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店困在包郵區 “零食第一股”來伊份日子不好過

夫妻店困在包郵區 “零食第一股”來伊份日子不好過

夫妻店困在包郵區 “零食第一股”來伊份日子不好過

主板“零食第一股”來伊份(13.490, 0.59, 4.57%)(603777)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和百草味後來居上,在線上流量爭奪中成功卡位,組成了休閒零食界的“BAT”,起家最早的來伊份,偏偏被擠在了門外。

線上競爭失利,來伊份把戰略重點放到線下門店的擴張上。

自2017年提出“萬家燈火”戰略後,來伊份開始加速從江浙滬向全國擴張,目標是一萬家門店。不過,“萬家燈火”並沒有照亮業績。門店擴張的巨大投入反噬了利潤,致使來伊份陷入了“死循環”。增收不增利,來伊份被困在了江浙滬這個傳統的“包郵區”。

來伊份最新公佈的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營收達到38.91億元,扣非淨利潤卻首次出現虧損,堪稱史上最慘。

興於線下,也衰於線下,這可能是來伊份難以擺脫的宿命。

01

慘淡的一年

早在1999年,施永雷與鬱瑞芬夫婦倆就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零食店。顧客來店買炒貨時常說“來一份、來一份”,於是,“來伊份”品牌於2002年正式誕生。生意有聲有色,這個夫妻店就開始了迅速擴張,在江浙滬強勢蔓延。

夫妻店困在包郵區 “零食第一股”來伊份日子不好過

產品也越來越多,從炒貨到肉製品、蜜餞、水產品、糖果/果凍、膨化、果蔬、豆製品、糕點等,來伊份無不涉及。後來,夫妻倆將擴張的故事講給了資本市場。

2016年10月,夫妻店實現了關鍵一躍。來伊份正式掛牌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為第一家登陸主板市場的休閒食品企業。施永雷、鬱瑞芬夫婦與兒子施輝,作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合計持股超過63%。

上市當年,來伊份備受資本市場的青睞。上市僅一個月,股價就翻了五六倍,從9元多一路漲到50元多,市值一度達到100億元。

上市即高潮,再往後,來伊份股價與業績一起跳水。

上市三年來,2018年的業績最慘淡。

報告期內,來伊份實現營收38.91億元,增速下滑至7.01%;實現淨利潤1010.90萬元,同比下滑達90.03%;扣非淨利潤更是下滑154.28%,虧損達4652.51萬元。

營收的增速雖有下滑,但也實現了增長,那為什麼淨利潤竟下滑了九成?

來伊份回覆市界稱,為確保公司可持續發展,提升市場佔有率,公司調整發展策略,加大線上線下市場規模擴張力度,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相應增加,導致營業收入增長而淨利潤下降。

報告期內,在財務費用減少20.54%的情況下,來伊份的管理費用同比增長27.18%、銷售費用同比增長15.69%,分別達4308.13萬元、12.80億元。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佔營收的比例,同比都增加了近3%。

對於這兩項費用的增長,來伊份解釋稱,系技術人員引進、信息技術投入,加大直營渠道快速擴張、新區域市場佈局,加快拓展線下線上業務,以及日常促銷及“年貨節”“6.18”“雙11”“雙12”等專項促銷活動中加大了促銷活動力度。

受費用增加影響,2018年來伊份的毛利率為43.91%,但淨利率只有0.26%。縱觀近三年,毛利率一直呈下滑趨勢,去年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的大幅增長,讓本來就處於底部的淨利率下滑更嚴重。

我們的零食不賺錢,我們只是零食的搬運工,成了來伊份的真實寫照。

業務發展不順、業績大幅下滑,來伊份高層人事也頻繁變動。

2018年12月29日,股東代表監事鄒曉君辭職;同一天,張潘宏也辭去了公司董事職務、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同時辭去了董事會秘書職務。

2019年3月1日,馮軒天辭職,公告稱繫個人原因。辭職前,馮軒天任來伊份運營發展系統副總裁兼上海來伊份總經理。

短時間內多名高層辭職,這可能跟糟糕的業績密切相關。

02

線下擴張“死循環”

自身業績不振,又被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競爭對手窮追猛打,面對內憂外患,來伊份在線上和線下都放出過很多大招,試圖突圍。

這些年,來伊份加快線下渠道佈局,一心想著向全國擴張。但十幾年過去了,來伊份仍然沒能成功衝出江浙滬這個大本營。

2017年,來伊份啟動了“萬家燈火”計劃,加速線下渠道拓展布局,以“直營店+加盟店”的方式向全國齊頭並進,計劃在2023年實現一萬家門店的規模。

夫妻店困在包郵區 “零食第一股”來伊份日子不好過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連鎖門店總數2697家。門店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天津、安徽、江西、重慶、廣東等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遍佈全國百餘個大中城市。

門店是開到全國去了,但是業績依舊倚重江浙滬地區,其他市場對業績的貢獻相當薄弱。

2017年,江浙滬地區佔有86%的門店,貢獻給來伊份的營收佔比為92.99%。在2018年進一步向外擴張的情況下,門店總數雖然同比增加了237家,但是江浙滬的營收佔比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2018年,江浙滬地區的門店佔比為83%,貢獻營收35.92億元,佔比92.32%。

也就是說,在2018年,江浙滬以外的地區,門店佔比從14%上升到了17%,但是營收佔比並沒有同步上升,而且幾乎沒有變動。

難道只有江浙滬等地區的人民喜歡吃零食?並不是。

三隻松鼠的最大市場也在華東地區,但是其他市場的收入佔比也很大。從2014年到2017年6月份,三隻松鼠在華東地區的收入一直保持在37%左右,華北、華中、華南、西南、西北、東北地區對營收的貢獻比較均衡,這六個區域市場的收入合計佔比63%左右。

按照“萬家燈火”計劃,從2018年到2023年,來伊份平均每年淨增長的門店數量,需要控制在1256家以上,但是2018年同比只增加了237家。因此,從2019年開始的往後五年,來伊份門店數量,平均每年需要淨增加1460家以上。

有點嚇人。不過,這對來伊份來說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如果繼續開店,費用太大,同時不能有效貢獻收入,業績只會越來越難看;如果暫停開店,“萬家燈火”計劃就會擱淺,打臉不說,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零食行業,公司如何尋求新的增長?

03

錯失線上紅利

靠線下門店發家的來伊份,在線上做過很多努力,但這始終是它的軟肋。

國信證券(12.340, 0.17, 1.40%)分析師陳夢瑤向市界分析,來伊份起家於專賣連鎖,在準備上市期間錯過了黃金髮展時期,尤其是線上紅利期。

來伊份的上市之旅一波三折,中途屢屢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從2007年開始,來伊份爆發式增長,資本蜂擁而至,施永雷與鬱瑞芬夫婦產生了上市的想法。

來伊份採用的是代工模式,本質上,是一家經營自主品牌的休閒食品運營商。

快速擴張下的代工模式,讓來伊份食品安全問題頻出。2012年,央視二套《消費主張》欄目《3﹒15在行動—美味蜜餞這樣生產》節目質疑來伊份的“毒蜜餞”問題;2013年曝出牛軋糖大腸菌群超標;2015年被發現手撕肉條菌落超標……2013-2016年上半年,來伊份共召回不合格產品70250公斤,不合格產品涉及到肉製品、水產品、糕點、果蔬等。

直到2016年10月,來伊份才擺脫食品安全和增長乏力的困擾,成功上市。

這前後,零食行業發生了格局性的變化。

良品鋪子在2006年8月開出了第一家門店,佈局線上線下,是一個實力均衡的選手;三隻松鼠於2012年創立,以線上業務起家,線下投食店提供個性化體驗;2016年8月,好想你(9.780, 0.03, 0.31%)斥資9.6億元收購了百草味,拓寬了渠道和品類,補足了彼此在線上與線下的短板。

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和百草味,多少都有“網紅”的姿態。

歷經十年才上市的來伊份,緩過神的時候,線上食客早已被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品牌瓜分。“後來者”來伊份花大力氣上線了APP,在京東和天貓等電商平臺也都有佈局,但只分得了一塊蛋糕渣。

夫妻店困在包郵區 “零食第一股”來伊份日子不好過

線上成了來伊份最為薄弱的渠道。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市界,根據新生代購物的思維和行為來看,一定得線上與線下互融共通,但是來伊份在線上的表現一直比較弱。 來伊份原董秘張潘宏也說過,因為當初準備上市,來伊份錯過了電商發展的風口。來伊份在公告中提到,2017年1至6月,電商渠道收入佔比僅7.76%;2018年1至6月為9.41%,跟其它三家企業沒法比。

04

下一個風口

在休閒零食行業,幾大玩家的座次雖初步排定,但還沒有真正的“王者”。

依據2017年的數據來看,三隻松鼠營收約為68.5億元,良品鋪子營收54.24億元,好想你(包括百草味)營收為40.70億元,來伊份為36.36億元。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佈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06年到2016年,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從4240.36億元增長到22156.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7.98%。報告預測,到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

雖然零食行業被認為是快消市場中最具前景、最有活力的行業,但到目前,行業集中度高度分散。2016年,國內零食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0871個,其中沒有出現一家百億級的企業。

為什麼會這樣?上述報告總結了了四點原因:同質化競爭普遍存在,企業盈利空間受限;“重營銷宣傳、輕產品研發”阻礙行業創新進程;質量安全困擾行業前進;品牌的國際化進程仍緩慢。

這是行業通病,堅果類零食就是最好的例子。

夫妻店困在包郵區 “零食第一股”來伊份日子不好過

2016年,在行業內名不見經傳的沃隆上線了混合堅果類小包裝零食“每日堅果”。面市之後異常火爆,於是,三隻松鼠、百草味、來伊份等品牌商都推出了類似的產品,直接導致了該品類零食在市場中的同質化與價格戰。

面對廣闊的市場,企業增收不增利,紛紛絞盡腦汁尋找突破口。

如今,新零售、智慧零售的戰役又開始了。

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戰役?良品鋪子創始人兼董事長楊紅春的解釋夠經典:“新零售是平臺,我們是內容,他們搭臺,我們唱戲。”

幾家頭部企業也在調整戰略。

良品鋪子提出了高端零食的戰略,先從概念上爬出了泥潭;三隻松鼠想轉戰供應鏈端,欲變身供應鏈企業;百草味與來伊份在線下較起了勁,分別提出“一城一店”和“萬家燈火”戰略。

激烈的競爭中,來伊份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賽道,但線下這條路越走越難。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