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喀喇沁旗概况

喀喇沁旗地处内蒙古东部,蒙、辽、冀三省区交汇处,居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结合部,东与辽宁省建平县相邻,南与赤峰市宁城县毗邻,西与河北省围场县、隆化县交界,北与赤峰市松山区、红山区接壤,距赤峰38公里,北京380公里,沈阳500公里,锦州港280公里,赤锦、赤沈、京通铁路和国省公路G306、S206线穿境而过,赤大、赤通、赤朝高速公路在辖区内交汇,赤峰军民合用机场坐落在境内。

喀喇沁是蒙古部落之名,标准音为“哈日沁”,汉语意为“守卫者”,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立旗。《蒙古游牧记》载,元臣扎尔楚泰之子济拉玛,姓兀良哈氏,佐太祖定天下有功。七传至和通,有众6000户,游牧额沁河,号所部曰“喀喇沁”。“和通”是喀喇沁部之始祖,后由子格寻博罗特继之。

位置

喀喇沁旗地处内蒙古东部,蒙、辽、冀三省区交汇处,居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结合部,东与辽宁省建平县相邻,南与赤峰市宁城县毗邻,西与河北省围场县、隆化县交界,北与赤峰市松山区、红山区接壤,距赤峰38公里,北京380公里,沈阳500公里,锦州港280公里。[3]

地形

喀喇沁旗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中低山地、丘陵漫岗和河谷平原3种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在500—1890.9米之间。

水文

喀喇沁旗主要河流属英金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锡伯河。1980年的径流总量为199万立方米。河网密度1.5公里/平方公里。

气候

内蒙古喀喇沁旗概况

喀喇沁旗是一个绿色自然天堂

喀喇沁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干燥,夏季多雨高温,秋季霜冻较早,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雨水较少。年均温3.5℃~7℃,年积温2000~3200℃,一月份均温-11℃~14℃,极端最低温度-30.9℃(1971年1月21日),七月份均温为20℃~23℃,极端最高温度37.4℃(1972年7月17日)。无霜期110~150天,年日照2 913.3小时,年均风速为每秒2.8米。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左右,西南部林区偏多。极端降水量为(1962年7月25日)96毫米,全年降水量591.2毫米。

矿产

喀喇沁旗的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2年,已发现的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铅、锰等,非金属矿产有煤、萤石、沸石、石灰石、膨润土、高岭土、辉长石、硅石、花岗岩、珍珠岩、大理岩、白云岩、水晶、玛瑙等约20多种。其中已探明煤炭储量600万吨,黄金储量6吨,萤石储量42万吨,石灰岩储量9220吨,珍珠岩储量310万吨,沸石储量大、质地好,是重要的出口矿产。

生物

内蒙古喀喇沁旗概况

锦山水上公园(2)

喀喇沁旗西南部多林区,野生植物丰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全旗境内已发现维管植物95科371属803种;裸子植物3科5属5种;被子植物83科353属777种。山珍野味有蕨菜、黄花、榛蘑、山杏仁、松籽、榛子、沙棘果。药用植物有麻黄、甘草、黄芪、柴胡、黄芩、赤芍、百合、苍术、远志等517种。

喀喇沁旗有各种啮齿野生动物26种,其中以松鼠、花鼠最为典型。旗内有食肉动物很多,以狐和黄鼬等颁布较广。历史曾有过虎、豹、熊、狼等猛兽。食草类动物有鹿、狍、兔等,以狍、兔分布较广。乌类以雉鸦为常见,雉科有雉鸡、石鸡、斑翅山鹑等,鸣禽中以百灵科的蒙古百灵较为典型。

矿产

截至2011年,喀喇沁旗境内已发现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有金、铁、铅、锌、钼、煤炭、萤石、石灰石、膨润土、硅石、花岗岩、珍珠岩、大理石等43种。

部分矿产保有储量为:煤炭6000万吨,黄金12吨,萤石400万吨,珍珠岩3000万吨,特别是石灰岩储量达2.5亿吨,居华北和东北地区首位,而且品质极高,被称为“华北汉白玉”。

1698年,康熙皇帝途经喀喇沁曾赋诗"古木苍山路不穷,霜林飒沓响秋风,临流驻跸归营晚,坐看旌旗落日红"描绘了喀喇沁美丽的山光美景。七老图山脉的茅荆坝构成与河北省的天然分界。马鞍山被誉为“塞外黄山”,已被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天然的旺业甸森林风景区、元代的龙泉寺、清代的王爷府和福会寺、还有灵悦寺、上烧锅溶洞地下迷宫,马鞍山水库,独特的民族风情,珍贵的名胜古迹,构成了2区、1府、3寺、1窟、2陵的全旗旅游业的网络,每年接待旗内外游客10余万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