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這位高中老師退休後創辦傢俱廠,還捐款30多萬元助人

因為想在公益上“多做點事”,北流高中教師李志榮退休後創業開辦了一個傢俱廠。“你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能成功嗎?”在一片質疑聲中,李志榮堅信“用心做,就不會失敗”,最終用誠信在這個完全陌生的領域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子,他的傢俱廠每年製作近3000套傢俱,產品供不應求。

北流這位高中老師退休後創辦傢俱廠,還捐款30多萬元助人

如今,創業成功的李志榮每年給貧困學生、貧困家庭和村裡的公益事業捐款數萬元,退休後的11年間,他共捐出了30多萬元。而他卻捨不得吃、捨不得穿,連出遠門旅遊一趟都要猶豫上半天。有人說他傻說他痴,但他從不為別人的閒話而動搖,一直樂在其中。

退休後,他創辦了傢俱廠

李志榮家住在北流市西埌鎮田心村下林陂自然村。採訪李志榮當天,他正從自己的傢俱廠生產車間出來,在門口處用風槍吹著身上的灰塵,還一邊用手拍打著。他穿著一件舊式黑色西服,也許是洗的次數太多,西服的顏色已變成了淡藍色。

“剛乾活出來,一身都是灰塵。”李志榮笑呵呵地說,似乎沒有覺得自己的形象跟一個老闆的身份有什麼相悖之處。“習慣了,改不了。”他說,平時沒事時他都在廠裡幹活。

北流這位高中老師退休後創辦傢俱廠,還捐款30多萬元助人

李志榮在2010年創辦傢俱廠,那年是他退休的第二年。年紀這麼大了,為何還選擇這麼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打拼?“我覺得自己一點也沒有老,精力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不想就這麼閒著。”李志榮風輕雲淡地說。隨著聊天的深入,李志榮才吐露了真實想法——開辦這個傢俱廠,其實是想讓自己在公益事業上“能做得更多”。

多年前,李志榮在跟隨愛心人士慰問村裡的老人時,發現一些孤寡老人生活條件相當差,他在心疼的同時想到,捐一點錢就能改變一個老人的生活,何不幫一把呢?之後,每次回到村裡,發現有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他都要三百元、兩百元的給他們一些生活費,遇到家庭困難學生也會給予資助。退休後,他就與村裡的幾個愛心組織成立了“李氏基金會”,發動村裡的外出人士捐款,用來幫扶貧困、獎勵村中的優秀學生和支持年輕人創業。

“發動別人捐款,自己首先要做出表率。”李志榮於是開辦了一個傢俱廠。

誠信,讓他闖出一條成功之路

“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也沒有聘請推銷員,老天真會掉下餡餅?”開始時,李志榮的一個侄兒還擔憂他能不能把廠開下去。面對侄兒的擔憂,李志榮卻表現得非常坦然,“做得好就在公益事業上多做一點,做不好就關了也沒事。”

沒想到,到了第二年,李志榮一下就做了1700多套傢俱,而且全部銷售一空。“那一年,上門的顧客沒有一個是空手走出我的傢俱廠的。”談起那一年的業績,李志榮仍難掩得意之色。沒有任何經驗,且還是一個年過60歲的老人,不到兩年就在這個行業幹出了樣子,李志榮被同行當成了一個“傳說”。

北流這位高中老師退休後創辦傢俱廠,還捐款30多萬元助人

問及他到底有什麼絕招,他笑了笑,做生意最大的絕招不外就是“誠信”二字。

李志榮說,傢俱廠每生產出一套傢俱,他都要細緻地檢查,哪怕只有一小點的瑕疵,他都要工人重新做過。產品質量過硬,讓李志榮的生意漸漸做大,每年做近3000套傢俱都供不應求。他的一些朋友或身邊的親戚發現他有“銷售秘訣”,紛紛委託他幫助銷售。

“我現在每年幫別人銷售的傢俱就達數百套。”李志榮說。不過,他幫別人賣也不是隻過過手,拉進其門店裡的每一件傢俱,他都要嚴格檢查過一遍,一些質量不過關的,他就自己拆開重裝。

“有什麼問題隨時送來。”每次送顧客出門,李志榮都會用這句話作為“送客令”,這幾乎成了他的一句口頭禪。他說,這個傢俱廠本來就是他為多做公益而開辦的,所以就沒有急功近利的念頭。一旦顧客發現有什麼問題,他都會免費給他們維修好,甚至還會帶領工人上門服務。

退休11年,捐了30多萬元

近日,下林陂自然村舉辦了傳統的感恩節,開展游龍、舞獅等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和慰問老人活動,年過70的李志榮全程參與了這次活動。“自2012年以來,該基金會共獎勵考上大專院校的大學生116人,獎勵金額近10萬元;對村中的老弱病殘發放了慰問金近5萬元。”說起基金會這些年來取得的成績,李志榮露出欣慰的笑容。

其實,在創業之前,李志榮的家境並不好。他的妻子因患有重病長期服藥,還經常要住院,一個月的開銷就達數千元。他的母親中風了,每天的醫藥費也不是小數目。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他卻仍然一直堅持參與公益活動。

北流這位高中老師退休後創辦傢俱廠,還捐款30多萬元助人

“傢俱廠的成功,也讓我在公益這條路上越走越從容。”2012年,村裡修村道,李志榮捐款3萬元,之後,村裡裝路燈、修建宗祠他又捐款2萬元。現在,他每年還給基金會捐款上萬元。到現在為止,退休11年的他捐款超過了30萬元。

其實,早在北流高中教書時,李志榮就一直在堅持做公益。那時村裡有兩個孤兒,一個7歲,一個11歲,李志榮一直把他們撫養大,到後來他們結婚時還支持了一部分資金。一個親戚的小孩由於家裡貧窮,面臨輟學,李志榮把他接到學校一起生活,還承擔起了他的讀書費用。每年農曆年底,他都要帶上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一起到西埌鎮各村慰問老人,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

李志榮還是當地有名的大孝子和好丈夫。母親患病時,他就在母親床前搭一張床,晝夜侍候,母親經常在半夜三更想吃東西,他都會起來給母親做吃的。妻子去世前,患有糖尿病,他整天陪著妻子跑醫院,給妻子煲藥、洗衣做飯。

內容來自玉晚動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