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曹魏为何屡战屡败?

过妄所著


诸葛亮对决曹真的三次北伐战略与战术分析。

第一次北伐

战略:蚕食雍凉

战术:策反孟达、声东击西

战果:迁移陇西三郡部分人口,收降姜维

诸葛亮首先写信策反新城太守孟达,又把他谋反的消息透露给司马懿,司马懿率军征讨孟达,诸葛亮则承诺马上率军支援,让孟达坚守待援。然而实际上诸葛亮并未进军新城,而是兵分二路:一路赵云率领偏师进军斜谷,一路亲率主力进军祁山。魏国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与赵云对峙于箕谷之时,诸葛亮突袭祁山,几乎兵不血刃的夺取陇西三郡,这次北伐选择从祁山进军目的就是在于夺取魏国的陇西地区,实践法正在汉中策中提到的“蚕食雍凉”。

通过声东击西的计策,诸葛亮的计划至此基本上实现了,还在抵抗的陇西郡守游楚也做出了能够抵挡魏军援军一个月就投降的承诺。没想到的是,马谡在街亭被张郃打败,诸葛亮被迫撤退,第一次北伐夺取的三郡得而复失。但是这次北伐并非毫无成效的,诸葛亮还是迁移了部分人口补偿兵力的损失,并且收降了后期蜀汉的支柱——姜维。

第二次北伐

战略:引诱魏军回援,减轻东吴压力

战术:围魏救赵

战果:成功吸引魏军主力,斩杀王双

东吴陆逊在石亭大破魏国大司马曹休,魏国朝野震动。大概是认为诸葛亮北伐失败不会再来,魏国的威胁只有东吴,因此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进攻孙权,誓要为曹休报仇,有记载说曹真已经预料到诸葛亮会进攻陈仓,但是这个记载其实是有很大漏洞:

其一:既然曹真预料到诸葛亮进攻陈仓,而诸葛亮一旦夺取陈仓,兵峰将直指长安。陈仓战略位置如此重要,曹真为何不派遣重兵防守?

其二:既然诸葛亮的进攻是在曹真的预料之中,曹真为什么已经走到东线又仓促回防?如此疲于奔命也要支援陈仓?

因此,笔者认为,说曹真预料诸葛进攻陈仓,只不过是马后炮的吹嘘之言。

诸葛亮在写给诸葛瑾的信中提到了陈仓进军计划:

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重,溪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亮集与兄瑾言治绥阳小谷

这封信揭示了诸葛亮进攻陈仓的目的:围魏救赵。吸引魏军主力回援,减轻东吴压力,因此当曹真支援陈仓之时,诸葛亮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这也解释了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为啥只打了不到一个月,就粮草不够撤退了:诸葛亮的目的本来就不是夺取陈仓,根本没有带多少粮草、实际上当曹真部队到达陈仓,诸葛亮却率军撤退了,这个时机把握的很准。粮草早不用完,晚不用完,偏偏曹真一来就用完了。曹真派遣王双追击,却被诸葛亮反杀,很多人说诸葛亮这次北伐是失败的,但是诸葛亮虽然没有攻克陈仓(人家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这个),但是却成功吸引了魏国主力,达成了战略目的,而且还打败了王双,怎么能算失败呢?

第三次北伐

战略目标:夺取武都,阴平二郡,击破郭淮。

战术:避实就虚、围点打援

战果:夺取武都、阴平二郡、逼退郭淮

几乎在诸葛亮陈仓撤退的同时,陈式率军夺取了魏国的武都,阴平二郡。武都阴平二郡魏国几乎没有布置守军,曹真又被诸葛亮吸引到陈仓去了,因此陈式毫无压力的夺取二郡。郭淮率领军队想要迎战陈式,但是得知诸葛亮已经出现在建威,仓皇撤退。

原来诸葛亮不仅仅是要夺取二郡,更大的计划是围点打援,吸引郭淮进攻以打败之,当然郭淮识破了诸葛亮的计划,提前撤退了,没有被包饺子。

从这三次北伐来看,诸葛亮军事能力在三国中绝对属于一流实力。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亭殿阁


战争就是一台巨大的消耗机器,一次战役的背后,拼的是国力,物力,人力的消耗。北伐为什么会屡战屡败?这里我们不提策略计谋制定的失误还是不足。我们就看一下蜀汉和曹魏两国之间的国力对比。


先来看看疆域对比,魏国坐拥北方十三州,更多的大城镇,可操作生产的土地,而蜀国呢!益州,汉中,和一小部分荆州(大部分被东吴夺走了)南方少数民族那边可以忽略不计了,从来没有真正的征服,虽然有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但是也就只有这样了,其他的都是山啊!山,种不出粮食的。

有一点是从来不用怀疑的,三国鼎立后的蜀汉无论面积还是实力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我们再来看看人口对比:

蜀国人口 : 章武元年,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到了景耀六年灭亡时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

魏国人口:景元四年 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人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曹魏蜀汉人口对比,大概就是一比四啊。这是个什么概念。人家人比你多,先不说北伐的时候曹魏兵力投入是否比蜀多,就是战争结束,兵力的补充都没有曹魏多,快速,一个人从出生到可以打战,至少十七八岁吧!可是你看北伐一次和一次之间间隔才多少时间呢!人打光了没地方补充,地也没有人种,所以才有诸葛亮又在哪里哪里屯田了什么的。



就算是打出去了,后勤补给也是一个大问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人走都困难,更不用说运粮草了,没吃的,人心不安,又得在这个什么花功夫抽人去干。

综上所述,北伐肯定是会失败的,就算是成功了也是很难维持长久的。


旧人何时归


诸葛亮谨守承诺,忠心为主,一生竭尽全力地北伐,以求平定天下,复兴汉室。之所以七伐曹魏都失利,主要原因是当时形势左右了一切。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随后他下山后,辅佐刘备一步一步实现了这个目标。而他的终极目当当然是一统天下,而平天下必须首先要搬掉曹魏这只拦路虎,因此,诸葛亮又顺应潮流地提出了“联吴抗魏”的战略定位。这其中,荆州又是核心。只要占据此战略要地,联吴有资本,伐魏有条件,可谓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结果,打破诸葛亮如意算盘的竟然是赫赫有名的英雄式人物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一意孤行地征伐吴国,随着吴蜀彝陵之战后,蜀军精税部队几乎殆亡丧尽,刘备也因此殒身白帝城。这两件事对蜀国来说是伤筋动骨的。

更为要命的是,联合东吴共同伐魏也因此子虚乌有了。再加上继位的刘禅昏庸无能,留给诸葛亮的现实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

没有强大的国力做保障,没有强大的军队做支撑,诸葛亮晚年尽管竭尽全力伐曹魏,其实他明明知道是“逆天而行”,是注定不会成功的。但他之所以还要乐此不彼,是因为早已调整了战略部署:改以消灭魏国的伐魏为力求自保的伐魏。当时蜀魏强弱明显,蜀国统一中原已是痴人说梦了,因此蜀国当时可做的是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守呢?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所以诸葛亮采取了以攻为守的办法逐渐拓展边疆地区,一方面想进一步加强控制蜀北战略要地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证明自己为蜀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同时,诸葛亮北伐时只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步步推进,能成功更好,不成功也要打出精气神,也要打出蜀军的士气来。因此,不采取魏延之谋,从子午谷出奇兵袭长安之计,毕竟,不成功便成仁,如果这次冒险之举有出奇制胜的诱惑,但也有全军覆没的陷阱。而以蜀国的国力和兵力,显然是经不起这个折腾和创伤的。而能让蜀国存活的更长久些,这就是诸葛亮唯一能做的事。

终上所述,诸葛亮北伐其实是注定不会成功的,他只是尽人事知天命罢了。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我们在《隆中对》中可以看到:诸葛亮精心谋划出了先“鼎足天下”,再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宏伟蓝图。 蜀汉政权建立以后,“鼎足天下”的战略已经实现,天府之国的四川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出现了莺歌燕舞的繁荣景象。此时,诸葛亮的《隆中对》已经实现了一半。

但是,随后的发展却与诸葛亮的计划相悖:荆州是得到了,但是是“借来”的。在荆州的用人问题上,诸葛亮却又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不应该用“目空一切”、“恃才傲物”的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横眉冷对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给孙权来了一个“虎女焉能嫁犬子”,连面子上的和睦都无法维持了。此时“鼎足天下”的大局已经被破坏了。最终的结果是,关羽“水淹七军”凯歌高奏的大举北伐,东吴却“白衣渡江”巧取了荆州,迫使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地,丢了荆州不说,还折了一元上将。更可怕的是紧接着的连锁反应,张飞死于非命,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长眠于白帝城。此时,《隆中对》的伟大战略就已经画上了句号。

最不幸的是诸葛亮摊上了一个昏庸无能的后主——阿斗,如果诸葛亮不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不被奸臣害死,也会被昏君气死,要是出现这种结果的话,诸葛亮也就不是人民心中的诸葛亮了。所谓万全之策就是把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捆在一起,“恢复汉室,北伐中原。”就是一杆永远不倒大旗。于是,诸葛亮在主观和客观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在根本就没有胜算的前提下,连年征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落得个千古流芳的美名。

理性读三国的人都能够看出,诸葛亮北伐是十分勉强的,高举“北伐”的大旗,却屡败屡战,细细品三国的人,会品出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某种“默契”来。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谋略”高手。从表面上看是司马懿“谋略”的水平不如诸葛亮,所以诸葛亮能够在西城摆一个“空城计”,一把羽毛扇、一曲悠扬的琴曲就吓退司马懿的15万大军。如果我们更深层次的分析以后,会发现司马懿和诸葛亮水平相当,“空城计”充其量是一对“谋略”高手旗鼓相当的平手对决。

司马懿再度出山,是在皇帝御驾亲征,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不得已而用之的。司马懿千里平孟达、奇兵夺街亭,一路凯歌高奏,已经建立了很大的功勋,但是,这些功勋是抢了皇帝曹睿的镜头和压了奸臣的风斗建立起来的,此时,那些诋毁司马懿的奸邪小人实力还很强大,他们兵败如山倒,眼睁睁的看着司马懿的“盖世奇功”,他们对司马懿的嫉恨只能是有增无减。这一点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不会不明白,深谋远虑的诸葛亮更不会不明白。

如果司马懿一举消灭了诸葛亮,将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司马懿将落得一个“卸磨杀驴”“兔死狗烹”的下场。因此,司马懿非常明白:留下诸葛亮就可以大大提高他在朝廷中的分量,皇帝不敢轻易搬动他,奸臣们也不敢轻易招惹他,其好处会远远大于消灭诸葛亮。诸葛亮何等聪明,正因为他猜透了司马懿的心思,所以他才敢大胆的实施“空城计”。

因此,“空城计”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两大“谋略”高手在过招,各自都心知肚明。高手过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旦说破就失去其精妙绝伦的精彩了,任随后人去发挥演绎吧!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眼睁睁的看着司马懿父子就要全军覆没了,忽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又眼睁睁的看着司马懿父子突出重围,诸葛亮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品三国至此,不禁要问:诸葛亮能够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精通天文、地理、气象的诸葛亮,在上方谷却看不出天要下雨?究竟是老天爷放走了司马懿,还是诸葛亮有意要放司马懿一马呢?

从表面上看,诸葛亮北伐屡败屡战,而司马懿又何尝不是呢?每当战局突变的时候,总能够扭转乾坤,最终以平局收场,打来打去,最终都是旗鼓相当。冥冥中好像能够看出他们的某种默契。其实他们都清楚,谁都离不来谁。诸葛亮离开了司马懿,不被昏君气死,也会被奸臣害死;司马懿离开了诸葛亮,恐怕就不是被赶回老家养老那么简单了。

回答至此,诸葛亮北伐屡战屡败的原因,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绝对没有贬低诸葛亮的意思,怪只怪诸葛亮生不逢时,遇到了一个昏庸无能的后主刘婵。庆幸的是诸葛亮遇到了老哥们司马懿,司马懿成就了诸葛亮的千古美名,诸葛亮成就了司马懿的丰功伟绩。


孟小春大白话国学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为刘备创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去世后,又辅佐后主刘禅。但诸葛亮一生所致力于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却一直未能实现,最终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自从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间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了多次战争,次次都以失败告终。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聪明的诸葛亮的北伐曹魏会屡战屡败呢?
(《三国无双》诸葛亮的形象)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而后勤除了战前的准备和战时的调配外,还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支撑。魏蜀吴三国之中,蜀汉的实力最弱。蜀汉政权虽有“天府之国”的蜀中地区的富庶,但跟三国中另外两国相比,差距仍然太大。根据史书记载,蜀汉在关羽失荆州后,仅仅保留益州一个州,为三国中领土最小的国家。在蜀汉灭亡之时,统计蜀汉共有总户数三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左右,拥有总兵力约十万人。而诸葛亮的对手曹魏拥有人口四百四十三万,兵力多达六十万人。魏蜀两国实力相差悬殊。

在古代历史上,也有许多名将能够以较弱的实力,以小博大,最后取胜的。刘邦战胜强大的项羽,曹操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这些都是先例。那么诸葛亮在领导实力较弱的蜀汉,能否有机会打败曹魏,兴复汉室呢?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自己出山之时,就在《隆中对》中分析了天下大势。其中分析出刘备一方若想以弱胜强打败曹魏,只有等着曹魏内部生变。但在诸葛亮北伐之时,曹魏君臣上下一心,并没有空子给诸葛亮钻。
蜀汉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是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之一。蜀汉占据的益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区域。益州周边是崇山峻岭,中间是成都平原,李白曾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形容益州。因此从益州难以调集大军出击。
诸葛亮本身虽然是杰出的政治家,但他并不善于领兵作战。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规划的北伐道路,并没有让自己领兵出击。在刘备以及关羽、张飞等名将去世之后,蜀汉已无多少可用的将才,只有诸葛亮亲自领军。与诸葛亮多次交过手的司马懿曾这样评价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意思是说诸葛亮在统军打仗方面不知道权变。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如果不会随机应变,将会贻误战机,遭致失败。
总的来说,诸葛亮北伐就是一场不合天时(曹魏内部君臣上下一心)、地利(益州不利于调集大军)、人和(蜀汉实力较弱,诸葛亮非将帅之才),自然就屡战屡败。
参考文献: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
陈寿:《三国志》
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历史研习社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以上截取隆中对

我认为“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是至关重要的

打仗建国都要取得民心,民心所向大事可成。诸葛亮去打魏国,魏国老百姓不堪魏国酷刑,每每攻城,百姓必开门响应,诸葛亮还怕伐不了魏?

但是魏国管辖的百姓并无此举,也说明魏国管理的不错,刘备称王后,蜀汉虽为失民心,但也未得民心,在没有全国民众的支持下,蜀汉伐魏本是以小博大,是很难打的。

其二,打仗也是拼人口和人才的,在三国以成定型的情况下,蜀汉仅一洲之地,跟魏国比发展肯定是比不了的,至于人才,刘璋拿不下张鲁,刘备轻易拿下了刘璋,是说刘璋无能?还是没有能人猛将?我觉得都是有点的,益州本土发光发热的人才真的不多。刘备生前的能人异士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刘备死后,慕名而来的人才更是少,因为诸葛亮虽然名气大,但不是王,刘禅更是无王之雄略。

诸葛亮在未得民心,人口人才财产上都没有巨大优势的情况下,打硬仗是很吃亏的,死一点人才,就真的少一点人


平安丶喵


诸葛亮北伐曹魏为何屡战屡败?

我认为,应该从曹魏和蜀汉两方面一起分析。

从蜀汉方面分析:

其一,蜀道崎岖艰难,导致蜀军伐魏万难。

蜀国偏居四川盆地和汉中等地,虽然对本国军民而言,本国因周围多山而易守难攻,但正因为山路蜿蜒崎岖,所以本土军队要想攻出去,亦很难,这种难具体体现在:蜀军兵出汉中进攻曹魏时进军缓慢艰难,后勤粮草供应更是危险重重难上加难(诸葛亮养子诸葛乔就在运粮途中遇难身亡),从汉中送往魏境蜀军的粮食数量、持续性等方面都很难保证蜀军长期与魏军较量,这导致诸葛亮在第二次、第四次北伐中均因粮食不足而被迫退兵;

其二,诸葛亮用兵过于谨慎,处理军务过于细致操劳。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在用错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后,蜀军仍然还占据着曹魏的陇西三郡,但不想弄险谨慎用兵的诸葛亮直接就宣布全军撤退,这样不与魏军正面较量就白白地将到手的土地让出,本人认为甚为可惜,因为以后曹魏在陇西严加防范,诸葛亮再也没有机会一口气连下三郡,诸葛亮的谨慎导致他第一次伐魏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处理军务方面,诸葛亮太过细致入微,不懂得适当放权,以至于处罚二十军杖的军务,他都要亲自裁定参与,这自然导致他军务繁忙却吃得少,长此以往,他不善保养的身体自然被繁重的军务压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就是如此积劳成疾病逝军中的;

其三,政敌掣肘。直到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还没有解决好他与第二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这直接导致诸葛亮在与司马懿的较量中稳居上风时,政敌李严公报私仇地谎报粮草不足进而拒送粮草,这直接导致诸葛亮无奈地粮尽退兵;

其四,与东吴孙权夹击魏国配合得不够默契。诸葛亮的五次伐魏,只有第二次伐魏,诸葛亮是趁着吴将陆逊刚大败魏国曹休大军的良机趁虚而入的,然而蜀军却遇到了早已做好各项防守准备的郝昭;第五次北伐,确实是诸葛亮与东吴孙权联合进攻曹魏的,但是,东吴攻魏的虎头蛇尾及双方信息联络的不及时,导致吴蜀两国难以有效地牵制魏军,以致被魏军从容地各个击破。

从曹魏方面分析:

其一,魏明帝曹睿调遣及时,用人得当。面对诸葛亮第一次伐魏,曹睿派张郃攻打街亭,派曹真与赵云对峙于斜谷,最终张郃攻下了街亭,曹真也击退了赵云;诸葛亮第二次伐魏,曹睿早就派曹真推荐的郝昭在陈仓严防死守,导致诸葛亮百变攻城仍收效甚微以致无奈地粮尽退兵;诸葛亮第四次伐魏,曹睿派司马懿、张郃共同迎战蜀军,虽然张郃不幸战死于木门道,但司马懿的久拖不决战略也确实证明是对付诸葛亮蜀军、积攒军功养寇自重的绝佳方略;

其二,魏将张郃进攻有方,司马懿防守得当。张郃攻占街亭导致谨慎的诸葛亮全军撤退,司马懿严防死守就是不战,导致诸葛亮屡屡粮食供应不足而粮尽退兵。

其三,魏国应对东吴有方。曹休死后,曹睿任命名将满宠都督扬州军事,满宠能够与田豫协商后,科学地对东吴孙权的屡次进犯见招拆招,导致孙权多次进攻淮河流域却再无骄人战绩,这保证了西线曹真、张郃、司马懿能够从容应对诸葛亮的屡次入侵。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蜀汉和曹魏两方的主客观原因,导致蜀国因战争拖累而愈战愈贫弱,导致魏国因为河北鲜有战争而可以不断发展经济,实力开始大幅度超越吴蜀两国,所以归根结底,是两国实力的不断拉大,导致诸葛亮伐魏屡战屡败捉襟见肘、而曹魏的防守则大多数占据上风且越来越得心应手。


小崔畅说历史


与诸葛亮对战的并不是魏国精锐部队,而只是屯田的边军!诸葛亮避实击虚打击的是魏军的薄弱地带!在当时,由司马懿制定并实施的蚕食战略有类似于现代土工掘进,既步步为营不断往前慢慢推进,直到抵近汉中,再实施毁灭性打击!但是诸葛亮看破了他的战略,所以不断的主动出击,打击这些蚕食边境的魏军武装。而魏国受限于无根据地囤积粮草问题,无法大规模集结部队,这给了诸葛亮创造局部优势兵力的机会。我们看到蜀汉北伐期间,往往是诸葛亮攻下一个地方却不守,等司马懿集结精锐部队赶到增援的时候,诸葛亮都已经撤走了!

其次,地形问题。在当时,受限于武器装备的水平,地形优势在当时可以起非常大的作用!蜀汉扼守险地,在祁山居高临下,占优势。而对面的魏军却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只要给魏军一个可以防守的境地,魏军同样不会败!比如,陈仓城战,郝昭一千兵马便可以让诸葛亮的两万部队寸步难行,攻了二十多天后不得不撤退了。这既是因为郝昭部队精锐,又因为魏军在陈仓占据地利!


优己


诸葛亮北伐曹魏屡战屡败的原在于蜀汉在天时、地利、人和均存在不利因素,仅凭诸葛亮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的。

先说天时,刘备集团在初创阶段,中原核心地区已尽归曹氏,江东次一级地区已由孙氏三代经营,诚不可与之交锋,刘备集团只能退而求其次往西部蛮荒地区去寻求发展,造成蜀汉政权先天不足的局面。

再说地利,赤壁之战后,刘备独吞荆州大部分地区,后从刘璋手中夺取益州,进占汉中,关羽水淹七年,斩杀庞德,受降于禁,威震四海,风头一时无两。谁知月满则亏,被孙权偷袭荆州得手,失去荆州战略要冲的蜀汉,只能困守益州,无法在地理上分兵两路北伐曹魏,使诸葛亮“隆中对”设想彻底破产,诸葛亮只能从汉中进讨曹魏,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蜀国地势复杂,粮草运输极为不便,使粮草不继使的诸葛亮即使打胜战了,也不得不无奈撤军。

最后是人和,蜀汉孤弱,人口数量只有曹魏的十分之一,兵力也是三国中最少的,夷陵之战又使蜀汉政权元气大伤,诸葛亮以此人口和兵力对抗十倍于己的曹魏,偶尔胜战会有,但对大局毫无帮助,坐困益州,被消灭是时间上的事情了,诸葛亮所能做的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海星转转高


其实陈寿说诸葛亮军事不行,也有挟仇报复的意思。蜀汉弱小,尤其经过汉中战役和彝陵之战,蜀汉军力大减,在当时总兵力不过十万,蜀汉人口也不过七、八十万,除去防守各处隘口士兵,诸葛亮北伐军队顶多五、六万。正因为兵源奇缺,诸葛亮打仗首先考虑的是士兵少伤亡,因此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兵,不打无把握之仗,这就是陈寿所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另外,陈寿父亲因用兵失误被诸葛亮责罚,自有怨言,回到家一定怨恨诸葛亮不会用兵,对其责罚不当。陈寿也就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父亲受罚,是诸葛亮不会用兵所致,因此在写《三国志》时,极显诸葛亮治国之才,而贬低其用兵之能,以此否定诸葛亮征伐之功,以泄父亲受罚之仇。再者就是陈寿身处西晋王朝,自然不敢在军事上实事求是地过高书写诸葛亮北伐军事才能和成绩,那样要置西晋开国之祖司马懿于何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