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那些有趣的事兒(3)——烽火戲諸侯

三、烽火戲諸侯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西周的最後一位君主周幽王即位了。

周幽王一即位,關中一帶就發生了大地震,接著是連年的乾旱,鬧得民不聊生,社會動盪。周幽王卻不聞不問,繼續依著自己的性子瞎胡鬧。有個叫褒珦的大臣勸諫幽王,幽王就把褒珦關進了監獄。褒珦是褒國的族長,褒國人展開了積極的援救行動,把一個叫褒姒的美女進獻給幽王,幽王一見,驚為天人,馬上納為妃,把褒珦給放了。

關於褒姒,還有一個富有神秘傳奇色彩的故事。據說,早在夏朝末年,有一天,兩條龍跑到王宮裡交配,自稱是褒國的先君。夏王嚇壞了,趕緊占卜。占卜的結果是:把龍的精液收藏起來就大吉了。兩條龍high完就飛走了,留下一大灘精液,夏王就讓人把精液蒐集起來,放在盒子裡好好保存。夏商周三代,王室均以祭祀天地的大禮供奉它。周厲王末年,就是那位被趕到髭地的主,忍不住好奇,打開偷看。結果,龍精流了一地,變成了一隻黑色的大蜥蜴(玄黿)。這隻黑色的大蜥蜴爬到王宮裡去了,恰巧碰上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幾十年後,在周宣王年間,這個小姑娘竟然 “不夫而育”,生下一個女嬰。這個宮女很害怕,就把嬰兒丟棄到了城外。這個被丟棄的嬰兒恰巧被一對賣桑木弓、箕草箭袋的逃亡夫妻發現了,便把她抱養了,並逃到了褒國。後來他們給這個小女孩取名叫褒姒。

賣桑弓箕箭的這對夫妻為什麼要逃亡呢?原來這時在周朝的國都流傳一首童謠:“月將升,日將暮,檿(yan,桑)弧箕服,幾亡周國。”當時是周宣王在位,宣王聽說了這件事,就命令把所有賣桑弓箕草箭袋的人都殺掉,於是就出現了上面的一幕。

褒姒不愛笑,但一笑百媚俱生。白居易形容楊貴妃“回頭一笑百媚生”,唐朝有本書叫《琱玉集》,書上說,褒姒“一笑有百二十種媚”,比楊玉環還多二十種呢。幽王為了博得她的一笑,懸賞“千金”。這就是“千金難買一笑”典故的由來。有個叫虢石父的大臣出了個餿主意,這便是有名的“烽火戲諸侯”。虢石父善於阿諛奉承,幫助幽王幹了不少壞事,幽王就讓他做了上卿。為了讓褒姒一笑,虢石父自然不遺餘力。

在國都西邊的驪山一帶,為了防備西戎的入侵,修建了很多烽火臺。如果敵人進犯,就燃起烽火,臨近的諸侯要馬上出兵救援。幽王就讓士兵燃起烽火,帶著自己的美人坐在高高的山頭上觀看。烽火燃起來了,滿天的火光。鄰近的諸侯以為西戎入侵,趕緊帶領軍隊屁顛屁顛地趕來了。趕到後卻沒發現一個敵人,便問幽王怎麼回事。幽王說:“諸位,辛苦了,這是一次軍事演習,你們可以回去了!”諸侯們很不高興地各自帶兵回去了。褒姒見這麼多戰車兵卒跑來跑去瞎折騰,開懷大笑。於是幽王就狠勁折磨起了烽火臺,如此幾次,烽火燒得再大,諸侯們也不來了。

這件事實際上也反映了周王室的衰落:王室搞軍事演習,諸侯敢不到場,在以前王室強大的時候是不可想象的:你們想幹什麼?要造反嗎?這可是要被征討滅國的大罪。看你們演習的樣子,戰車有掉輪子的,有翻溝裡的,有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的,還有這國的士兵跑到那國軍陣裡去的,這樣亂哄哄的怎麼打仗,還要再多演習幾次。

幽王是這麼想的,諸侯們可不這麼想:你以為軍隊跑來跑去不花錢啊,你給掏軍費啊,這花的可都是老子的血汗錢啊!老子不幹了,你能把我怎麼樣?你還以為你是能號令諸侯的周王啊!諸侯不聽話,幽王也沒轍,國力衰退,王室已經沒有能力征討忤逆的諸侯了,諸侯們才敢這樣放肆。

諸侯們放肆也就放肆了,西戎不來進犯也就沒事了。西戎被周朝打了幾百年,早就被打怕了,也不敢輕易炸刺,這次怎麼這麼大膽,傾巢來犯呢?這還要從周幽王說起。

周幽王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娶了申侯的女兒為妻,生了一個子,名叫宜臼。幽王即位後,就立宜臼為太子。後來幽王又娶了褒姒,褒姒給幽王生了個兒子叫伯服。幽王想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有一回,幽王要宜臼到後花園來。宜臼到了後花園,幽王就讓人把一頭猛虎放了出來。老虎猛撲向宜臼,宜臼也算鎮靜,對著老虎大吼一聲。老虎也嚇了一跳,不敢往前撲了,宜臼得以安全離開。還有一會,幽王在宜臼飯裡下毒,幸虧有人報信,宜臼又逃過一劫。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啊。有一次,宜臼出去郊遊,就乘機逃到申國舅舅家去了。申國在現在的南陽,山高皇帝遠,幽王也拿他沒辦法,就廢了王后和太子,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

宜臼和申侯也沒閒著,他們積極活動,發誓要拿回本屬於自己的東西。於是他們就與西戎串通一氣,準備裡應外合,幹掉幽王。西戎一聽能到周朝的國都裡擄掠搶劫,二話不說,馬上發大軍進攻西周的都城。於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王城被破,幽王、褒姒和伯服都死在亂軍中。

說實話,申侯和宜臼這事幹得不地道:這是引狼入室啊。宜臼雖然出了口惡氣,但國破家亡,昔日繁華的國都成了一片廢墟。國都被蠻族攻破,君主和太子被殺,這還了得。幽王再無道,也是領導啊!於是,鄭國、晉國、衛國,還有秦襄公率領的周朝衛戍部隊聯合把西戎從鎬京趕跑了。

國不可一日無主。申、許、魯等諸侯擁立宜臼為周王,是為平王。平王也受到了鄭、秦、晉、衛等平定西戎之亂諸侯的擁戴。經歷了這場大亂,王室的力量就更加衰微了,鎬京殘破,加上擔心西戎再來侵略,平王便決定遷都洛陽。由此,西周結束,東周開始。

畢竟勾結異族來攻打自己的國都,殺滅自己的父親、兄弟這事兒不光彩,也有人反對宜臼為王。虢國的虢公翰擁立宜臼的兄弟餘臣為王,史稱攜王。周朝出現週二王並立的局面,這種局面後來還出現過。二王相持的好多年,後來,晉文侯殺掉攜王,終結了二王並立局面。

諸侯們擁立宜臼為王,恐怕也沒安什麼好心。王室雖然衰微了,但畢竟還是名義上的領導,在名義上還是有權力發號施令的。宜臼做了虧心事,諸侯不僅不拿這說事,還繼續擁立他為王,好處肯定小不了;另外,王室也就更不好隨隨便便干涉諸侯們的“內政”了。諸侯們的小算盤打得還是蠻精的,參加衛國戰爭的諸侯們都得到了豐厚的獎賞:衛侯被加封為衛武公;晉文侯被賞賜了一罈祭祀用的好酒、象徵征討權力的弓矢和四匹良馬(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盧弓一,盧矢百;馬四匹),還寫了一篇《文侯之命》的文章來表彰文侯的功績,並承認了先前晉國在汾河流域侵佔土地的合法性;鄭武公的父親鄭桓公在鎬京保衛戰中英勇犧牲,鄭武公即位,繼續為周朝打拼,平王很感動,就加封鄭武公為卿士,幫助平王打理朝政,成為權傾朝野的重臣;秦國得到的好處更豐厚。秦襄公原本是周王的衛戍部隊司令,在衛國戰爭中作戰英勇,並一路護送平王到洛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功勞不小,平王加封秦襄公為諸侯,把岐山、鎬京的土地都分封給了秦國(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雖然是空頭支票,但憑著這空頭支票,秦國很快就掃平了西戎,兼併周邊的一些小國,奠定了稱霸的基礎。

四、鹹魚者說

周朝的建立本就先天不足,在大肆分封諸侯之後,並沒有在諸侯中佔據絕對的優勢,只取得了相對的優勢,不過是一個大一些的諸侯國而已,很多遠離王朝的強大諸侯一直不服從王室的管理和調遣。成王的時候,周公旦採取鐵腕,平定了的商朝遺老的叛亂,教訓了一些不聽話的諸侯,打擊了夷族的侵擾,穩定了政局,開拓了疆土。到了穆王的時候,周朝達到鼎盛時期,周穆王還曾到西域的崑崙山去旅遊,拜訪傳說中的西王母。之後,周朝的境況就每況愈下,直到西周覆滅,東周開始,周朝依然擺脫不掉由盛到衰的歷史循環。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周朝立國,面臨種種壓力:商朝餘孽、懷有異心的諸侯、強悍的蠻族。於是朝廷上下擰成一股繩,同心協力,穩定了局勢。局勢穩定了,王公貴族們就開始享受太平盛世了。周朝不愛打仗,武王伐滅商朝,不願再繼續打仗,於是就“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後來周公制定禮樂典章,建立一整套的禮儀制度,希望通過禮樂制度來實現王朝的長治久安。不過競爭者們始終沒有放下過刀槍,最終導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王朝輪迴,帝王興衰,一代又一代,周朝卻成為存在時間最長的朝代。在周王朝興盛的時候,並沒有出現幾個偉大的人物,而到了衰落期,卻英才輩出,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創造歷史?就讓我們來探究其中的奧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