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小学生班级排名第几你就会放心了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问了问我自己,我放心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我孩子五年级,这几年成绩一直都是班级、年级乃至全区的前几名,属于在他们学校成绩非常好的那部分孩子。

有人问我小学生班级排名第几你就会放心了

虽然身边的确有很多人总是跟我说“你家没问题”、“你家是学霸”……

但是我从来就没敢在这事儿上想过、说过“大功告成”。

这是因为“世界太大了”……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一点我从孩子没上学之前就给他进行这方面的影响了——你现在的优秀更多的是来自于你的努力,而你要知道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比你更有天赋却比你还努力的人存在。

为了证明这点我给他介绍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成绩优秀的孩子,而且不仅仅光是学习成绩优秀,也包括各种特长优秀的孩子。并且在合适的时候也会安排他们见面交流交流。

另外孩子上了不少学习班,在哪里也认识了一大批来自各个区、学校的成绩同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孩子们。

所以无论是我还是孩子自己虽然在面对每次考试的成绩的时候尽管会比较欣喜,但是绝对谈不上“放心”——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成绩不过是在这个范围内的优秀,而如果换成在另外一所学校、另外一座城市、另外一套试题……那么结果可能未必会有这么的好。

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用非得等到走向社会之后才去认识这个问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对孩子来说有点高了,但是适当的开阔一下眼界,我认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莫做那井底之蛙即可。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小学仅仅是一个开始,这个时候的很多成绩一方面是往往是没法得到真正的检验的(比如考试范围偏窄、难度偏低),另一方面每个人投入的时间多少往往也会掩盖能力本身的差异,还有一方面那就是知识难度的本身确实是不高,还不足以检验出一个人的真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是否具有一定的优势。

有人问我小学生班级排名第几你就会放心了

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不停地摸索适合自己的作息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各学科的具体学习方法。

这个阶段提高成绩或许并不会立竿见影的马上见效,但是说退步那绝对可以飞速的下滑。

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不计成本的投入,很多时候他们孩子暂时没有显露出来的原因不是因为孩子不够优秀,而是缺少合适的机会罢了。

“努力”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努力”的本身是一辈子的事儿,学习阶段要努力学习,工作阶段要努力打拼,这东西更多的时候是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是否积极,我相信那些积极乐观的人他们往往也是更加努力的人。

努力同样也是一种技能,不是拼时间就可以了,这个过程学习任何东西都是需要动脑子的,这样你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大。

小学阶段再辛苦相对后面的学段在时间上也是富裕的,

这个阶段如果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训练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难道要等到后面时间紧张的时候再去摸索吗?

时不我待,既然知道未来会面对什么,那么为什么不能提前去做一些准备呢?

“努力”是一种习惯

我们很容想到的是一些学习上的方法、技巧等习惯,但是努力的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习惯呢?

我从孩子三年级开始尝试着住不放手让他自学,这两年多的时间孩子在很多地方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确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各种情绪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自己,而且面对各种困难可能也会找不到跟好的方法,所以虽然两年过去了,我们现在的状态更准确的说还是得偶尔大人出来“扶”孩子一把。

当他们习惯了用何种思想、何种态度、何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些能力的本身就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习惯。

比如面对较多的作业他的关注点不在“多”上,而是在“如何分配时间”上;

比如面对难题的时候他的关注点不在“难”上,而是在“有什么办法吗”上面;

比如面对各种学习班以及学习班的作业上他的关注点不是“时间不够”,而是“从哪里可以找时间赶紧做”上;

……

有人问我小学生班级排名第几你就会放心了

当“努力”成为习惯了,无论孩子排名第几,我可能真的就会放心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