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個人隱私是否還有空間?

去年關於個人隱私洩露鬧的最為歡騰的就是美國的Facebook數據庫洩露的問題,上億用戶的個人信息流失,一時間成為整個信息互聯網行業最為緊張的一顆炸彈,各大巨頭都引以為戒,紛紛對自己的數據信息安全作出更新加強。

人工智能時代,個人隱私是否還有空間?

科技的發展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特別是這兩年智能技術的發展就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日子是多麼的幸福:有自動駕駛、家用機器人、智能家居,等真的實現後該是多麼美好啊!但是其中的隱患,特別是關於個人隱私的隱患您考慮過麼?

人工智能時代,個人隱私是否還有空間?

以智能駕駛而言,經過這幾年各大巨頭的大力投入,智能駕駛的技術已經逐步趨於成熟,但是如果要想真正的商業化還有非常非常長的路要走。為什麼這樣說呢?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制約著智能駕駛汽車的商業化應用:一是網絡傳輸技術的限制。這屬於信息技術領域的短板問題,不過隨著5G時代的到來,相信這個問題也會很快得到解決。如果沒有非常快的傳輸速度,就無法實現智能駕駛汽車的安全運營;二是法律的限制。

人工智能時代,個人隱私是否還有空間?

法律的限制基本上是出於兩個方面,首先是對安全駕駛法律的限制,畢竟汽車行駛安全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目前還完全屬於一個探索的階段,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真正的就將智能駕駛投入了實際運營,我們國家肯定也不可能去冒險。其次就是個人隱私方面的考慮。要知道如果要實現智能駕駛,那麼每一輛車輛的車輛信息、所有人信息都將會適時的被雲端數據中心所獲得,換而言之,你的一舉一動都要暴露在各個汽車公司信息系統及通信運營公司的數據系統中,這從實質上而言是對個人隱私的侵害,這也是很多國家非常猶豫的問題。

人工智能時代,個人隱私是否還有空間?

人工智能是非常發展的必然方向,所謂的人工智能就是綜合了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生物技術等各種高精尖的綜合工程,在這其中大數據的信息技術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比如後期的外賣智能軟件可能會根據您以往的消費記錄自主給您選配外賣,但是前提都是第三方平臺要充分的掌握了您的個人隱私和個人愛好習慣後才能實現。

人工智能時代,個人隱私是否還有空間?

人工智能的發展首選需要的就是個人信息數據的採集,這是一個必須的過程。如果直接跳過這個工程,可能導致人工智能變得不夠“人性化”,而如何確保個人隱私的安全就是政府和科學家、企業們應該著重考慮的問題了。

人工智能時代,個人隱私是否還有空間?

我們國家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就有很多的代表提出要了要加強對個人隱私的保護。而在今年的3.15消費者權益日晚會上,更是曝光了包括聲牙科技、中科智聯等所謂的大數據公司肆意竊取人們的個人隱私的事件。到了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法律和規則的制定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