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師“怨婦”心態的破解之策

瞭解教師的工作狀態,是教學視導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毫無疑問,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是把教育改革理想變為現實的關鍵性力量。教師的工作狀態如何,將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產生直接而關鍵的影響。本文將對農村教師存在的“怨婦”心態,產生的原因、影響及破解對策進行分析。

一、問題:農村教師普遍存在“怨婦”心態,嚴重影響農村教育發展

然而,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由於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不能盡如人意,當前農村教師中普遍存著“怨婦”心態。工作之餘閒聊,聊得最多的是“差錢”,而談及教師的職業成就感,大多數農村教師都是一臉的苦笑。而高中畢業班的班主任,在學生填報高考志願時,不推薦自己的學生報考師範類院校,也普遍認為是教師有“職業良知”的體現。“教人”本質是“教心”,我們不難想像,當教師的心態如此的“不陽光”,將會對學生產生怎樣的負面影響?當教師的“怨婦”心態普遍存在時,又怎能滿腔熱忱地進行工作?可以肯定,農村教師普遍存在“怨婦”心態,已經成為影響農村教育的一個大問題。尋求農村教師的“怨婦”心態的破解之道,是我們必須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成因:農村教師產生“怨婦”心態的現實和歷史原因

(一)導致農村教師“怨婦”心態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工資收入偏低。

當前,不少農村教師的月工資收入只有兩千多元,已經遠低於農村的一個普通工匠的收入,也遠低於農村外出打工的農民工。一個農村的泥瓦匠月收入還有三四千元呢,農村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月收入四五千元已經很常見了。雖然長期以來,都在強調教師要“樂於奉獻,甘於清貧”,但普通教師畢竟不是不吃人間煙火的神仙,也難有“憂道不憂貧”的聖賢境界。農村教師收入偏低,是導致其“怨婦”心態的一個具體而直接的原因。而近些年來,官方不斷作出提高農村教師待遇的承諾幾近落空,所謂提高教師工資“向一線教師傾斜,向邊遠農村地區教師傾斜”也幾成“畫餅”,無疑讓農村教師深感失望,也進一步加深也農村教師的“怨婦”心態。

(二)導致農村教師“怨婦”心態的歷史原因,是長期以來以農村教師的“捆綁式”管理。

不可否認,城鄉教師的工資差別長期存在,根本原因在於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治理結構。長期以來,由於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偏低,我們採取對農村教師“捆綁”式的管理方式,通過限制農村教師向城市流動,來保證農村學校師資隊伍的基本穩定。這種“捆綁式”管理方式,的確有效地保持了農村教師隊伍的基本穩定。與此同時,農村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低、收入低的情況,雖然長期存在,因為有“捆綁”政策而使教師隊伍基本穩定,農村中小學教師惡劣的生存狀態也就變得乏人問津,而且城鄉教師的工資收入差距呈現不斷擴大之勢,也幾乎被人們忽略了。一旦農村教師產生被拋棄感,而且又因為“捆綁式”管理的存在失去“人往高處走”的希望,產生“怨婦”心態,就難以避免。

(三)導致農村教師“怨婦”心態的軟環境原因。

人們常說一句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雖然這句話在強調錢的重要性,但畢竟“錢不是萬能的”也是一個不可否認的道理。其實,對於任何一個職業而言,都不可能單純用錢來起激勵作用,特別是對於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教師這個職業來說,金錢顯然不能作為唯一的考量。其實,導致農村教師“怨婦”心態的最為重要的原因,還在於軟環境。這些軟環境,包括農村教師普遍缺乏職業榮譽感,缺少職業成就感,普遍存在職業挫敗感和職業麻木感。這種種情況的普遍存在,是導致農村教師“怨婦”心態最為重要也是最為關鍵的原因,也是思考破解農村教師“怨婦”心態的方向。

農村教師“怨婦”心態的破解之策

三、破解農村教師“怨婦”心態的策略

(一)提高農村教師的收入待遇。

切實改善農村教師的生活條件,提高農村教師的收入待遇,無疑是破解農村教師“怨婦”心態的基礎性工作。農村教師工作條件艱苦,工作量大,學生素質又參差不齊,工作無疑比城市教師更為繁難,按理農村教師的工資收入應該高於城市教師。即使由於歷史原因和考慮到現實情況,無法讓農村教師的工資收入達到理想的水平,總應該讓農村教師憑其工資收入而衣食無憂,才能讓其安居樂業。如果農村教師時常陷入生活窘迫之中,心有腹誹口有怨言,恐怕難以避免。最後需要說明一點,官方提高農村教師工資的表態,不能“放空炮”。與其“放空炮”,還不如不表態。因為“放空炮”只會加劇農村教師的失望情緒,加重其“怨婦”心態。

(二)增強農村教師的職業榮譽感。

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收入,只是破解其“怨婦”心態的基礎,增加農村教師的職業榮譽感,應該說比提高工資收入更加重要。此前,有媒體報道,搬磚的農民工月收入高者可過萬,有教師願意放棄教師職業而選擇搬磚嗎?一般不會有。原因何在?因為當老師比搬磚更有職業尊嚴和榮耀。可是,當前農村教師的職業榮譽感缺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政府、社會、家長和學校,都負有責任。特別是在當前社會拜金主義盛行的情況下,營造重視教育尊重教師的社會風氣,顯得尤其重要而迫切。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每年的教師節,政府都會表彰先進教師,政府官員也會走訪慰問優秀教師。表彰先進,樹立典型,走訪慰問,無疑是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氣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優秀教師畢竟只佔教師隊伍的極小部分,大部分學生的命運,其實掌握在那些普通教師手中。要讓每一個教師都產生職業榮譽感,才是問題的關鍵。關注普通教師,重視那些默默無聞奮鬥在教學一線的普通教師,而不是隻表彰優秀教師,才是教師節的要義所在。如果能夠讓農村教師產生職業榮譽感,破解農村教師的“怨婦”心態,無疑就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提升農村教師的職業成就感。

職業成就感,是最大的激勵因素。沒有職業成就感,人們就會感覺像螞蟻一樣卑微,工作也就難有激情。農村教師從事基礎教育,一般來說,既不可能有重要的學術成果,又不可能做出有重大影響全國知名的工作業績,如何提升其職業成就感?農村教師的職業成就感,應該是來源於對孩子的愛,在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上,感受到自己職業的成就,在孩子的笑臉上,感到到自己的職業榮耀。在這一點上,學校校長的引導非常重要,媒體的宣傳輿論導向也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四)化解農村教師的職業挫敗感。

農村教師的職業挫敗感,無疑會加劇其“怨婦”心態。由於農村尊師重教風氣不濃,農村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出現傷害教尊嚴的事件,無疑會導致農村教師的職業挫敗感。由於一些農村教師本身素質不高,教學能力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時常會產生無能為力的感覺。這種“無力感”也是農村教師職業挫敗感的重要根源。由於農村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特別在義務教育階段,每個班級都難免會出現一些品德和學習都問題的學生,而官方一味宣揚“沒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只會加劇農村師的職業挫敗感。我們不難想象,如果教師產生深度的職業挫敗感,感嘆“吃參都不想”的時候,怎麼不會產生“怨婦”心態?化解農村教師的職業挫敗感,一是要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二是要在學校培養良好的校風和學風,三是要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

(五)防止農村教師的職業麻木感。

當前,對農村教師的考評,存在教條僵化的一面,也存在管得過細過死而忽略教師的自我激勵的一面,因此農村教師普遍存在職業麻木感,缺少工作的積極性的創造性,而是抱著完成工作的任務觀佔,存在當一天和尚撞天鐘的心態。農村教師的職業麻木感,使不少農村教師認為這份工作,就是一個“飯碗”,無可奈何地“端著”。這也是農村教師產生“怨婦”心態的一個重原因。解決這一問題,一是要多一些職業激勵,少一些死板的監管。要多強調發揮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少為教師設置一些僵化的條條框框。要多強調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不要迷信權力“監管”。要多強調給教師工作的自由空間,少給教師定“規定動作”。

總而言之,農村教師的“怨婦”心態,是當前制約農村教育發展一個重要問題,破解農村教師“怨婦”心態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