段戀情的“情緒”需求。

久而久之,就會“無感”。

我告訴男孩,別急。等姑娘感受下手機愛情的樣子,會懷念有個人天天出現在公司門口等她吃飯的樣子。

這其中,會出現會說甜言蜜語的愛情浪子,微信裡一竄又一竄表情包,晚安成為愛情裡最最重要的儀式……讓女孩在等候晚安打卡時認為自己正在經歷一段心心相印的愛情。

他們在手機上聊騷,互相關心,分享自己的生活場景,又在手機上誤會、冷戰,甚至鬧分手。

一段撤回的消息,表達了內心的小心翼翼。

等候對方消息紅點的焦急,是女孩心裡隱隱的不確定。

甚至有很多婚戀教程告訴女孩,千萬不要主動,一定要等對方發消息後半小時再回復,別急,這樣顯得自己價值更高。


微信愛情時代,談戀愛不如遛狗



對此我不能理解。我只知道,如果我在想你 ,你很快告訴我你也在想我,那種甜蜜,就是人生中的難得的“高光”啊!真等小半小時回覆,菜都涼了。

人心經不住冷落。

當你開始故意延遲,對方的消息也會隨之越來越稀罕,越來越短。

到最後,分手都變得很默契,就是自然而然,不聊了。

講真,微信正在把同城戀變成異地,甚至共處一室還各自盯著手機,彼此間越來越少言寡語。

想當年沒有手機,白娘子遊湖借傘,低頭含笑,落塊手帕,一來二往情愫暗生。

古詩云“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那種心心相印切切盼盼的情愫由丫鬟傳遞的暗號信籤催發得如痴如醉。沒有手機噼裡啪啦的快捷調情,每一次“約會”都成為終身銘記的甜蜜高光。

手機讓愛情變得更加高效快速,也常常嘎然而止。一言不合就“知難而退”,半天不回消息心就涼了半截。。。


微信愛情時代,談戀愛不如遛狗



分手的“儀式”變成拉黑刪除。

從此,這個人就在你的世界銷聲匿跡,一點回音都沒有,就像死了一樣。有點殘忍。

手機讓愛情似乎變得越來越廉價。人們越來越敏感,涼薄,曖昧。精緻得一塌糊塗,喪失了動物兇猛的性感。

曾經漂洋過海來看你,現在說句晚安就算撩你。

不主動、不拒絕,不確定關係、甚至不私聊,談戀愛成為點贊之交。

談戀愛不如遛狗,有激情、有溫度,有纏綿。。。

微信愛情時代,談戀愛不如遛狗


這一定不是手機的問題。而是每個人心中的敏感、猜疑,和不安。

我們敞開心扉很難。

手機,只是輔助加深了自我演繹的內心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