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学就生病,宝宝心里苦,妈妈破除烦恼只需要这三招!

娜娜今天带着宝宝来看门诊。印象中最近已经来了三四次了。一看见我,她都笑了:

“小宝最近又一直咳嗽了。你看这,前阶段感冒发烧刚刚休养好,回幼儿园才两三天又中招!哎~真是崩溃!三天两头往你这里跑,我内心也是拒绝的呀!”

“你说,会不会是幼儿园没把孩子照顾好?要不,以前在家都好好的,怎么这一上幼儿园,这小家伙的身子板就变弱了?我和宝宝的同学妈妈也聊过,好像不少这样的情况呢。”娜娜想了想,有点怀疑地问我。

确实,我们不少家长都可能发现了,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容易生病。但其能盲目地就认为是幼儿园的问题,宝宝一入园就生病的魔咒,是有它更为普遍的原因的。今天我们就来和爸爸妈妈追根溯源,打破这个魔咒。

一上学就生病,宝宝心里苦,妈妈破除烦恼只需要这三招!

一、自理能力不足、表达沟通能力欠佳。

上幼儿园是宝宝自己成长的第一步,也是孩子和爸爸妈妈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分离,从这个时候起,宝宝接触外界的状况就不再完全受到家长控制了。在吃喝拉睡玩穿等方面变成在幼儿园老师帮助下宝宝来自理了。如果在入学前不会独自吃饭、睡觉,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又没有学会表达“饿了,渴了、冷了、热了”等需求,那么宝宝就容易受累、挨饿、受冻/热。

解决方法:

1、1~3 岁是宝宝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期。1 岁以后,宝宝最有动力自己做事情。吃饭、睡觉、穿衣、如厕、良好的卫生习惯等要逐一锻炼培养起来,在这个时间段,家长不要嫌弃宝宝做得不好、做得太慢,如果你总是什么都替他们做,宝宝就不能顺利发展主动性。

2、同时要记得教宝宝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如:要“小便”、“喝水”、“不舒服”等等,保证在孩子自己无法自理的时候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

一上学就生病,宝宝心里苦,妈妈破除烦恼只需要这三招!

二、分离焦虑影响身体抵抗力。

想想每次开学季的时候,幼儿园门口总是一片哭嚎就明白分离焦虑是宝宝入园难避开的一道坎。孩子离开家以后,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总要一个适应阶段,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充满各种不安,进而产生烦躁、焦虑、哭闹、拒食等现象,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机体抵抗力会下降,孩子的健康也就此受到影响。

解决方法:

1、首先要明白宝宝的分离焦虑是在用他的方式来确认你的关注和爱护,爸爸妈妈要接纳并回馈宝宝的情绪,尽可能多的和宝宝进行肌肤接触,抱抱、亲亲等。用语言、用肢体动作大声地向孩子表达出你对他的爱。

2、在入园前,可以和宝宝刻意练习分离,让宝宝相信爸爸妈妈说什么时候回来就一定会回来。分离练习讲究循序渐进。最开始爸爸妈妈可以提前和宝宝说好,离开1 分钟, 3 分钟,,10分钟…如果发现宝宝适应得不错,逐渐延长到 2 小时,半天,再到一整天。在孩子搞清楚了“物体恒常性”的概念(也就是“看不到妈妈并不意味着妈妈不在了”),确认了“暂时看不到妈妈但是妈妈依然爱我”之后,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3、当然,如果可以带宝宝提前到幼儿园参观,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认识幼儿园老师,也是一种更为充分的准备了。

一上学就生病,宝宝心里苦,妈妈破除烦恼只需要这三招!

三、环境复杂,容易交叉感染

上幼儿园前,宝宝的生活环境由家人把关,接触的人群和菌群会比较少,家里卫生、温度适宜、吃喝规律,又照顾周到,像温室里的小花朵,生病较少,自然免疫力也就没有很好的提高。

在幼儿园,小朋友每天至少要接触十几个小伙伴,每个小伙伴都可能会携带着来自家人和生活环境中存在的细菌病毒,孩子等于突然接触到了比入园前多上多倍的菌群,抵抗力不高又加上孩子的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解决方法: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步骤,养成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漱口,咳嗽喷嚏要掩口鼻,这些小细节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2、增强体制。打铁还需自身强,适量的户外运动不仅能提升身体各器官的性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还可以促进孩子与更多小朋友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得适应集体生活;当然,均衡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作息也是提高宝宝免疫力的关键。

3、接种疫苗。为宝宝预防接种是预防大部分流行性病的有效手段。要想宝宝能获得更持久的主动免疫功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疫苗接种。

一上学就生病,宝宝心里苦,妈妈破除烦恼只需要这三招!

入园阶段会伴随着不同的小状况,爸爸妈妈们要给宝宝们适应的时间,也要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享受幼儿园时光。

我是你的药师朋友洪姨,写文不易,你的点滴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请多多留言关注点赞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