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計劃經濟和蘇聯的計劃經濟不一樣?

雖然蘇聯和中國高度指令化的計劃體制有很多相似性,都是為了將有限的資源優先分配給重工業部門,但改革前中國的經濟結構仍然不同於蘇聯的計劃體制,這也導致二者後來在改革路徑和轉型結果上的差異。

著名經濟歷史學家錢德勒對比了美國汽車公司的兩種組織結構。一種是以福特公司為代表的U型結構,在一個大公司下面有銷售部、市場部、製造部等專業化部門,這些部門由一箇中央集權的執行機構集中監管;另一種是通用汽車的M型結構,通用旗下的子品牌分別成立一個部門,例如雪佛蘭部門、龐蒂克部門和奧茲莫比爾部門,每個部門擁有各自的銷售部、市場部和製造部,相當於在一個大公司內部有好幾個小公司。

為什麼中國的計劃經濟和蘇聯的計劃經濟不一樣?

錢穎一、許成鋼等經濟學家受到錢德勒的啟發,將中國計劃體制下的科層制經濟組織稱為“M型經濟”,而蘇聯更接近於“U型經濟”。換言之,中國經濟是根據地域原則運用多層次、多地區的形式組織起來的,即使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權力也是分散的,地方政府的力量很大,從來沒有出現過蘇聯那種嚴密的垂直計劃體制。

中國的M型經濟有其歷史根源,可以追溯到1949年以前根據地的經濟和軍事組織形式。建國初期中國也曾經學過蘇聯的U型模式,但後來在大躍進”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中出現了兩次行政性分權的高潮,由此中國經濟的組織形式朝著M型發展。

為什麼中國的計劃經濟和蘇聯的計劃經濟不一樣?

◆中國的計劃體制是M型,蘇聯是U型

這兩種組織形式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理解中國和蘇聯在經濟結構上的 區別。蘇聯在中央層面成立了一百多個部委,分管不同的產業,然後由中 央計劃部門來協調各產業間活動的聯繫,這就像福特公司的U型結構。中 國經濟則是按照地域原則組織起來,中央將經濟和行政權力下放到省級政 府,每個省相當於一個小經濟體,如同通用汽車下屬的分公司一樣,能夠 獨立自主地管理轄區內的經濟活動,這就是“M型經濟”。 中國和蘇聯後來在經濟改革戰略和路徑上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就是源 這種組織形式上的差異。具體來說,M型經濟比U型經濟更有利於進行市

改革 首先是M型組織下可以進行改革的試驗,如果不奏效,也不會令整個 經濟體受到嚴重損傷。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很多改革都是先在一些 地區進行局部試點,成功之後再在全國範圍推廣。但對於蘇聯這樣的U型 結構來說,各個部門是高度專業化協作關係,“牽一髮而動全身”,改革必須經過全盤設計,整體推進 其次是M型經濟能夠在相同層級的地方政府之間形成竟爭,調動經濟 體的積極性。M型結構比U型易於進行經濟績效的評估。中國的中央政府可 以比較不同省份的諸如GD等經濟產出指標,但蘇聯卻無法進行這樣的比 較,因為煤炭部與鋼鐵部的經濟活動是不可比的。有了經濟指標的衡量 就可以在地方政府層面形成有效的競爭關係。只要確立了績效評價體系,激勵機制就會起作用,地方政府會有動力推行能夠增加績效的經濟政策。這種地方政府的潛在競爭關係還有利於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一種競爭性的市場環境,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加速非國有經濟部門的成長。

為什麼中國的計劃經濟和蘇聯的計劃經濟不一樣?

研究計劃經濟轉軌的人通常會讚揚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批評1989年以後大部分東歐國家和蘇聯採取的大規模私有化和“休克療法”。但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點,東歐國家並不是一開始就進行激進式改革,而是在嘗試了漸進式改革、最終卻毫無成效的背景下,轉而嘗試激進式改革的。東歐和蘇聯的U型結構決定了局部或漸進的改革難以成功,反而會引發經濟整體的困難。中國沿用東歐早期漸進式改革的許多方法取得成功,正是因為中國經濟的M型結構。

當然,M型經濟也會帶來很多潛在的問題,比如,行政性分權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市場分割導致的規模經濟損失、重複建設、地方保護主義等問 題“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權和集權的週期一直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