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风投公司的朋友,进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投资策略,和具体的案例介绍?

agdmgtgamwhpgdmg


案例 1



2014年,阿里巴巴股票筹资额达到220亿美元,这依旧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在2000年,日本电信巨头SoftBank给阿里巴巴投资了2000万美元,持有34%的股份。这次IPO让阿里巴巴的市值达到了2310亿美元,而软银在阿里持有的股份价值也超过了600亿美元。

  当软银投资的时候,阿里巴巴依旧是采用预营收模式。软银的创始人孙正义之所以决定进行投资,原因在于他知道互联网将要改变中国,日本和美国已经先一步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在1999年,他与20名中国互联网企业家进行了见面,最终挑选出一个人进行投资。那个人就是马云。

  “我们不谈营收,甚至没有谈到商业模型,我们只是聊了聊共同的愿景。”马云之后说道。



模式一 投人

找项目最重要的是找对人,什么项目都有人做,关键是看什么人。那么投资人是怎么挑人的呢?

一般来说,天使投资人青睐的创始人分为三个“梯队”——

有过成功创业经历的连续创业者是“第一梯队”,其中又以有过上市经历的为佳。比如曾把金山推向IPO,后来创办小米的雷军;其次是有过成功收购、并购经历,或有过几轮成功融资经验的创业者,比如曾一手缔结赶集网,被58同城合并后又重新上路开创“瓜子二手车”平台的杨浩涌。

“BAT”或某行业内顶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是“第二梯队”。除从业经历背书之外,自带资源优势的天使轮创始人也在投资人优先考虑之列。但是要防范这一类互联网边缘人:一般30多岁到40岁,都有连续的大公司经历,从B到A,再从A到3,但基本做的都是大公司的边缘性业务,好像大公司的成功和他都有关系,但细问之下,要么含糊其辞,要么他所管的业务都被裁撤了。这样的人欺骗性很大,但其中可用之才寥寥无几。

某领域很有经验的圈内KOL或者创业失败者为“第三梯队”,毕竟在“双创”语境下,经验和创业项目的相关性在此间占据重要地位,每个投资人都会基于此分辨出创始团队的强弱对比。

比较特殊的是内容创业者,基于此类行业内有专业的产业基金,以及文化产业自身独具的特性,投资人对于其创始团队的甄别又自成体系,但归根结底左不过对经验履历的考量,“投人”的本质还是不会变。比如影片众筹,看似开拍或正式完成之前只有一个样片或脚本概念,但是实际上真正对资本有吸引力的确是其幕后的执行团队。自带声望和资源光环的圈内人下场众筹的效果和几无背景的创始人相比,高下立判。

人是世间一切事物中最可宝贵的资源,只要有了人,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包括资本增值的奇迹在内。

模式二 投产品/技术

产品、技术代表着生产力,代表着实实在在的价值。好的产品,不论价格比同类产品贵多少,靠口碑就能口口相传。现在的投融资市场,玩模式、关系等各种虚的已经忽悠不动投资人了,能让投资人“秒投”的,一定是市场里做的非常领先的技术/产品或者创新型的技术/产品。

模式三 投模式

很多本质上是金融类项目,都是靠创造、宣传(忽悠)各种模式而拿到风投,例如押金类项目(各种共享XX),贷款分期类项目(长租公寓类为典型)及借新还旧类项目(庞氏骗局型P2P为典型)风投投这样的项目,本质上实在博接盘侠,要么是等后续投资者接盘,这样是博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接盘。可以说投此类项目的不是蠢就是坏。

模式四 投行情

行情由什么决定呢?中国是政策市,国家层面的政策深刻影响甚至决定了某些行业的命运。社会是个混沌体,短期会有些意外事件也会倒逼政策出台(游戏、贷款、网约车事件、某些大人物上台),从而突然让一个行业由盛转衰。但是长期看,能看懂货币政策影响下的货币政策、贷款政策的人,更能抓住所谓的“国运”(例如房地产、数字货币)从而顶风投入大笔资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