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辜負的親情——為母親節獻禮

被辜負的親情——為母親節獻禮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就要到了,在這個溫馨的節日到來之際,感覺連空氣裡,也飄滿了康乃馨甜蜜芬芳的味道。

母親,這個偉大的稱謂,這個全年無節假日的職業,把多少年輕漂亮的臉龐,漸漸地刻滿了歲月的痕跡。把多少嚮往憧憬的心靈,慢慢地沉澱成守望的眼神。把多少如墨青絲,偷偷地染成白髮。母親,是愛的象徵,是心的依靠,是溫暖的守候,是停歇的港灣。

小時候,我們是母親身後小小的跟屁蟲,無時無刻都想粘在母親身邊,怕自己一轉身,母親就不見了。那時候的我們胡攪蠻纏,哭鬧搗蛋,可母親總是無限寬容地縱容著,捨不得打,捨不得罵,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我們成長。她知道,我們的成長,需要經過這些不可理喻的環節,在她眼裡,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無論我們在別人眼裡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在她心裡,我們都只是孩子而已。

長大後,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呵護著我們,怕我們吃不好睡不香,凡事都想親力親為,盡心盡力地替我們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大小細節。可是,我們卻嫌她煩了,嫌她囉嗦了,對她又吼又叫,叫她別多管閒事。母親還強笑著,裝作沒聽見,背過臉卻在默默地擦掉眼淚。每當這時,把這一切看在眼中的我們,是不是心裡就湧起了一絲絲愧疚與自責?可是,誰也沒有能力去保證,這樣的劇情在我們青春叛逆的年齡裡,會不會再一次地輪番上演。

我們長大了,像振翅學飛的小鳥一樣,需要一片更廣闊更高遠的天空。可母親還是捨不得放開手,她怕外面有風有雨,怕我們沒有承受風雨的能力,怕她的雙翼,沒法再保護我們。可是,親愛的母親,你知道嗎?獨立飛翔,就像我們小時候哭鬧一樣,也是我們人生裡,一個必須經過的過程。無論前進的路上,有多大的風,多大的雨,我們都不會害怕,因為,我們都知道,當我們狼狽不堪地轉過身時,母親早已張開雙臂,等著緊緊地,擁我們入懷。然後,拍拍我們的肩膀,憨笑地對我們說:“傻孩子,別怕,有媽在呢,天不會塌下來的。”

當有一天,我們也成了母親,坐在這把母親專屬的椅子上時,才深深地讀懂了母親這兩個平凡的字眼,所蘊含的意義與責任。當我們像當年的母親一樣,在孩子身上傾注全部的愛時,才深深地體會到,愛孩子,是每個母親的本能,是與生俱來的能力。無需效仿,無需學習,也無需刻意,一舉一動,都是那麼自然而然地,渾然天成。

親情,這是這樣,在母親與孩子之間,一代代地傳承與衍生,又被一代代地期待與辜負。小時候,母親期待我們的,都或多或少被我們辜負了,而我們現在所期待孩子的,也許終將會有一天,被孩子所辜負。這是一個很怪很怪的圈,我們都希望成為這個圈子中心的軸,能用自己的能力,讓它良性地循環運轉。可是,越來越發現,我們的能力是多麼的有限。

小時候,我們不懂母親的愛,因為無知,所以辜負了。長大後,我們懂得愛了,可是這愛又延續在我們的孩子身上,能分攤給母親的,僅僅只是一小杯愛的瓊槳,顯得又薄又淡了。與母親曾經傾注在我們身上的愛相比,顯得微不足道。這是兩個永遠無法平衡的支點,我們都習慣了往前看,把目光落在孩子身上,望著他們一寸寸地長高。

卻忘了回頭看看我們的母親,被歲月抽乾養分的身體,也正在一寸寸地萎縮。她的生命,終將會耗盡在我們忽略的眼神裡。如果我們都願意,花一點點時間,在這個問題上,深究下去,我不敢去想像,這是怎樣的一種痛,錐心刺骨,還是撕心裂肺?這世上,又有多少為人子女者,在失去後,才真正明白,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哀,留下一輩子無法彌補的遺憾。

凡是為人母親者,都願意為孩子傾盡其所有,感情,金錢,時間。可是,反過來呢?我們摸著良心,問問自己,真的願意為母親傾盡所有嗎?反正,我做不到,至少在感情上,做不到。記得有一次,我母親與孩子同時生病時,我整顆心,都在為孩子著急,根本沒有空閒時間,想想我的母親,她也病著。我全心全意地照顧孩子,把病中的母親,推給其他親人去照顧。

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好女兒,我應該受到世人的遣責的。在孩子與母親之間,我愛的天秤還是傾向了我的孩子,我真的做不到,像愛我的孩子一樣,去愛我的母親,也做不到,像照顧我的孩子一樣,去細心地照顧我的母親。當這兩份愛起衝突時,我還是傾向於我的孩子。請仁慈的菩薩寬恕我吧,也許我是一個好母親,但是我真的不是一個好女兒。

親情,把三代人緊緊地連接起來,親情,也是在這個璉條中,反覆地被辜負著,我們辜負父母親,將來孩子也會在這種模式下,同樣地辜負我們。在這一場沒有盡頭的,愛與被愛的角逐中,辜負與被辜負的抗衡中,我們終將耗盡一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

唯願在有限的光陰裡,把愛無限地延伸,好好地愛,愛孩子,愛親人,愛可以愛的一切。不要讓時光,把愛與被愛,再一次辜負。在這個特別的,屬於母親的日子裡,我再也沒法緊緊地擁抱母親了,母親已去世兩個月零16天了,我想向著天堂,大喊一聲:“母親,我愛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