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邊欄為什麼要鑿破殘

黃牧甫說過:古人作印章,剛做出來的時候邊欄肯定光滑,沒有殘破的,為什麼要效仿殘爛後的效果呢?其晚期作品邊欄多為不殘或少殘。印章邊欄蒼茫、殘爛的有吳昌碩等。印章剛製作出來時肯定邊欄不是殘破的。邊欄的風格必須從屬於印文的風格,印章邊欄殘破效果目的是什麼呢?

1、造成殘破做舊,通過模仿長時間風化殘破的效果。

印章邊欄為什麼要鑿破殘

心觀

2、印章具有金石氣,畫面感,邊欄弄殘破而求風格統一。

印章邊欄為什麼要鑿破殘

與古為新

3、模仿封泥。封泥原指封針竹簡的泥團,古人在上面鈐壓了白文印的印痕,變成像朱文一樣的凸字,仿封泥印章實際上是模仿拓片而刻的印。邊緣呈不整齊的隨意形。在刻制仿封泥印時有意模仿邊緣的不平整。

印章邊欄為什麼要鑿破殘

皇帝信璽

4、透氣或延伸的空間。筆畫的平行靠邊會給人侷促感,可以將緊靠的邊欄弄破透氣。又叫為“出血”。平行粘邊,兩線寬度相加為一條線。印文線條的端點粘了邊,可以有選擇地將部分的邊欄弄破,給人以遐想延伸的空間。

印章邊欄為什麼要鑿破殘

風雨化蒼龍


對於“為什麼印章邊欄要破殘”有疑問或新的見解,歡迎各位書畫印友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