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大怪象,葬禮請樂隊搭戲臺,比辦喜事還熱鬧,你理解嗎?

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很講究禮儀,特別是喪葬嫁娶這樣的大事,人們總要舉辦各種儀式和酒席。從前結婚這樣的大喜事都是很隆重的,而葬禮這樣悲傷的事情除了一些豪門顯貴,大多數人都是一切從簡。不過現如今世道卻變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變好,葬禮的形式也在慢慢的發生改變。

農村一大怪象,葬禮請樂隊搭戲臺,比辦喜事還熱鬧,你理解嗎?

親人離世雖然是悲傷的事情,但在許多子女的心中,父母最後的體面還是不可以缺少,所以都會大肆超棒。由於城市裡條件不允許,現在很多隆重的葬禮都是在農村地區出現。因為農村是一個人多嘴雜的地方,為了顯示出自己的孝心,很多子女更是要把葬禮辦的風風光光。

現在很多農村老人在去世的時候,並不是馬上可以入土為安的,中間還要經過很多環節。首先子女們會請一些有經驗的民間先生,讓他們看一個火化的黃道吉日,如果日子還沒到,就必須停放在後廳裡。假如親人去世的時候遇上了夏天,那就必須請殯儀館運送冰棺到家裡,用來保存親人的遺體,直到黃道吉日那天才運送去火化。

農村一大怪象,葬禮請樂隊搭戲臺,比辦喜事還熱鬧,你理解嗎?

在入土前的這幾天裡,很多人會請來樂隊在家中拉二胡、唱小曲,增添熱鬧的氣氛。有的人甚至還會放上高分貝喇叭,不分白天黑夜的播放戲曲,讓村中的人都聽到。到了葬禮那天,比較喜歡講究排場的人家更會請來戲班,在村中寬闊的地方搭起戲臺子,唱一齣戲給村民看,彷彿讓人感受到了過年的氣氛。

除了這些入土之前的準備工作,葬禮當天更有浩浩蕩蕩的送行隊伍前來,送行的人裡除了至親還有很多親戚以及關係好的村民。當然最不能少的就是增添氣氛的樂隊了,這些由妙齡女子組成的樂隊會穿著時髦的制服,個個吹鑼打鼓,中間還要停下來跳一段舞。整個喪禮看起來完全沒有了悲傷的氣氛,人們就像在為某一件喜事慶祝一樣,甚至比喜事還要熱鬧。

農村一大怪象,葬禮請樂隊搭戲臺,比辦喜事還熱鬧,你理解嗎?

或許很多人對於這種現象非常不能理解,親人離世不是應該痛哭嗎?何以這麼歡樂?其實在農村一直有“喜喪”的說法。能辦喜喪的,一般都是一些年紀已經八九十歲的老人,他們生前家中人丁興旺,離世前身體健朗無病無災,符合這樣的條件儘管去世人們也會認為他們是去了極樂世界,是值得慶祝的事,因此才會如此操辦。不過對於這個現象,也有人覺得鋪張浪費,認為這些葬禮從根本上說其實只是辦給活人看的,不知道大家是什麼看法呢?你能理解這種做法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